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2019-09-10 18:26冯丽丽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冯丽丽

摘 要:根据中学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探究,提升中学历史课堂质量,以学习及强化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中表现学科核心素养的探讨,通过发掘课内资源,组建有效课堂;依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围绕核心知识,强化班级特色文化三个方面,重点培育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高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堂;教学探究

历史是培育学生素养的关键学科,它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重要影响以及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很多老师已经注意到自己在历史课堂实际中存在的缺陷,渐渐加强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以及重心。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把历史教学主要内容和核心素养相互融合,改变常规的教学方式,不仅局限在传统的知识与学问的讲授,而是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着重提升学习的高效性,让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发掘课内资源,组建有效课堂

在教材的每一课时中,不仅要有正文,还要设计辅导部分。教学内容前设提示,旁设相关材料、人物描写、问题等,后设课后活动拓展等。这些辅导的添加和设计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体现了真实的历史;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中学历史更加形象;扩展了教学内容,更好地帮助解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这也是课本当作“教本”和“学本”相融合的表现,为学生和老师展开教学行为提供了机会。教师要转换单方面传输、以课本讲授为主体的常规教学方法,运用启示、分析以及探究学习等新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计划教学内容时,要思考怎样使用这些辅助材料建立教学情境,解决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思想,催动学生主动探究,提升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

1.整理学习资源。在中学历史学习中,教学内容整理重点是课本知识的整理和不同学科之间的整理以及课本学习与实际生活的整理。教师不仅要着重教材自身内容的组成和系统,还要看中不同学科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以学科整理的思想强化教材内容的整体展示,指导学生把学习内容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发挥中学历史的事实指導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举一反三,整理一些专题性的题目。例如,在唐朝的历史学习中,通过将历史事件的思路与唐代诗歌相结合起来,以唐朝不同时期文章的内容和思想的学习加大对唐朝发展的了解。

2.建设课堂多样化形式。新课标理念特别注重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以学生为主体、方法创新的教与学形式。教师需要建立多样化的课堂形态,以学生表演、课上谈论、问题争辩会等栏目提升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安排学生观赏历史博物馆、爱国主义学习馆和观看电影、采访历史专家、制作专题板报、设计学生演讲等活动,强化学生的理性认知,培育学生创造能力和实际技能。

二、依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

中学历史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对教师表现了更高的期望,老师必须主动解决应试教育的束缚,清楚中学历史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对已有的教学材料采用专题化的培育方略,保障学生可以在主动参加时更好地完善自身,使个人得到更全面的发展。需要重视的是,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实际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而在教育学生核心素养中,他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差异,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中学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时间和空间的了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观念,老师需要确保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向以及学习计划,使学生可以立足于宏观的角度,融合不同时空出现的历史事件进行判断,通过特有的思想以及方式来积极加强不同历史时间之间的密切关联,将明确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等放在现代的环境之中通过探究以及谈论,进而把历史的部分和整体相融合,得到更好的历史领会。老师要组合学生时间和空间培养的实际条件,将这一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融合,重视不同资源之间的有效结合,根据学生当前的发展需求挑选合适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实行高效的指引,如此才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

三、围绕核心知识,优化班级文化

1.依靠班级文化的建立,优化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将班级所有成员共同承认而且自愿遵循的行为原则和道德模范用板书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文化方式。它由班级日常规范(班级管理、奖惩制度、学校管理制度等)、学生手册等几个方面共同完成,是一种显示化的、深层次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具有强制功能和激励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日常行为制度,班级文化的成否,是班级制度水准高低的关键标志之一。优化班级文化,要重点思考以下几种方面的目标:根据相关政策,符合班级情况;尊重学生想法,逐渐改善制度;实施简明准则,准确具体计划;强化宣传力度,严厉实施规章。

2.创建班级精神文化,优化班级管理。精神文化是指以学生目标、师生关系、班级交流和班级习惯等方面展示出来的精神层次的文化,重视班级精神文化。保持心正必先完善自身,这就把握住了班级文化的主要目标。建设好班级精神文化,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创建班级特色文化,提升班级的纵向发展。创见班级特色文化,就要完成:首先是学习提取,其次是坚持不懈,还有就是明确目标。第二,完善标志性文化,提升班级文化的显性成长。

结语:在新课标的教学环境中,教师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思想和品德能力,培育学生形成优良的思考方式和发展方法,提高自身的品质修养和综合技能,建立明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和个人价值观。所以,中学教师需要强化当代的历史教育模式,教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现适宜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强化和推进学生的学习技能、实际社会能力以及品德素养水准的升华和提升,为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和能力的提升确立扎实的根基。

参考文献

[1]黄牧航.《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历史教学》2016.

[2]俞冬青.周新宪.“史料实证”成就“时空观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

[3]王燕飞.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7.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探究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