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2019-09-10 12:53李长明
天津教育·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摘要】“群文阅读”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与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不同的、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式。本文作者u主持的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及‘班级读书会’教学策略实践研究”于2018年被确立为省级研究课题。下面,以“生活中的乐趣”为议题的一组群文阅读教学为例,浅谈对“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认识与理解。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生活乐趣

一、从多角度确定“群文阅读”议题

“议题”是关联几篇文章的一个话题,是一组文章的主线。好的议题是成功实施“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

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中老舍先生的散文《养花》。《养花》这篇文章旨在让学生了解老舍先生把养花作为一种乐趣,明白这是一种热爱生活的体现,懂得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有高雅的乐趣,这是本篇文章的人文内涵。为此,我从人文内涵角度出发,确立了“生活中的乐趣”这一议题。

二、多样性地萃取文章

确定“群文阅读”的议题后,要根据所确定的议题选取一组文章。在文章的选择中要注意文本的多样性,如记叙文、说明文、诗歌、散文等。以“生活中的乐趣”群文阅读为例,我分别从课内和课外选取了以下四篇文章:一是学生教材上的2篇文章——散文《養花》,记叙文《爸爸带我去爬树》;二是课外选取的2篇文章——散文《读书再读书》,议论文《乐趣的果实》。四篇文章的文体是多样的,既有散文、记叙文,又有议论文。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文体中认知“乐趣”,汲取营养。

三、多角度地制订教学目标

“群文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最大的不同不仅是形式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目标上的不同。“群文阅读”提倡的是大块地阅读、大块地感悟,避免针对细枝末节的分析。要采用浏览、默读等阅读方式,通过阅读量的累积,实现阅读质的提升。以“生活中的乐趣”为议题的“群文阅读”,可以确定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建构对“乐趣”的认识,形成对生活有积极意义乐趣的感知;二是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实践和学习默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三是通过群文阅读,发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构建“1+X”形式的“群文阅读”课,发挥精读课文的功能

所谓“1”,是指1篇精读课文;所谓“X”,是指多篇相关联的文章。以“生活中的乐趣”为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理解乐趣—“感受乐趣—表达乐趣”三个环节,层层递进,加深学生对乐趣的理解认知。具有教学设计如下所示:

(一)环节一:师生谈话,理解乐趣

首先,教师质疑:“孩子们,你们认为什么是乐趣呢?你的乐趣是什么呢?”在师生交流中,学生明白了“乐趣”的含义。其次,教师引入话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乐趣’。”

(二)环节二:阅读群文,感受乐趣

1.阅读理解《养花》,明白热爱生活与乐趣的关系。首先,教师引入:“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说:‘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对于养花,老舍先生给我们分享了什么乐趣呢?请阅读他的散文《养花》。”其次,出示学习要求:“默读思考,老舍先生养花的乐趣是什么?画出文中总结养花乐趣的一个句子。”再次,学生自学、讨论后全班交流“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的含义。最后,引导学生懂得只有热爱生活的人,他的生活才会变得有乐趣。

2.阅读理解《爸爸带我去爬树》,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乐趣。首先,教师引入:“城市的许多孩子都没爬过树,那么爬树会享受到什么乐趣呢?一起来读一读班马写的《爸爸带我去爬树》。”其次,出示学习要求“:浏览课文,画出表现作者爬树时感到很快乐的语句。想一想作者通过爬树获得了什么乐趣?”学生自学后汇报交流。最后,让学生分享和课文内容类似的经历。

3.阅读理解《读书再读书》,引导学生感知乐趣的好处。首先,教师引入:“许多人都以读书为乐趣,请同学们默读《读书再读书》这篇文章,边读边勾画出有关读书好处的语句。”其次,学生自学后交流,教师进行归纳:“读书使我们视野开阔;读书使我们情趣高雅;读书使我们美丽;读书使我们思想深邃;读书使我们珍惜生命。”最后,请班级中最爱读书的学生分享读书的乐趣。

4.阅读理解梁启超的作品《乐趣的果实》,引导学生追求高雅的乐趣。首先,教师引入:“在我们身边,有一些孩子非常喜欢打游戏,这是不是一种乐趣呢?下面我们读一读梁启超先生的散文《乐趣的果实》。”其次,让学生默读课文,并交流自己对“乐趣”的认识。然后,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练习:“读书是一种乐趣,知识是它的果实;运动是一种乐趣,健康是它的果实;劳动是一种乐趣,收获是它的果实。”最后,进行仿写练习“:()是一种乐趣,()是它的果实。”

(三)环节三:小结升华,表达乐趣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的知识树已经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了。苏联作家高尔基也说过:‘生活的美妙就在于它的丰富多彩,要使生活变得有趣,就要不断地充实它。’希望每一位同学从小追求高雅的乐趣,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五、结语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教学是以默读、浏览为主的读书方式,重在大量阅读、大块感悟,旨在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力。而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是以朗读为主的读书方式,重在品词析句,旨在积累语言。“群文阅读”教学不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一种否定,而是与传统单篇阅读教学相得益彰。

注:本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群文阅读”及“班级读书会”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

GHB212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娓.低年级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8(25).

[2]何玉琴.摭谈群文阅读策略[J].甘肃教育,2018(16).

作者简介:李长明(1977.11-),男,汉族,甘肃张掖人,本科,高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责任编辑 林娟)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