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的浸润中提升生活的格调

2019-09-06 08:06刘江凤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诗词作用

刘江凤

[摘   要]诗词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背诵、鉴赏古诗词,不仅能丰富知识,还能提升生活的格调。在教育不断改革的今天,学习古诗词不仅能修身养性,还能愉悦身心、净化心灵,不断地提升生活素养。文章通过分析诗词对提升学生生活素养的作用,提出要进一步弘扬我国的诗词文化,让学生在诗词学习中提升生活格调,升华意志,陶冶情操。

[关键词]诗词;生活素养;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9-0011-02

诗词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一代代的文人将诗词传承至今,并以其独特的韵味和内涵滋养中华儿女的灵魂。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诗词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诗词深刻的意义和深厚的底蕴,并以此来洗涤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健康乐观的人格、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进而提高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能力。

一、学习古诗词能让学生明理、明知、明智

古人以铜、以古、以人为镜,教会自己懂得道理,知晓事理。学习古诗词同样可以让学生明理、明知、明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变得更加文雅和睿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古诗词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一首诗,一段词就犹如一位良师、一位老友,每每诵读,都能品味出新的寓意并能让人久久回味,就犹如“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古诗词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流传至今的都是经典和精华。其次,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明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不够,缺乏一定的文化修养,而这也是国家提倡学习国学的重要原因,要让学生重新拾起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徜徉在古诗词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不断地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净化他们的灵魂、磨砺他们的性格,让他们即使在贫困卑微的生活当中,也能够拥有一份宁静,不为物欲所迷惑,以健康饱满的文化精神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变得睿智。通过对古诗词的品读,学生在生活中也会变成聪明人,变得睿智沉稳,进而从心灵深处出发,去重新认识生活、感悟生活。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中国古诗词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因为其将情与景、意与境高度地结合在了一起。古诗词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精练,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充实的内容,可谓是一字值千金。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便是如此,每一句都通过描写真实的自然景物来表现诗人的感情,有动有静,自然结合,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景是古代诗人描写的重点,大多诗人都用景色来衬托感情。如高适的《别董大》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前半段写大雪纷飞、大雁离去的荒凉景象,后半段却突然转折,写诗人面对别离的那种豪迈与洒脱,是典型的从哀景中写乐情的作品。而《送元二使安西》则相反,前半段写乐景,后半段写哀思。学生在欣赏这类写景的诗词时,要从诗词的意境中寻找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再比如诗词中描写的四季景象会让学生百读不厌,其中描写春天的诗句是最多的,在唐朝就有近百首描写春天的诗,比如杜牧的《江南春》。诗人常用花来展现春天,其中用得最多的就是桃花、杏花。同时,诗人常用荷花来描绘夏天,菊作为傲霜之花,常被诗人用于描述秋天,梅花则常被用来描绘冬天。诗词犹如一股清泉,会让学生带着美的心态去鉴赏,在感动之余,他们收获的是对美的欣赏能力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诸葛亮在《诫子書》中曾提到过这样的思想:不追求名利、不为杂念所左右,才能实现远大的抱负。从中可见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古人对生活的见解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值得学生参考借鉴,是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的关键要素。依据现代的素质教育理念,让学生学国学,读古诗词,目的不是要让学生了解多少诗人、掌握多少知识,主要是想通过“诗教”,让学生吸收诗词所表达出的情感,承之大美,并给学生的性格以熏陶、心灵以抚慰。中国自古以来重视“诗教”,我国古代的名人志士从小就饱读诗书,立志“胸怀天下”,遵从“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的修身理念。鉴赏诗词,可以感受诗人的情感并与之碰撞,体会诗人那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的品德和修为,不因外部环境而改变自己的精神。如何让理想信念变成生活的支柱,这是当代学生需要重点关注的。通过古诗词的洗礼,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会以淡然之心看待生活,心性不随物质的改变而改变,可以过陶渊明那种平淡且悠然自得的田园生活,也可以拥有范仲淹那种忧国忧民的豪情壮志。总之,浸润在诗词当中,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是大有裨益的。

四、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许多古代诗人都在其作品中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感情。学习爱国主义题材的诗词可以提升学生的生活素养,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从四书五经到诗词歌赋,许许多多诗人都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诗仙李白的就是其中一位,李白青年时期就胸怀大志,对人生既有浪漫的幻想,又有宏伟的抱负,李白曾写下许多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句,比如《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之一,他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来表述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再如文天祥,他的《过零丁洋》气势磅礴,格调高亢,自古以来被人们广为传颂。文天祥通过这首诗将为国捐躯的民族气节渲染到了极致,将民族自豪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用诗词来表达对民族、百姓的牵挂之情,学生通过对诗词的学习,同样也能体会到古人的那分情怀。鲁迅先生曾指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普的所谓‘正史,但也往往掩盖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的环境、制度、生活方式等都与古代大相径庭,但是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感仍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当代学生应努力传承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经济、弘扬民族精神。

总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沉淀。在新的教育体制改革下,教师要充分利用诗词来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并对学生进行德、智、美等方面的教育,这既有利于学生传承经典,又有利于充分提升学生的生活素养,让学生从“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中体味生活的艰辛,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懂得生活的哲思。

[   参   考   文   献   ]

[1]  程苑.浅谈在诗词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J].小作家选刊,2012(9):99.

[2]  梁从喜.学好高中诗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J].学园,2013(29):142.

[3]  覃庆国.让古诗文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载体:谈新课标背景下语文古诗词阅读教学的策略[J].生活教育,2014(16):53-55.

[4]刘蓉.古典诗词教学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169-172.

[5]  翁素青.试论如何借助古诗词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J].成才之路,2015(14):20.

[6]  吕坤鹏.传承传统文化 提高人文素养:运用古诗文现代教法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教学探讨[J].广东培正学院论丛,2017(2):87-91.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诗词作用
诗词书法作品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