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案在语文导学中的有效性策略

2019-09-10 07:22丁显均
南北桥 2019年18期
关键词:学案语文教学方法

丁显均

【摘    要】学案教学是一种有创意的“导学”模式,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式之一。学案上温馨的提醒以及优美的名言警句都将学法指导、人文性渗透其中。

【关键词】学案  语文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29

笔者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认为教师在语文“导学”过程中,借用学案是课堂的“形”,是教学的载体,而诱思才是课堂的“神”,是教学的宗旨。要让学案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诱导学生思维,达到形神兼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精心设计学案是发挥学案有效性的前提

学案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一个导向性的作用。因此,要精心设计学案就是发挥学案有效性的前提条件。笔者认为要精心设计好一个学案,一般应围绕自主学习知识、合作探究知识、迁移同化知识三个基本环节来设计,并且在每一个环节中展示出可操作性的学生体验新知生成过程的具体学习活动,如:巧设具有探究性、逻辑性、可操作性的问题、实验、游戏、实践活动等。也就是说,学生通过阅读学案,要明确“学什么”和“怎么学”。

同时,精心设计学案还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关注学什么(明确目标)。一是提供可以操作性的语文活动材料,实际上是指细化学习传承性课程的什么内容,包括课程文本的内容,也包括课程资源的内容,如图片、视频、资料、实验等。二是提供语文活动的方法。也就是关注怎么动,即是指通过什么学习活动,提供了什么样的情景,提供了什么样的流程,提供了什么样的指导来完成体验性课程内容,如:激情朗读、真情讲述等。因此,在设计学案时,教师要明确每个环节的导向信息要达成的目标和采用的方法(即完成目标的形式、手段)。第二,关注学情。教师在设计有关问题信息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语文基础,把握问题的难易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获,尽可能让多数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体验方面的生成有效。第三,关注双基、重难点。教师在设计导向性信息之前一定要研究语文教材,研究资料,研究语文中、高考,明确要求和目标,达到知识点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突破,技能形成,学习情意提高。第四,关注练题质量。设计时精编细选,要有代表性、科学性、针对性、价值性,避免无效问题,机械重复训练,如:基础知识积累、优美语言赏析等。第五,关注设置问题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的问题,即:个体问题,同伴问题,小组问题,班级问题。

二、将学案转化为教案是发挥学案有效性的基础

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不是教案,执教者要将其转化为教学方案,才能解决教师在学案“导学”中“怎么导”的问题,这是发挥学案有效性的基础。具体来讲,应做好以下几点:一是预设问题的答案或者实验、活动等的结论,做到胸有成竹;二是创设情境,设置导出知识点的载体,为探究知识奠基;三是优化整合知识点,自然生成新知,巧妙同化旧知;四是设计学生体验知识点的形式,如:讲解、讨论、表演、竞赛、评价等。

三、把握好具体的操作流程是发挥学案有效性的核心

“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目的,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为主,以学生“说和做”为主,互动交流开放的一种学习方式。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如故事、猜谜,巧设疑问,设置悬念,表演等不同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导入新课。第二环节展示目标,明确方向。教师引导学生熟读目标,明白学习要求,重点,难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第三环节自主探究,感受新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学习,完成学案上的任务。也就是在自学提纲或习题导学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对照课本独立阅读、思考、实验,形成自我认识,完成知识的初步构建。同时,总结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第四环节探究体验,整合信息。就是独立完成自学后,在小组长(每组3-6人)带领下,小组成员带着收获和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落實基础知识,借助组内同伴的帮助初步解决能解决的问题,实现基本达标。同时,筛选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并做好标记,准备在全班进行课堂讨论。第五环节互动释疑,评价优化。一是在全班展示对组内成果及探究的语言赏析结论等重点内容展示认同;二是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准备在全班交流讨论,由能解决该问题的小组进行讲解,通过各组间的智慧共享,在争论中评价,归纳总结中完善优化,达成目标,促进同化。第六环节迁移深化,再析异同。教师结合本节课知识,方法,给学生提供有层次性的学习材料,让学生再观察,再探索,再研究,全身心活动,心灵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方式完成训练形成技能。第七环节检测达标,促进同化。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完成情况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方法的掌握进行检查,从中反馈所学内容存在的问题,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收获。第八环节总结反思,拓展提升。引导学生对本节所学的知识,方法进行总结,从而到感悟提升。

四、处理好导学中的关键点是发挥学案有效性的关键

课堂上,教师不要为了学案而教学案,而要运用学案进行“诱思导学”,这才是设计学案的归宿。要发挥学案在导学中的有效性,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是关键。一是合理安排时间。原则上,学案中除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探究活动外,无论是自主学习内容,还是合作探究内容,包括课前预习,尽量都要在课堂上完成,不能变相加重学生的负担;二是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动态灵活调整预设教学流程,突破导学点;三是要把竞争、民主、激情带进课堂,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三还”,即:把讲的权利还给学生,把问的机会还给学生,把评的自由还给学生;遵循“三为主”的原则,即:以教师为主导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原则,以训练为主线原则。不要为完成学案上预设问题、实验、游戏、实践活动等而显得程序化,失去课堂教学的真谛,失去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把课堂变成一种表演,显得完美无缺。四是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展示体验的平台。既要让学生享受优生那成功的喜悦,又要让学生感悟后进生暴露错点那残缺的美,不能应试地讲解学案上预设问题、实验、游戏、实践活动等的答案或者结论。

猜你喜欢
学案语文教学方法
乡愁导学案
可能是方法不对
“比例尺(一)”导学案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