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工作室建设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策略

2019-09-10 22:22薛丽婷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教师专业探索

薛丽婷

【摘要】新课改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渗透和深化,一方面促进了教师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并注重多样化教学方法灵活应用,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另一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除了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和学习以外,还要参加教育培训,使自身专业能力能够满足当前教育教学要求,教师自身综合能力也会得到显著提高。基于此,本文对学科工作室建设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展开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学科工作室;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

学科工作室是集教学、科研和培训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在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教师专业水平也提出更高要求,学科工作室成为发展教师专业的一项重要平台,各大学校也结合自身实际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在增进教师之间合作、交流以外,还能够促进教师知识水平、教学能力、职业素养等提升,并带动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和高效开展。本文结合学科工作室内涵,对学科工作室建设下教师专业发展具体实践进行详尽探索,所阐述内容希望能够起到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学科工作室内涵

学科工作室主要是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教育思想”为指导,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进行搭建,在深入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中,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最终探索出一条“名师带教、教学相长”的教师培训新途径和新方法,教师队伍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全面提高。此外,在学科工作室中每个教师都肩负着教学、教研和科研任务,并且以研训、教科研一体化的方式开展活动,促进教师朝着研究型、专家型和学者型方向迈进,工作室也会成为教室专业成长的阶梯。

二、学科工作室建设下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

(一)加强探索引领实践

建设学科工作室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和教育教学,因此在对学科工作时进行建设时,需要对以下内容进行把握:

1.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学科工作室搭建除了集合校内师资资源共同进行教育教学研讨以外,还要共同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在这过程中教师也能对学生学科学习常见出错题目类型、学习方法、心理问题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在骨干教师带领下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从教、学、研三方面着手进行优化,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学科教学质量也会明显提高。

2.服务教育教学,在新课改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教学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学科能力和道德素养培养,实现综合素质提升,想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也要通过学科工作室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在准确把握新时期教学要求的基础上,与学科工作室其他成员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的规划设计,在阐述各自专业意见和共同探讨后形成统一意见,并对教学实践取得成果进行分析,使教学研讨、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取得協同发展。

3.编辑校本教材,不同学科教材涉及的知识内容比较多,其中也不乏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知识内容,学生实际学习时容易出现掌握不足的情况,再加上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水平影响,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容乐观,这时候通过学科工作室,教师之间可以提前对学科书本教材进行剖析和研究,在梳理清楚学科各部分知识内容以后,对教学重难点进行攻破,甚至还能够将符合学生认知的生活化、情境化素材融入教材,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又能够使学科教学更加高效。

(二)彰显学科工作室特色

要使学科工作室特色得以体现,可以通过做好以下工作实现:

1.立足实体,务求高效,工作室建立目标为服务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学校教研,因此开展工作需要围绕学校正常教研活动展开,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学科教学特点,制定阶段性学习目标,通过定期开展例会、研修活动、成果展示、心得总结等活动,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顺利开展,教师专业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高。

2.立足教学,定位精准,学科工作室在学校和骨干教师带领下,共同开展教、学、研工作,并且一切工作都是在教学中开展,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如:以数学学科工作室为例,各成员教师需要结合新时期数学教学新要求,对教学目标进行科学设定,并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学生逻辑思维不强、知识灵活应用低、学生学习困难等问题进行归纳,在各教师共同研究讨论以后,从数学思维培养、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用等角度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并将实践应用取得的教学成果在工作室中展现,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对数学学科教学进一步完善,各成员教师的数学教学水平也会大大提高。

3.目标明确,逐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在不断学习、积累和实践中逐步提升,为此将工作室总体目标设置为“积累教学经验、提高业务素质”,实际操作可以对目标进行细化,并通过“多读书长积累、善教学多反思、好研究强创新”阶段性目标作引导,促进每位教师成员专业素养都能够在工作室平台中得到持续培养。

(三)加强对话促进成长

加强对话交流,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在合作交流中不断进行弥补,最终达到共同进步,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与学校领导对话,学校领导是学科工作室建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工作室建立背景、要求和目标认识比较深刻,各成员教师通过与领导之间加强对话,可以准确把握学科工作室建设的重要作用,并严格按照工作室制定规范和制度,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标地开展教学研活动,每个教师也能清楚地意识到自身职责,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科教学质量和专业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2.与同伴进行对话,学科工作室教师成员每日工作比较繁忙,但是在规定时间都会集中在一起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受知识水平、工作经验不一致影响,每位成员教师都各具特色,在沟通交流中也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学研活动开展也会变得更加精彩,在阐述观点、互相交流中也会汲取到不同教师身上的长处,针对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能找到有效解决路径,进而达到博采众长的目的。

3.与书本对话,学习作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根本途径,学科工作室建立也是为了让各教师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在汲取先进学科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同时,对教学案例、理论研究等进行分享和交流,并在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过程中,沉淀思想和发展专业。

4.与自己和学生对话,随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对教师的专业能力需求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想胜任学科教学工作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积极参与学科工作室,对新的知识理论、实践能力等进行学习,并在不断反思中总结自己的不足,通过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使自身工作更扎实和有效,人生价值也会逐步实现。而与学生进行对话,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如:以体育学科教学为例,大多数学生都非常喜欢体育课,但是实际教学中出现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引发教师密切关注和探讨,而从学生角度出发就会了解到,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对轻松、舒适课堂氛围和趣味体育活动的渴求十分强烈,但是教学中教师却过于注重体育技能训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为此教师开展教学时需在充分尊重学生基础上,对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和学习难点进行了解,并借助多样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等,使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提升,这样教师专业水平也会稳步提高。

三、结语

本文对学科工作室建设下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展开探索,主要是从学科工作室内涵展开。在学科工作室引领下,教学可以对学科新教学要求进行了解,并充分认识自身教学存在的不足,在与其他教师交流、互动中,也能掌握更多学科教学知识和技能,进而获得专业成长和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孙晓俊.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数学名师工作室实践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7(4).

(责任编辑 袁霜)

猜你喜欢
教师专业探索
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关系
“同课异构”助推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
农林类高校ESP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