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五实”

2019-09-10 07:22贾彩琴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8期
关键词:图形知识点师生

贾彩琴

叶澜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五实”并不是一个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但是教师在追求“五实”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心胸也博大起来了,同时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体验。

我们先来看看叶澜教授对“五实”的解释。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丰实,一堂好课应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平实,一堂好课应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真实,做到以上几点,这种课应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怎样才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五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改革备课思路是落实“五实”、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要想让你的课堂变得有意义、有效率,那你必须要先从备课开始。深入挖掘教材,吃透教材,扎实备课。比如,听某位教师讲授的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我们知道,要想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些平面图形,就必须让学生理解“面在体上”,平面图形只是立体图形上的一个面这一知识点。从老师的课堂来看,教师对新课的知识点理解得很透,在课堂复习、探索新知环节的教学设计上,就充分体现出这一点,抓住了知识点,后面的教学才顺理成章、逐步深入。

除了备教材,还必须备学生。作为教师,对每一年级学生,都要有全面的认识,要了解他们不同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年龄特点,还必须了解当前时代的新风尚,比如与以前的孩子相比,现在的孩子喜欢的是什么?在他们喜欢的新事物当中,哪些是可以坚持的,哪些是要纠正的等等。不能拿老眼光去看待他们。只有了解了他们,掌握了他们的动向,才能正确地引导他们,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关注学生的发展,是落实“五实”、提高有效教学的核心

战士的阵地在战场,而教师的阵地在课堂。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要在课堂教学中去实施、去完成。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五实”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三分之一,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尤其是数学课的学习,必须做到学练结合,学了不练,如同白学。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另外,在練习题的设计上要求灵活多样,由易到难,设计要有梯度。题型设计要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设计题型就要求直观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的眼球。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应该认识到,上课不是为自己,更不是为领导,而是为所有的学生。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一堂课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看作最主要的事情。课堂中要善于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的思维情感都活起来,这才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创造性和教学智慧。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学会放下自我,放下心中的主体意识和在课堂上的强势地位,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学生的存在。尝试用自己的情绪和状态去感染每一个孩子,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民主与平等。在此基础上,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小学生的好奇、好问、求知欲旺盛等特点出发,让每个孩子敢于提出问题,促进创新意识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发地提出想问的问题,使他们有话敢说,有疑敢问,进而引导他们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师生互动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师生互动还能使教学适应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增强平等意识,促进相互了解,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互动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处理分歧意见,学会分享学习成果,也能让沉闷的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比如,苏红霞老师课堂中的与学生比比手掌面的大小,让孩子觉得很高兴,也很兴奋。所以说,师生互动是课堂中最好的调节剂,有了师生互动,课堂才会显得与众不同,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新课标》强调“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实践操作中,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模型是联系数学和现实生活的桥梁。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也是思维训练的过程。比如,数学中几何图形的学习,前两天一年级两位老师上的《认识图形》一课,认识图形时,教师先把直观形象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印在黑板上,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面在体上”,帮助学生建立了“平面图形”这一数学模型。由于教师肯花时间建立这一数学模型,才让后面的问题能迅速解决,学习变得轻松。还有,苏红霞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什么是面积》,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物体,像树叶、手掌、黑板、课桌、硬币等物体表面的大小,引导出几何图形中面积的概念,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也不全是抽象的符号、严密的逻辑推理,数学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看得见,也摸得着。这样的课堂,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让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三、做好课后反思是落实“五实”、提高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要想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就要不断反思。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错误、缺憾和不足,不断提醒自己,避免再次犯错,让自己的教学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我们知道,时代在进步,历史在前进。作为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给自己充电,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选择了付出,选择了辛苦。

最后,让我们一起分享这句写给老师的话:“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的心灵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猜你喜欢
图形知识点师生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知识点自测
分图形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找图形
麻辣师生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