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朗读响彻我的语文课堂

2019-09-10 07:22刘运霞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9期
关键词:朗读指导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刘运霞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笔者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有效指导三个方面论述如何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创设情境是基本前提,激发兴趣是唤起欲望,注重指导是关键。阐明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朗读指导

如何调动孩子们的朗读兴趣,学好语文?笔者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情境,生发情感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条渠道创设情境,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前提。教学《水》这一课时,我先播放一组干旱地区缺水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没有水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便,再朗读雨中洗澡的片段。学生们从片段中感受水的珍贵,读着读着我能明显感觉他们语速很慢,声音很轻,读得投入又有沐浴水中的隱隐的快感。接着让孩子们讲一讲生活中可以怎样节约用水,怎么解决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正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了缺水的无奈与痛苦,再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时学生就能体会到雨中洗澡的快乐,自然而然就把这种情感带入到文章中,情感也就能表达出来了。

二、激发兴趣,唤起欲望

(一)语言激励

语言上的鼓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够激励学生求学的欲望。如果老师能在朗读上适时进行恰当的点评,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增强朗读效果。比如刘邦的《大风歌》虽然简短,但能激起男孩子的雄心壮志。在教学时,我先找声音洪亮的吴宇杰来读,他把“兮”这个语气词读重读长,注重词语之间的停顿,最后一句语调上扬,他刚一读完,教室里便掌声如雷。我夸奖他是现代的刘邦,以后前途无量,他那得意的眼神里立刻表现出自信。其他孩子也不甘示弱,就连温柔的女孩子刘亚然也要读,我对她的评价是“用刘邦的诗读出了一代女王的气势”。可能是我幽默的语言让孩子们诗兴大发,居然有孩子要创作诗歌,带着激情朗读,整堂课达到了高潮。学生此时已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诗歌的种子也悄悄埋在了学生的心田。时空的障碍已突破,情感的桥梁已搭建,学生以愉悦的心情投入经典古诗文的学习中。正所谓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灌输,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二)配画明文

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我布置了制作手抄报的任务。这次的手抄报跟我们5月6日至7日到南京的研学有关,要求他们把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画出来并配上自己的感受。可能是因为血腥的视频、不忍直视的浮雕和导游的激情讲解,他们对日本侵略者恨得咬牙切齿,对那段屈辱的历史愤怒不已。他们以不能忘怀历史为主题,有的画浮雕上的图案,配上揭露侵略者的丑恶罪行的内容;有的画、和平鸽,配上希望世界和平的文章;有的画一把大刀,刀上有鲜血,那是对日本侵略者滔天罪行的再现;有的画把刀插入日本侵略者心脏,写下报仇雪恨的文章……手抄报做好了,我利用两节课的时间让孩子们拿着自己的作品来解说、朗读。这两节课我没有指导,听着孩子们带着激情、带着愤恨、带着向往把这节课读得有声有色,爱国情感情不自禁地流露,我被他们感动了。

(三)适时范读

我喜欢范读,因为范读能激发孩子们的朗读兴趣。

《船长》一文重在读中体会当时时间的紧迫,我第一课时的设计就是带着他们读。先是让孩子们自读,读熟了和老师一起读,在读到重点内容时我就范读。比如:读哈尔威船长与大副之间的对话时,我先范读,扮演两个人的角色,把当时只剩二十分钟船就要沉没的紧张读出来,语速快,声音洪亮,表情紧张,孩子们听完鼓起掌来。然后我找了一个同学和我读对话,把他们逐步带入文本情境,再让同桌同学互相交换角色朗读,学生模仿老师在什么地方停顿、哪个字词重读,语速的快慢,表情……不知不觉中他们居然变成了演员。在范读船长与船同沉这一段悲情剧时,我做了示范朗读。我读得很沉重,语速很慢,孩子们神情严肃,已经融入文本,课堂立刻变得异常安静,这就是我要的效果。

三、强化朗读,注重指导

(一)初读不要忽视

让学生凭借语言表达理解词义,从而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初读是每位语文老师都会强调的,是再普通不过的教学要求,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一般都是这样要求的:我班学生的课桌上一直有一本字典,因为每上一篇新课,学生都是先自读,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自行解决。然后同桌同学之间互相听读,对方有错误及时指出,语调不对及时纠正,为后面的教学节约时间。然后小组合作,在读中有提出问题的,有回答问题的,这样的初读既让学生掌握了生字、理解了新词,又让他们读通了课文,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朗读技巧的指导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看,学生不会正确读课文,不知道怎样读课文的情况很普遍,因此,朗读技巧的指导尤为重要。在朗读训练的开始阶段,教师必须加强指导,教会学生朗读方法。如《如梦令》这首词,我先介绍李清照早期生活的安逸,这首词就是她早期生活的反映。要求孩子们把这首词字音读准,句子读顺,然后联系她当时的生活状态指导学生读出她对生活的满足。这里“常记溪亭日暮”,要读得轻快,“常”要重读;“沉醉不知归路”读出意味深长;“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要读得俏皮一点;“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读出高兴的语气,“争”也要重读。然后再强调字词、句子的停顿,这样把技巧带进去,这首词就好读了。当然对于有些长句子,首先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告诉学生要把字音读准确,做到不加字、不丢字、不唱读、不吞吐、不结巴、不重复。教师再加以示范,并要求学生仿读,使学生从示范中、从实践中掌握正确、流利的朗读方法,形成正确的朗读能力和习惯。对于通俗易懂的课文,可先让学生自己尝试去读,不会读的地方教师辅导;难度大的地方,教师先教方法,再让学生反复读,自然学生就掌握了朗读方法。

(三)学会自读课文

一直以来,自读课文一般不列入考试范围,许多老师很容易忽视它。其实自读课文更要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默读,这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例如教学自读课文《读书要有选择》时,我先让学生把这些好词好句多读几遍,然后默读,因为默读便于思考,让孩子们思考他们要选择什么样的读物去读,最后让孩子们熟读课文,复述课文。总之,自读课文的朗读教学不容忽视,只要教法得当,学生就会学得津津有味,为阅读理解做好铺垫。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培养。老师要根据文本内容创设引人深思的情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当然,老师的有效指导更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关键。学生会读书了,理解文本的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自然也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周娟.如何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J].作文成功之路,2018(11).

[2]杨慧.关于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2018(33).

猜你喜欢
朗读指导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小学高段朗读指导三部曲
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指导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提供语言交往平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朗读指导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