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2019-09-10 07:22程如男
南北桥 2019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学兴趣

程如男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是小学的必要课程,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增强学生体育能力的条件。本文从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几点不足出发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的体育课程提出了几点参考性的建议,为提高我国小学生的体育素质而努力。

【关键词】小学教育  体育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55

小学体育课是锻炼学生身体,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一门课,是小学课程中重要的组成。小学生正是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时候,小学体育课是学生们乐于参加的课程。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小学生们往往不喜欢体育老师教学部分,他们最喜欢的是自由活动时间。而且小学的体育课还会涉及到升学的体育考试内容,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到了考试前,再加紧练习,导致体育课成绩差。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发育特点和兴趣来进行课堂设计,将体育技能学习部分变得有趣,从而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呢?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应用,从而提出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建议。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几点不足

(一)教学流程固定,缺乏创新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比较固定,经常开始上课的时候,教师会进行跑圈和热身运动,然后是课堂的教学内容,整个课堂由于在户外,学生自由活动的空间大,所以学生在后排的时候,对于教师的指令往往听不清楚或者是课程内容无趣,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分神,从而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学流程的固定模式,不能满足从学习中放松出来的学生的需求,需要进行创新和改进。

(二)教学内容陈旧,设备陈旧

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是在体育教材和设备的置办上,往往受制于课程内容的更新差和学校的不重视,从而导致设备陈旧,体育教师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三)学生模仿教师为主,自主学习性差

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對于体育教师讲解的动作,更多是模仿和练习,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性比较差。学生作为体育课的主体,在教学中未能够展现出来,课堂上教师进行右手投掷球,学生也是,为什么学生不可以根据用手习惯进行左手投球呢,所以学生未能得到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堂上缺乏自觉性。

(四)教学中所涉及的体育精神表现不够

体育教学中除了体育竞技技术的学习,更多的是对体育精神的学习和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体育课堂中常常教师只注重了学生们对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在体育精神的培养,比如团队踢球的协作、短跑中的竞争精神等。对于身体素质差、体育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未能及时给予更多的引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体育精神的存在,而不只是体育成绩的问题。

二、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几点建议

(一)课堂流程要有创新

在体育课堂上,课堂的开场和热身,除了传统的固定模式,还可以进行创新,从而制作出更多地能够提高学生运动热情的课堂引入。比如,体育可今天要学习的是跳远,那么课前的开始部分,为了让学生进行热身,可以让学生们玩背对背的拉伸和手脚腕部的活动,并通过教学器材软垫的使用,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腿部活动,从而增加课堂的多样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属于比较缓和的部分,教师可以加入不同的活动种类,比如练习反应力的掉手绢游戏。

(二)增加教学器材,丰富教学内容

作为体育教学,自然离不开适合学生练习和使用的教学器材。对于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器材比较简单。而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体育教材涵盖的面和对学生的智力培养上,应该引进更多的具有提高学生反应力、敏捷力、协调性等功能的器具,比如感觉统合器材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大脑发育。体育教学除了传统的跑、跳、扔之外,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根据学校的能力,为学生开展更多的课程,如滑冰、游泳、网球、小篮球等,让学生对不同体育内容的进行接触,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培养对体育课的兴趣。

(三)设置游戏化的教学内容

小学生生性好动,喜欢做游戏,因此在体育课堂中应该设置更多的动的游戏,以弥补学生平日的运动量不足的问题。游戏环节应该在课堂中多设计,巧妙搭配教学内容。比如教学内容是跑,那么今天在游戏环节上可以设置跑的游戏,可以是接力跑、老鹰捉小鸡等游戏。游戏的本身能够提高课堂的活跃度,调动学生们的热情,并促使内向的学生参与性提高,从而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实施。

(四)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肢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将会逐渐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可以做的动作,可以减少教师的示范,增加学生的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对动作要领进行重点讲解,从而方便学生进行动作连贯。比如做体操,简单的动作学生都可以进行,但是动作要领往往是学生的难点,因此,教师可以让示范后,让学生模仿,再选择动作好和动作差的同学,进行展示,并对动作中的问题提出疑问,让学生思考,哪里的问题,导致的动作不标准,从而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

(五)注重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体育精神是体育课中的重要内容,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上课过程中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比如800米的跑步,可能平时体质差的同学,在别人跑完后,自己落在了最后,更可能是一圈的差距。这时学生本来就气馁和羞愧,如果教师能够对其坚持进行表扬,相信学生会更加肯定自己,以后在运动课中好好表现。对于体育课,是培养竞技能力,也是培养团结和友爱的地方。经常学生在进行赛跑或者跳远中发生意外,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就是体育精神的诠释。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

小学体育课不仅锻炼的是学生的体魄,还有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因此,加强对小学生体育课堂兴趣的培养,能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J].学周刊.2016(08).

[2]王立军.探究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

[3]包玉书.试论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体育教学兴趣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