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及教学渗透策略探讨

2019-09-10 21:12关剑锋
高考·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价值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关剑锋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可作为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标准,可帮助教学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育价值非同一般。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关注学生需求及思维发展,在课堂上,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品格,通过教学评价,获取反馈信息,促进教学改进。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育价值;教学渗透策略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逐步发生变化,其教育目标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演变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综合素养。在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发出了“要加快制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并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指示,为高中数学教学变革提供了指导,促进了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1]。

1.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

所谓数学核心素养,就是指在学习数学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在代数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在几何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并且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去思考数学问题,提升其数学抽象、数学建模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式,去推导数学理论,提升其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统计学教学,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等。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具有以下几点教育价值:①作为学生数学素养的评价标准。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掌握了基础数学知识后,应用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等能力去探究、解决问题的一种素养,是一种数学态度和思想方法,是数学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②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依据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目标,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数学表征详细的阐述,促进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通过课堂上良好的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考与数学建模,形成良好的数学观,通过情景设置、层层设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逻辑推理与归纳分析,理清数学知识间的关联,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框架[2]。

2.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渗透策略

2.1教学设计阶段,关注学生需求及思维发展

数学被划分为代数、几何多个模块,不同的知识点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同作用,教师应该利用自身对于数学知识透彻的理解,进行教学设计,确立教学目标,以提升学生数学知识水平及运用能力为目的,来展开教学活动。比如说,在进行高中数学一的教学中,涉及到集合与函数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函数的应用等知识,在进行这些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应该以培养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为核心,让学生多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思考、领悟,在实战中提升运算能力,同时,通过函数图像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建立起函数与图形间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在做题时,引导学生以多种方式去解决同一问题,将问题适当变幻后,寻求新的解题方法,让学生懂得灵活变通,提升其创新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关数学模型,从函数、几何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2.2课堂教学阶段,关注学生思维品格培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从教学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与学生的良好沟通、互动,将所知知识传输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及数学思维。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及探究欲望,在课堂上,教师可设置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所学知识,例如,在学习到“两角和与差的余弦的推导”这一知识点时,设置向量a=(cos105°,sin105°),b=(cos15°,sin15°),依次設计问题:①计算a·b=∣a∣·∣b∣cosθ,以及a·b=x1x2+y1y2;②比较两次计算结果,得出相关结论;③你得出的结论适用于任意两个角吗?步步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解决数学问题,在接受挑战的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问题解决思路。

2.3教学评价阶段,以信息反馈促进教学改进

教学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为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推动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渗透,教师应该重视教学评价环节,以接收到的反馈信息,来作为教学改进的依据。在实践过程中,可采取课堂表现评价与课后作业评价两种方式,教师可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馈,来发现自身与学生互动及核心素养教学层面的不足,加以改进,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成果,评估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评估学生在数学解题方面的薄弱之处,在教学设计中,强化相关方面知识、技能的教学,帮助学生补助薄弱环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结语:数学是我国应试教育中的主要科目,在高中阶段,它的学习内容是比较难的,一些新的数学概念不断加入,学习维度趋于多样化,思考层次逐步加深,内容区域抽象化,学起来比较吃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达成现阶段的教学任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对于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视度,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能力,让学生通过在数学学习中拥有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素质[3]。

参考文献

[1]许泽然,林琪.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单元复习课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2019(05):14-16.

[2]任念兵.单元视角下的“抛物线的性质”课时设计——高中数学中观教学设计研究之三[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9(01):49-53.

[3]童永健.“对话”与“讲授”并行设计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概念理解——以沪教版《反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为例[J].中学数学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版),2019(02):15-17.

猜你喜欢
教育价值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