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

2019-09-10 23:30韩建斌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韩建斌

摘 要: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对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人生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核心素养目标下,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当下教育学的热点,教师合理应用可以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学习效率与质量。而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地理教师自身树立终身学习的教学观念,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更新教育思想,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才能够帮助高中生激发参与地理学习的热情,不断提升自身的地理综合素养。本文就立足于实际情况,针对当下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的意义进行了相关探究,并就培养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的策略进行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

1.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的意义

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涵盖了教学框架与学习框架,主要是由教学目标、内容以及方式组成,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且都是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教学体系。教学体系的重点与难点是提升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更好地帮高中生理解相关学科知识与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方法。该教学体系主要涵盖四個方面:第一,包括了地理核心素养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第二,将高中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引导高中生发散思维逻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第三,通过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准;第四,满足素质教育下的地理教学理念。在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中,主要是引导高中生优化自身对于传统知识的认知,明确自身的学习任务与目标,合理分配地理学习时间,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与基础知识取长补短,进而提升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

2.提升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措施

2.1把握地理基础内容、掌握地理基础能力

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不仅包括社会自然界的现象,还涵盖了多样的人文现象,以及其他与之相关的学科。但就当下的高中地理学习来看,仅仅局限于地球知识的学习,但是在未来可能会涵盖不同种类的星球。地理是生活化的课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高中生地理学习主要包括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以及地理信息技术。自然地理最为基础,包括环境的形成、变化以及各个区域的运动;人文地理主要是关于人类生活的发展与转化,涵盖了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和转化;区域地理则是研究以上两种结合的产物的规则;地理信息技术则是最为先进的,借助信息技术来探究地理现象的奥秘,比如GPS定位系统就是很好的例证。作为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应该准确理解相关知识并进行掌握,结合教师的讲解进行知识的应用,培养自身的高中地理思维逻辑。换言之,高中生在处理地理问题时,可以不断发散自身的逻辑思维,结合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所掌握的地理内容通过地理知识框架串联起来,多角度、多方面的提升自身解决地理难题的素养。

2.2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科学运用地理学习方法

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意识到地理教学不应该拘泥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理论知识,而应该注重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实践操作技能,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并且,高中生掌握地理知识一般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教师也是一味地墨守成规、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片面追求升学率、及格率,间接把高中生培养成应试教育下的考试机器,局限了高中生的地理思维。这种学习方法难以长时间维持,学生很容易忘记地理知识,学习成效自然甚微。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课堂结合课外,引导高中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借助信息技术帮助高中生掌握与巩固相关地理内容,从而更好地应用在地理练习中。地理教师在进行社会实践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引导高中生自身完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进行地理新知识点的授课中,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促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然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深层次、阶梯式的提问,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小组统一答案进行回答。针对学生回答的结果,教师应该进行适当的点评与总结,帮助高中生强化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建立健全自身的地理知识框架。

2.3科学设置地理教学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渗透,现代的高中地理教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革,尤其是地理教学目标的设定最为明显。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如果一味迎合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就容易出现素质教育需求模糊,导致教学目标不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教师教学压力加大,教学质量事倍功半。因此,地理教师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基础现状与接受能力的高低、对症下药,及时与高中生主动交流,了解其地理学习的需求,然后科学合理地设置地理教学目标。只有教师意识到高中生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作为辅助者的存在,才能设置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教学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念,还可以激发高中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进而尽力开发自身的潜能,提升自身的地理核心素养。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吸引高中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地理学习氛围,促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得到有效提升。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应该秉持教育为准的原则,采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难题,提升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为日后更好地迈向社会夯实根基。

参考文献

[1]纪懿芯、林媚珍.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课程教学研究,2014.

[2]张立伟.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高考.综合版,2015.

[3]叶荫.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及对策探微[J].速读旬刊,2015.

[4]程菊,徐志梅.地理四大核心素养如何落地生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9).

[5]庞前.核心素养在地理试题中的体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8).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