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2019-09-10 07:22邵东平
南北桥 2019年18期
关键词:提高策略教学有效性初中数学

邵东平

【摘    要】自古以来在教学当中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很多教师重视的一个问题,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是一直困扰着我们数学教师的一个问题。数学这个科目教学容易,但是如何教好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本文简单的论说了一些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有效性  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8.069

教学的方式林林种种,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当然也是见仁见智各种不同。但是,一切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使用都是为了到达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个目的。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数学,教师首先得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在课堂当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当中的例子,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让学生在课堂上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一起在数学当中进步。

一、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有效性

好的习惯之于任何事情都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在学习当中学生的一个好习惯可以抵得上教师的一百次监督。如果学生有优良的学习习惯,不需要教师的任何监督和鞭策更不需要教师的提醒,他们就会自觉主动的学习。上课的时候没有好习惯的学生就会在课堂上开小差不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然而那些习惯好的学生在没有教师任何一个眼神注视或者提醒下自动就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由此可见,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否与课堂效率关系重大。

教师要养成学生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课前预习一直都是被学生和教师所熟知的一项内容,然而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的学生并不多。这种教学现象的出现教师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有很多教师虽然要求学生预习但是没有真正的把这个内容重视起来,没有定期抽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这样很多学生就存在侥幸心理,得过且过没有真正的做好预习工作。但是课前预习又是提升我们课堂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办法,所以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让学生把预习这个工作落到实处。教师可以不定时地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学生有了教师的监督就会每天去做习惯去做,久而久之这个习惯就会成自然,在以后的学习当中即使没有教师督促他们也可以把预习工作完成得很好。此外,教师可以运用鼓励法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比如在课前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所预习的内容,然后对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鼓励。初中生都是自尊心很强需要荣誉感的学生,为了得到教师的鼓励也会主动预习的。经过学生预习过后,他们对后面所有學习的数学内容就有了大致的了解,这样教师在讲解的过程当中就会轻松很多,课堂效率自然就得到了提升。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善于提问、大胆质疑的好习惯。学问,重要的就是学和问,如果学生在做学问的过程当中光学不问,那么想要提高课堂效率显然是不可能的。在中国式教育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不懂但是不问,或者学生懂了但是不说的教学现象,当教师提问或者让学生发问的时候,通常教室里面都是鸦雀无声。在这种情况之下课堂有效性想到得到提高明显是不可能的。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教师讲解才能有明确的方向。同时教师讲解的内容也会更适用于学生。为了让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就要养成学生求学好问的精神和习惯。在这个过程当中鼓励式教育同样是非常有效的,给学生展示的平台然后,无论对错都给予学生掌声是养成学生提问习惯的好方法。

二、让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相互合作,提高课堂有效性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度的,而很多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是无穷的。数学教师在教学当中要善于让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过后他们才可以互相补充对方的短板。教师虽然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讲解,但是要想把这个教学想法实现那教师所耗费的课堂时间是不可估量的。而且学生与教师之间无论怎样都还是有一定的代沟和距离的,学生和教师相处起来自然不会像和同学相处那样融洽。所以,为了让初中数学课堂效率得到提升,教师在讲解完内容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互动合作。比如在上完全等三角形这个内容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之间自己合作,在合作的过程当中有的学生可能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认识不到位,而有的学生又对全等三角形的平分线性质认识不清晰,这种情况下两个学生就可以取长补短。或者再有不懂的问题就一起问教师,有了伙伴的陪同他们在提问的时候就会更加大胆勇敢。课堂效率的体现就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只要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升就意味着课堂有效性提升了。

三、善于利用生活实例启发学生,提高课堂有效性

生活实例在数学教学当中的应用可以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生活实例可以让数学教学看起来更加逼近生活符合实际。比如在让学生解决有关概率的问题,教师就可以运用生活当中的实例来让学生计算。如在让学生计算,小红在一次竞赛当中抽题考试,她比较擅长数学和物理,如果她抽到这两种题那么她过关的几率就会增加,盒子里面有二道数学题,一道物理题和一道语文题,三道化学题,问小红在这次考试当中过关的几率有好大?这个问题的时候,如果让学生这样干巴巴的理解那么课堂效果可能不会显著。这时候教师就需要借助生活当中的实例让学生把书当成考试题,分别找来两本数学书,一本物理书,和一本语文书三本化学书,这样让学生随意拿看拿到物理书和数学书的概率有多大,这样通过观察学生就会总结出来一共有七本书,拿到任一一本书的概率就是七分之一,而学生拿到物理和数学书就会过关,物理书和数学书加起来一共有三本。意味着拿到的几率就是三个七分之一,三个七分之一加起来就是七分之三,所以小红过关的概率就是七分之三。

教师如果不运用实例让学生自行根据题干理解,那么他们可能会感觉题干比较复杂,运用了实例那么效果就会有所不同。以此类推,生活实例在课堂当中的运用可以解决很多学生感觉异常困难的问题。当这些困扰学生的问题都得到解决过后,学生的理解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当然就会提升,课堂效率肯定会显现出来。同时,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利用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横向学习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的纵向学习思维以及逆向思维,这样学生在学习当中才不会感到索然无味。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师必须要付出一定的努力。让学生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首要的,让学生主动合作积极配合也是有须要的,最后运用生活实例解决数学问题同样是切实可行的好办法。

参考文献

[1]罗柳.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策略浅探[J].成功(教育),2012(24):22-22.

[2]马志伟.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3(8).

猜你喜欢
提高策略教学有效性初中数学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