价值引领:初中历史人文素养教育的常态回归

2019-09-06 08:06唐晗悦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价值引领人文素养初中历史

唐晗悦

[摘   要]历史教育的本质,实质是人文素养的教育,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只有注重正确的价值引领,深入挖掘教材人文素养教育资源,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体验,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造就学生良好的个人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素养;价值引领;常态回归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9-0060-02

历史教育的本质,实质上是人文素养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回归,时代需要进一步扩大学科教学内涵,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诉求。学生主体诉求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迫切需要人文素养教育回归初中历史教学,并成为历史课程教学的常态。

一、教师价值引领:提高教师人文素养的活性

教师是历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也是学生历史学习的引导者。初中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需要发挥自身的教育价值,不断培养人文素养与情怀,让自身的人文素养“活”起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让素养引发学生的人文素养

时代在发展,不同的时代人文素养的内涵不同。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加剧,学生容易受到外来思想与价值观的影响,导致不少学生缺乏是非价值观,校园暴力事件频现。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人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历史教师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不断加强人文素养理论与知识学习,提高人生境界。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与微媒体平台,将人文素养作为教师发展的自觉诉求。

2.让情怀点燃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人文素养,它需要教师具有超越常人的人文情怀,这是由教师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基于人文情怀,优化师生关系,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呵护学生,从而给学生创造适宜的成长环境,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努力营造富有人文情怀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教师的人文情怀点燃学生人文素养生长之火。

二、课堂价值引领:挖掘教材人文素养培育点

课堂是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主阵地,也是人文教育得以生根的丰饶土壤。这就需要我们注重课堂价值引领,挖掘教材人文教育资源,寻找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点。

1.用人类文明史提升人文素养境界

历史是人类发展的历史记录,能生动再现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与其中的优秀成果。这就需要教师借助人类发展的文明史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境界,培育学生大格局,拓展学生大视野。例如在教学“我国古代杰出成就”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我国古代文明背后折射出了什么”。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活动,认识到正是我国古人伟大的人格与历史担当精神,驱使他们自觉、主动肩负起人类文明发展的重担。文明史资源的发掘,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与辉煌的文明,还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从而使学生提升人文素养境界,摆脱狭隘的自我天地。

2.用伟大的历史人物丰润人文素养

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离不开优秀人物做出的贡献,他们不仅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资源。如在教学“新文化运动”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先援引了一段视频《复兴之路》,在学生观看视频片段后提出问题:新文化運动为什么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学生很快就认识到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仍然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泥潭,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批有志之士基于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探求救国救民之路,提出“思想革命”的主张,为人们谋福祉。历史人物好似一本本无言的教科书,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丰润。

三、学生价值引领:多彩活动丰富人文素养体验

学生是人文素养培养的主体,也是人文素养教育的落脚点。如何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对学生的价值引领,需要我们借助多彩的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体验,促进学生对人文素养的内化。

1.专题活动深度推进

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离不开体验,只有借助丰富多彩的历史学习活动,凸显学生的历史学习主体地位,才能使人文素养在学生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为了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体验,我们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开展人文素养教育,这样可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素养教育,从而扩大人文素养教育的影响力。

如我们可以围绕“民主主义革命”这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文素养进行整合,以“影响我的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专题,开展专题实践活动,通过追溯历史事件的本源、发展与结果,全面了解事件的背景、历史意义等,或挖掘历史人物的生平、经历与历史贡献等,从而将人文素养教育置于历史大背景下,体现具有历史课程属性的人文素养教育。

2.第二课堂教育无界

随着信息供体的不断丰富,学生可以获取的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平台日益广泛、便捷。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辟第二课堂,拓展人文教育路径,挖掘学生的历史学习潜能。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可以与学校社团、兴趣小组等有机结合起来。

在开展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影响我的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这一专题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社团的形式开展,通过主题演讲、网络互动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专题活动中,从而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更多的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文素养教育。

四、课程价值引领:融入生活让人文素养接地气

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属于过去式,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陌生感与距离感。这就造成课程教学与学生认知的隔阂,从而制约了历史课程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价值的实现。对此,教师应坚持历史课程价值引领,将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与学生的生活有机融合起来,关注学生生活,关注社会热点,从而使人文素养教育接地气。

1.融入学生生活

历史记录的是人类发展的轨迹,这就决定了历史课程与生活存在密切的关系,我们要在历史与生活之间架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素养对自己发展与成长的滋养意义。如在教学“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先引领学生参观抗日战争烈士纪念馆、考察抗日战争遗址。在此基础上,再展示当前学生的生活视频片段,引领学生进行比较,寻求这两种生活存在的关系。通过这些活动,学生深刻认识到烈士们、先辈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与坚定信仰,从而不断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

2.关注社会热点

社会是学生生活的大舞台,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广阔天地。我们要将人文素养教育与社会热点现象有机结合起来。在上述活动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入当前校园暴力事件,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探究“校园暴力”事件背后隐藏的人文素养缺失现象,从而使学生受到警醒。

总之,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价值引领,将人文素养教育作为历史课程教学的常态,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素养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体验,在融合学生生活与社会热点的过程中唤醒学生的人文素养,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尹继彩,杨光山.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分析[J].文理导航(中旬),2012(10):88.

[2]  孔秋娟.中学历史人文素养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J].中学教学参考,2016(22):90.

[3]  温宝燕.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人文素养[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2):24.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价值引领人文素养初中历史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