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

2019-09-10 21:12刘新选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渗透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刘新选

摘 要:所谓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对某一学科经过一阶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所形成的具有该学科特点的素质或技能。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探索科学的教学策略,合理渗透核心素养。以优化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更好地实现高中物理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渗透;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是物理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对培养学生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师就要深入分析物理四大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其合理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有效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更好地实现高中物理的育人价值。

1.设疑引导,树立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培养学生物理观念这一核心素养,对帮助学生从物理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任何观念都是在思考、探索和提炼的过程中得以形成,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设疑引导。

例如:在学习“参考系”时,我先进行简单提问:“假设你坐在一辆停靠的火车上,旁边的火车突然开始移动。这时你怎么判断是自己乘坐的车在动还是旁边的车在动呢?”学生根据“参考系”的知识,提出观察车窗外静止不动的建筑物来判断自己的车是否行驶。而后我继续提问:“如果选择外面的一座高楼作为参照物是否可行?那么它真是静止不动的吗?”在学生思考之际,我便引出运动的相对性这一概念,并提问道:“世上有没有绝对静止或绝对运动的物体?”以此引导学生领悟“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这一运动观念。通过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知识内容,逐渐从问题和现象中提炼物理观念,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核心素养。

2.结合事实,发展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的观念和结论提出质疑和批判,进行检验和修正,最终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它主要包括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对帮助学生从物理学的视角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而科学思维的发展自然离不开客观事实的依据,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就要注重知识与事实的结合。

例如:在学习《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一课之前,我先让学生思考:“不同重量的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谁更快一些?”接着我用一张纸和一块橡皮进行演示,这时学生发现纸张下落得要慢一些。于是我提出亚里士多德的结论,即“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这时学生根据物理知识经验提出质疑,认为纸张下落慢是因为受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大。接着,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将纸张揉成纸团,然后使其和橡皮一起从同一高度下落,结果二者下落的快慢并没有明显的区别。最后我再带领学生了解伽利略的实验和观点。通过这一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推理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这一核心素养。

3.小组合作,实现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大有裨益。但是科学探究这一素养需要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逐渐形成。考虑到高中物理知识的复杂性,以及学生个人力量薄弱,教师不妨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基于对事物的观察提出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进而小组合作制定实验、获取数据,最终根据证据对问题作出合理解释。从而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提高实验的有效性。同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实现科学的物理探究。

例如:在学习“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时,我便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首先我让各组学生根据问题提出猜想,然后根据猜想设置本组的实验计划。之后在进行合作探究时,我则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并适时提出问题。比如:实验原理是什么?如何计算小车速度?需要求出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吗?以此激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保证学生实验的科学性。而在探究结束后,我则让各组学生将本组实验结果和结论整理出来,并进行阐述。同时我针对实验误差和实验注意事项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交流。从而有效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核心素养,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4.联系生活,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以及认识科学和社会、环境等领域的关系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利用所学知识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责任感。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培养学生从科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以及运用知识解释或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在社会、环境、技术等人类研究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例如:在学习《圆周运动》一课之后,我便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赛车的赛道,然后向学生提问:“赛道为什么是倾斜的?你注意过公路的弯道吗?如果让你设计一条公路的弯道,你会设计成什么样的?”以此引导学生从科学视角观察生活现象,运用圆周运动解释和解决弯道问题,并使学生意识到物理对实现交通安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升华物理教学的意义。

总之,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认识到物理核心素养对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探索科学的教学手段有效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物理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影.高中物理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之策略探析[J].才智,2018.

[2]焦学美.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案例研究[J].物理教学探讨,2018.

注:本文系流动工作站专项课题“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20190418)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渗透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