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知“问路”要躬行

2019-09-10 08:23陈丽莉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五年级问路小学英语

陈丽莉

【摘  要】如何避免浮于表面的語言交际,本文以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的教学实践为例,提出设定层次化的目标,设置生活化的场景,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关注语言交际的梯度、广度和力度。

【关键词】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

一、问题的提出

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Asking the way主要围绕“问路”这一话题展开各项语言活动,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指路者提供的信息找到目的地,也能根据实际情况向问路者指路。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在身边或者亲身经历的,但在课堂上,仅仅将问路话题的学习依托于课文内容,依靠头脑想象,终归是浅显的,如果想真正提高学生语用能力,使之熟练地问路和指路,就需要探索发现更优途径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那么如何实现呢?我对此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二、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途径一:游戏多样化,化难为易,讲求“力度”

课例片段一:

Game 1: Do and chant (Learn: left, right)

Left, left, right, right, go, turn around go go go

Left, left, turn left, right, right, turn right, go, turn around go go go

Game 2: Introduce your deskmates:A is on my left. B is on my right.

T: Turn back and introduce your deskmates again.

A is on my … B is on my …

Game 3: Look at the map and try to say.

Tip: 将自己转到和图片人物相同的方向,试试看!

The bookshop is on your … The cinema is on your …

(变换图片人物不同的方向:正面、侧面、背面)

案例分析与思考: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深入解读教材,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预见到学生将会遇到的重难点、关键点、易错点,精心设计有效的游戏活动,进行针对性的重复训练,设法降低学习难度,让每位学生都有展示思维成果的机会。

本单元中学生易在right和left上出错,我在处理该难点时,首先,师生一起做运动操,初步感知词汇,接着让学生用is on my left/ right介绍左右的同学;之后,同学们集体向后转,学生再一次介绍左右的同学,在游戏活动中发现位置的变化,加深理解,最后指导学生与地图人物同方向融合,介绍左右手边的建筑物,在同一张地图中不断变换人物的正面、背面或不同侧面,使之正确运用left和right。这三个游戏活动遵循了从识记到理解,再到运用的认知规律。

途径二:场景生活化,开发资源,拓宽“广度”

课例片段二:

Task: Review Unit 2 and tell the way

T: Where does Su Hai live?

Ss: She lives on Moon Street, near City Library.

T: Look at the map, where does she live? A, B, C or D?

T: What about Mike?

Ss: He lives in Sunshine Town.

T: How does Su Hai get to Mike’s home?

Ss: Go along …

案例分析与思考: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书本上的知识只是他人的思想,不等于个体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个体只有通过自身的经验——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感受和体验,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才能获得经验的生长和发展。”这里提到的“社会生活”,要求将课本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融为一体,让英语课堂内容生活化。

作为教师,我们理应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语言训练服务。在课例片段二中,我挖掘课本资源,根据前一单元中提到的四位同学的家庭住址画出地图,不仅使学生对本单元课文中杨玲到苏海家路线一目了然,而且构建了其他同学之间互访的情境。

当然,我们还可以将学生拉到操场上,让他们自己用粉笔画出微缩的城市地图,使学生在自制仿真的情景中得到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语用动机。总之,教师只有利用并整合身边大量的课程资源,将交际用语融入生活化的语境中去使用,拓宽训练的广度,才能更易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之掌握语言知识并发展做事的技能,最终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途径三:目标层次化,循序渐进,实现“梯度”

课例片段三:

1.Watch the cartoon

(学生通过观看杨玲行走过程的动画,理解指路句型的相应意思。)

2.Walk and say

利用希沃白板功能,学生在地图上边移动杨玲,边描述行走路线: Go along … Turn right at … Then, go along … You can see … on your right.

3.Discuss in group and retell the way

T: How does Yang Ling get to Su Hai’s home?

Ss:First, Yang Ling gets on … at … Next, she … Then, she’s on Sun Street. She goes along … Finally, she can see …

(可1人复述,也可4人一组,每人1句接龙式复述)

4. Read and find the places

T: Where is the zoo? A, B, C or D?

(学生根据路线描述,选择正确地点)

5.Listen and walk

活动准备:地图和棋子

活动规则:学生两人一组,学生A描述路线,学生B根据指令移动棋子,建议路线描述和棋子移动同步。

6.Choose and write:How to get to your friend’s home?

学生随机抽取一名同学作为自己即将拜访的对象,然后通过调查了解该同学的家庭住址以及拜访他家的路线,最后形成书面文字,还可以配上路线地图。

案例分析与思考:

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学习阶段,由记忆到理解,再到运用,到最终的创造都是有梯度的。本单元因为新词新句较多,对于初学该话题的学生们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我在设计问路活动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不同的达成目标,每一个前期活动目标的既定达成是下一个活动中语言表达的基础。从观看杨玲行走路线的视频到从杨玲的角度描述路线,再到以第三人称复述杨玲的路线,从看文字描述选择正确地点到边听指路者的路线要求边行走,再到采用图配文的形式将拜访朋友的路线落于书面,活动有层次,由第一人称到第三人称,由听说练习到书面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在深層次活动中附加灵活性和未知性的特点,Listen and walk中所听路线是随机、不固定的,是学生思维中临时产生的,这样的路线不唯一、不重复;Choose and write环节中,将选择的朋友是谁是未知的,因此设计的路线也是不可确定的,通过创设未知可变化的目标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感受语言交际的魅力。除此之外,我还考虑到学生之间的梯度差异,借助直观形象的动画、地图和板书,建议学生自行选择复述方式,单独复述或与小组成员合作复述,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活动,体验成功。

三、结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问路”要躬行。这需要我们教育者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深入解读教材,精心设计有力度、有广度、有梯度的活动任务,在一个相对真实的英语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自由的实践空间、更为贴近现实的交流环境和更为丰富多样的资源素材,让生活走进教室走进课堂,追寻更有效、更有意义的小学英语课。

(责任编辑  范娱艳)

猜你喜欢
五年级问路小学英语
明明问路
浅谈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方法
五年级英语语篇情境教学研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五年级自主探究型阅读课堂教学策略
猪八戒问路
问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