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华传统文化与高中生物教学的融合策略

2019-09-10 02:24易阳
速读·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融合策略高中生物传统文化

易阳

摘要:生物是高中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具有综合性特点。传统文化是影响学生思想的关键,需要在各科中渗透,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对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将传统文化渗透至生物教学中,使生物课程内在价值提升。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对传统文化与高中生物教学的融合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中生物;融合策略

新时期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对高中生物教学而言,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当中更有助于培养思想道德水平高、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的学生,提高课程的专业性。

一、传统文化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所面临的困难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性强,对各种新鲜事物都想去尝试,各种不良思想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态、生活习惯等。尤其是现代独生子女居多,出现了一批过于任性的群体,负面思想层次上升。

(一)高中学生承受较强的学习压力

高中是面对升学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承受着家长与教师的重要期许,学习任务繁重。而高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各方面思想都没有成熟,受自身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影响,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发生了较大改变。高中学生不单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同时还要处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这些因素如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那么将会在高中学生心中遗留下心理隐患。当下,急需针对高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以及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出具有效的教学方案,通过辅导、训练等方式使高中生面对学习和生活产生正确认知,使生物教育更具实际意义。

(二)传统文化与生物教学融合不充分

生物学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专业性较强,兼具探究性和技术性。教师需从课程讲授、效果评价等各方面统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从当前生物教学看,让需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有关技术和文献匮乏。发展领域空自导致传统文化和生物教学融合不足,学生的思维方式没有得到很好的提升,最终影响学生实验能力与科学素质缺乏统一性。

二、传统文化与高中生物教学融合的策略

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生物课程学习了解相关生物学知识,并学到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观。使传统文化与生物教学有效融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珍爱生命,善待他人

高中学生由于接触事物较少,缺乏对生命的有效認知,而生物中的课程“生命的起源”对生命进行解析,在这节课程中融入了传统文化,体现了尊重生命和珍爱生命的思想。

《孝经·开宗明义章》里说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其中的意思显而易见,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不可轻视毁伤,这是最基本的孝道,蕴含着深刻的传统文化。与高中生物中所讲的“生命的教育”有必然联系。现今时代的学生难于服从管教,叛逆性强,由于缺少必要的生命教育引发各种社会问题。通过在生物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给予高中学生指明思想方向,在生物课程的学习中感受人体孕育、生长和分娩的过程,深感父母孕育之不易,能够为了父母更是为了自己珍爱生命,并尊重他人生命,善待他人。

(二)凝聚情感,深化感悟

经过高中教育使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意识。人是万物之首,高中生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培养作为教学线路,这也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所提出的重要要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以及学习目的,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比如,在教学《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使其通过生物的学习具备时间观念,做事情时有计划的进行。并根据自己相关活动变动能够自主调节时间和习惯,提升学习成效,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习惯作风。

将学生的身心发育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可切实提升教学效果。对此,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深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同时还需从生物发展出发,将政治、历史、语文等学科相融合,挖掘科学技术中存在的精神和理念,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将爱国、修身、孝道等知识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科学合理的教育学生,使高中生物教学更具人文特点。

(三)多元教育,发展德育

教育实施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成为有用之才。对高中生物教学而言,需要教师运用传统教育时促进学生实际发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具备优秀的道德修为。比如在进行《细胞的增值与分化》教学时,如采用枯燥的讲述则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难以理解书中所讲。对此,可采用教具、视频、微课等方式进行讲解,使学生对细胞产生更直观的感受,细致观察细胞是如何分裂的,从而掌握学习要领,感悟生命的由来,从细胞分裂运动教育延伸至生命教育意义。同时,通过对细胞分裂至死亡过程的学习,掌握生命发展之道,促使高中生物教学实现本质意义。

现阶段,除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外,还可通过课外拓展教学,让学生在课下搜集癌症预防法,也可在校园内设置专栏海报,诸如“我对传统文化的见解”“细胞故事”等,形成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使学生感受生物知识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物观念,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具备健康意识。

三、结束语

高中生物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有效培养学生学科素养,使学生具备生命意识和健康意识。作为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为学生发展出谋划策,将传统文化与生物教育充分融合,使生物教育更具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尚霖.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教育,2011(13):56.

[2]张秀刚.浅谈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探索,2008(12):63.

[3]林莉.浅谈三维目标整合下的高中生物教学改革[J].东西南北,2012(07):247.

本文为课题(批准号:SYGH18071——《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融合策略高中生物传统文化
浅谈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在电商大趋势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数学游戏的指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