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

2019-09-10 03:14彭磊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彭磊

摘要:阅读和写作同为语文教学当中的构建主体,二者之间相辅相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阅读是为了积累和学习,而写作可以将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运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方式一直都是老师们教学与探究的重点,所谓读写结合,主要指的是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与写作巧妙地融合,让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教学场景之中进行学习,还能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提高了学生在写作上的兴趣,也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分析研究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比较核心的内容就是阅读与写作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考试中,阅读与写作也占据着大量的分值。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需要将这两个内容结合起来。目前随着课程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求老师能够不断对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索,读写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在我国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和学生的写作训练完全是分开的,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没有很大的提高。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就教材内容进行单独的讲解,并没有把写作教学融入其中,而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也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关的阅读材料,把阅读和写作完全的分离开来,变成了相互独立的语文教学内容。在事实上,初中语文学科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即是阅读和写作,只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把阅读和写作有效的结合起来展开教学活动,才能迅速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否则,将会对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升产生很大的阻碍。在听、说、读、写这四项能力之中,写作能力占据了最主要位置,能够集中表现出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质量及素养,写作能力作为语文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习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

(一)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提高读与写结合的效果

随着目前教学要求不断的更新与发展,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还是非常广泛的,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让学生体会作者所处的场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多媒体的教学中不仅包含了声音、还包含了图像、视频等等,这样可以更好的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在讲解《回忆我的母亲》这一节课程的内容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开式的教学。老师通过多媒体播放生活中的片段,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这样不仅让人物形象变得更加的立体,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老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知道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可大幅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提高读与写相结的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通过语言渲染环境来加强读写结合

老师在进行课堂的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效果与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老师对课堂气氛的渲染,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是一个必要的手段。语文老师通过惟妙惟肖的描述,以及热情洋溢的讲解,能够很快将学生带入到学习氛围之中,还能让学生迅速的融入到教材的情境之中,从而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语言的渲染是创设生活情境的一种重要的手段与方式。老师一定要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提升课堂的效果。例如:老师在讲解《自杨礼赞》的时候,可以先描述一下当时作者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感受一下当时的氛围,作者文章中虽然在描述自杨树,实际上是在弘扬一种“压不倒、磨不损”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当时的社会正是非常难得的。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生动的描述,被带入到当时的情境之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加强对课文理解的同时,提升写作的能力。

(三)扮演角色、加强读写结合的效果

基于课本的内容进行角色的扮演,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课本剧是目前倡导的一种比较新的教学形式,也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手段。课本剧的形式更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这个人物内心的想法与思想内涵,感悟作者在塑造人物过程中,所采用的描写技巧。语文教材中有部分内容是包括了故事情节和人物设计的,老师可以让同学采用人物扮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还能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文章中所包含的价值与内涵,加强学生对作者写作手法的理解。例如:老师在讲解《背影》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可以理解“我与父亲”的特征,从而理解到文章中的內涵,学生还可以基于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加强学生的带入感,对文本的内容也会有深入的理解,在增强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先读后写,取长求精

初中语文老师应该正确的把握这一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针对其喜欢模仿的心理和乐于跟随老师步伐的状态去合理地因势利导,提高学生语文的学习效果。因为初中生对于汉语言方面知识的积累还不够深厚,所以模仿、积累式的写作能够有效的结合阅读与写作。部编版的语文课本当中具备大量生动、精炼的词汇和语言,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积累更多的知识,逐渐丰富的自己的语言资料库。还可以用摘抄的方法对其进行整理和详细分类,通过反复的诵读来加深记忆,培养自己的语感,逐渐沉淀,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言素养的成效。还可以模仿和研习范文所采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等,比如布局、某篇、选材等技巧和排比比喻等多种表达方式。在阅读范文后,选取训练重点,先读再写,也能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五)抓住作者的写作思路

在进行记叙文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文章中作者的写作思路来思考作者时如何组织材料的,每段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找出贯穿整篇文章的线索点,理顺文章的写作结构。例如作者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全文以背影为主要线索,叙写了回忆背影、卖橘背影、离别背影、思念背影表达出了“我”与父亲依依送别及父子情深的故事。与此同时,文中还提到了“我”的四次流泪。那么对于这篇文章来说,就有两条线索,一是背影,二是泪,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找到其中一条线索,就能够理清作者写作的思路,文章的段落结构也更加清晰,更容易把握课文的中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日常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是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获得新知识,也为写作积累素材。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应该充分的认识到,阅读的过程不仅仅是看书与读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中的内涵,让学生在充分理解内心变化的基础上,对作者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进行巧妙的分析,通过读与写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与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郭秋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J].文化创新E匕较研究,2017,1(24):55,57.

[2]杜晓平.部编本教材理念下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7(23).

[3]任丽霞.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大语文模式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1Z).

[4]程媛,谢宇倩.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6):57.

[5]许艳波.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J].考试周刊,2016(86):48-48.

[6]刘玉萍.初中作文教学读写结合方式分析与研究[J].汉字文化,2017(18):57-58.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探析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气象灾害与病虫害方面的影响
大直径区熔硅单晶的研究与制备技术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新时期高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