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知识观与语文知识教学探索

2019-09-10 07:22马亚辉
南北桥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探索新课改初中语文

马亚辉

【摘    要】基于我国新课改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当今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研究教学方法,以及相应的知识体系和实践训练的问题,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技巧,从而可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锻炼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同时加你全學生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观。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语文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57

我国初中语文教学经过多年深化改革,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学问题,如何在当今新课改的情况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创新知识体系和素质培养工作,是当今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新课改语文知识教学与语文知识观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知识错综复杂,每个人对于每个层面的知识都有不同的理解,但对其进行分类,基本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语言知识,主要包括词汇和语法;第二类为语境知识,主要包括理解和表达及最后一类为言语作品知识类别。在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知识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终身型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实际应用能力,必然要从识字、写作、阅读等很多方面进行教学,同时通过不断的积累、梳理进而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的目标。不仅如此,通过将语文知识内化,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人文和科学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造就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观,也就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学、用什么样的知识进行教学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等待教师探索,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二、当前初中语文知识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当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最明显问题就是,教师过于强调对语文零散知识的记忆和被动消化,对学生没有进行鼓励和激励,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是疑问教师没有针对性的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只是进行“灌输式”教学来应对我国的应试教育。这对于教师来说虽然减轻了些许压力,可以改变眼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但却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以及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代价或许过于严重。其次,在我国新课改中,着重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性以及相应要求,对传统教学中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教学的份额进行淡化。但很多教师对于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没有足够的理解,进而无法在教学中准确衡量基础知识和素质培养的平衡,进而很容易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部分没有掌握好,没有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味的背诵分散在不同单元的零散知识点,这需要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这部分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无法建立出系统的知识体系。最后,学习一门语言类学科的知识,必然需要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但在实际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故操作,很多教师一般都只是进行理论方面的知识灌输,没有组织相应的实践。在我国新课改中对当今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不仅要让学生扎实的记忆和理解相应的语文知识,更加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思维和学习的方式,以及养成相应的习惯,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良好的思想态度,这些都是无法通过灌输教学方式得到,而是需要结合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另外,一些教师虽然进行了知识掌握程度方面的针对性训练,但是也只是利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训练,进而没有起到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无法提升教学效率。

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知识观和知识教学

(一)合理设计优化教学策略

对教师自身进行教学策略优化,主要目的在于避免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落入教学的误区,或者是过于“创新”而走入极端。在进行教学策略优化中,包括优化设计教学目标,也就是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以及要掌握多少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都是要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要定下的目标;另外,要首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确立所要使用何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启发等方式的教学,如此才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观;同时要深入挖掘教学内容,虽然新课改对于基础知识教学进行淡化,但并非是不管基础知识,而是应该在知识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要求教师要通过深入挖掘教材继而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

(二)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综合梳理学生的知识体系

基于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框架的束缚,改变思维理念,进行知识体系的梳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拥有整合、判断能力,从而对当今使用的教材进行整合、理解,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点,从而不仅可以保证培养学生的阅读、词句、写作等方面的知识体系足够完整,也可以避免教学中出现重复的无用之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善于构思,进行基础知识综合式教学

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善于对一篇文章或段落进行构思,从而进行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综合教学,主要目的在于理解整个知识体系。如若想要构建出综合的知识体系,必须要从自此、阅读、写作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字词方面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基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自此进行仔细推敲,如碰见生词,可以熟练的使用字典工具,来查询相应的含义,并结合所阅读的文章来理解生词的含义,如此,才可以形成综合性理解;阅读训练也是综合训练的基础内容,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思想、背景等多方面内容,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探索自身的情感体验,继而可以更全面理解文章的思想和情感;在写作方面来说,其基础和前提是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熟悉掌握一定量的字词。新课改对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高度重视,进而需要学生可以仔细观察和体验生活和具备相应的能力,可以以生活为核心进行创作,进而表达出学生真实的情感。另外,教师要给学生多分析一些优秀课文的写作技巧,便于学生可以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在《荷塘月色》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通篇的阅读,了解和体会荷塘的景色之美。

新课改是当今教师主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如何在新时代中满足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同时将语文作为语言工具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面临解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深入研究,进而找出解决方案,推进我国初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肖银侠.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知识观与语文知识教学探索[J].中国培训,2016(16):163-164.

猜你喜欢
教学探索新课改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