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之我见

2019-09-10 20:05王颖霞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小学美术农村

王颖霞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人心,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肯定。农村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也带动了农村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农村小学的基础教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却始终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基于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美术;发展策略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是全民性质的基础教育,也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对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教育部制定了《小学美术课程标准》,并将美术教育改革列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以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在这一背景下,虽然城市小学美术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是在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依然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究,寻求改进与解决的办法。

一、转变传统美术教育观念,建设优质美育环境

(一)相关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农村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领导要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美术教育对小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认识到美术教育所存在的社会意义以及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只有相关部门的领导认识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一线的美术教师才能更努力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体会自己工作的价值。

其次,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要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改变当前美术课堂被占用,美术教学有名无实的现状,将美术课堂教学落到实处。所有的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美术教师都应当认识到美术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任何人都不能剥夺学生学习美术的权利。

最后,当地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应当紧密配合,共同探讨本地区美术教育发展的方向,根据当前农村美术教学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相较于城市地区,农村美术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较多,不是某个独立的部门或者学校、教师就能够改变的,需要所有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推进美术教学的发展,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力。

(二)家校共建优质美育环境

陶行知先生曾表示,要为学生创造艺术的环境,陶冶学生艺术的精神。古人言:“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充分说明了良好的美育环境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一方面,农村学校要与孩子的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提升家长对美术教育的重视程度。由于农村地区家长的文化水平和思想见识较城市地区低,他们潜意识认为孩子只有学好文化知识,考高分,才能够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学习无用,不如早早地出去打工挣钱。家长的这种思想对孩子的美术学习态度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学校要不断地对家长进行素质教育的熏陶,经常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使他们认识到美术学习的重要性,支持孩子的美术学习,在家中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在按照教育部规定完成美术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地开展美术兴趣小组,培养美术特长生,组织全校绘画比赛等,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带动美术教育的整体发展。

二、加强美术教育设施建设,丰富美术教学资源

(一)合理增加必要的美术教学硬件设施

农村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而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学的改善更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这就要求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除申请教育部门的专项拨款之外,还应当对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大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基础美术学习需求。首先,学校要增加必要的美术书籍与美术教具,满足学生的基本美术学习需求。其次,美术学习还必须充分借助外在的信息与知识,获取对实物和影像清晰、形象的认知等。这就需要学校要适当地增加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以更好地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由于硬件设施一般涉及的金额比较大,学校和教师在引进教学设施时应当认识到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有限增加学校需要的教学设施。

(二)充分利用农村乡土美术教学资源

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乡土美术教育资源,所以学校要鼓励教师合理、巧妙地将自身的地理优势融入美术教学之中,在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将美术课堂延伸到美丽的自然之中,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农村田野美丽的风景、神奇的动植物等,试着从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发现美、感知美,进而创造美,使他们在对自己生活的热爱与美好向往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此外,教师还应当积极探索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并将其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开发相关的校本课程,在促进美术教学发展的同时,传承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精彩的传统民间艺术。

(三)有效整合城乡美术教学资源

首先,当地教育部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打破城市对美术馆、博物馆等优秀校外美术教育资源的垄断,让农村小学生也可以享用这些资源。比如,教育部门可以与博物馆、群艺馆进行沟通、协调,鼓励他们组织志愿团队,到农村地区进行美育知识的普及,如博物馆可以将部分有价值意义的馆藏作品的仿制品带到农村,让农村地区的小学生也可以近距离地进行欣赏,群艺馆则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美术工作者到农村小学举办讲座和画展。如此,不仅能够开阔小学生的眼界,提升小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还能促进小學美术教育的发展。

其次,地方教育部门应当统一协调并组织农村的美术教师与城市的美术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写作,共同建立美术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中不仅包括教师优秀的教案、美术作品等,还包括美术教具与图书,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此外,教育部门还可以号召并组织有条件的城市小学对农村小学实施“一对一”的帮扶,如提供美术教学用品、设备,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学校的教师还可以号召城市内有条件的学生对农村的学生捐助一些自己不再需要的美术用品和旧书籍等,以便解决农村小学部分学生对基础美术学习用品的需求。

三、重视美术教育师资培养,提高师资专业水平

师资力量的增强,一方面需要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建立长期有效的师资培养机制,将“引进”“派出”“请入”三种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培育农村美术教师资源。“引进”即学校要尽最大可能地引入优秀的美术教师,如通过改善待遇、创造更好的发展条件来吸引优秀教师的加入。“派出”即学校可以选派本校的美术教师到更加专业的美术学校进行继续学习,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请入”即邀请优秀的美术人才到农村学校举办讲座,对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加以指导。如此,三者结合起来,美术教学的师资力量必然会得到有效提升。此外,还要引导美术教师不断进行自主学习,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增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文化修养。

四、结语

总之,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增强他们的审美品位具有积极作用。要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社会各界必须认识到美术教育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意义,转变美术教育的传统观念,加大对农村美术教学的资金支持,从而使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丽华,杨世济.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问题浅谈[J].大众科技,2010(8).

[2]顾薛娇.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1(9).

[3]戴保强.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的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4(14).

(责任编辑 林娟)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小学美术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