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中改变

2019-09-10 07:22杨丽玲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8期
关键词:键盘稿件杂志

杨丽玲

我应该也能划分到踏实、勤奋的教师队伍中,或许,正是这个特点,我一直做着班主任。有一阵,我是不情愿的:愤怒于工作努力后的不被认可,畏难于问题孩子的顽劣难管,受挫于工作的繁琐重压,无奈于家校合作的不通不顺……其实,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凭什么同年龄段的老师早就退居班主任“二线”了,我还继续做着班主任?就因为踏实肯干?

后来,我的想法却变了,对班主任工作也不再排斥。改变来自于文字的力量。

2013年8月,我加入了有关班主任的杂志交流群。最初我选择了沉默不语——我怕自己会说错话,自卑、羞怯占据了我的内心,我只躲在暗处看大家热闹地交流,分享着班主任们的心得体会。在杂志上发文章?根本不敢想!

虽知道自己上不了班刊,但每月当编委老师们把“我该怎么办”稿件采用情况及本期目录在群里发布后,我的心还是被牵动了。我小心地将一篇名为“顽皮不全坏,转变在热爱”的叙事发给了群里的班刊编辑杨老师。杨老师竟然写了两百多字的修改意见,鼓励我多写、多练、精改。尽管这篇文章始终没有发表,却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我把以前写的那些“作品”进行了归类整理,反复修改后,再次投到邮箱里。可令人失望的是,这些修改后的稿件依然是“悄无声息”。

有一次,我看到了编辑上传到群里的《编辑如何选稿》和《投稿秘笈》两篇文章。在编辑心中,好文章有以下几个标准:真、新、亮。这几个字,给了我很大启发,我茅塞顿开。我感悟到,要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除了真、新、亮,还需要“勤”。

静下心来,我开始认真反思近二十年来做班主任的点点滴滴。在话题的指引下,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渐渐清晰地涌入我的脑海;一次次充满感动、一次次令人懊悔的事件像电影一样再次我脑海中循环放映;一篇篇叙事,一篇篇随笔轻松地从我手指间流淌……我每期必写,每期必投,同时完成班主任教育案例、叙事、杂谈、随笔60余篇。因为,我深信,勤能补拙。没想到,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实现了以前不敢奢望的梦想——我居然在杂志上连上两篇!

自此我开始了不间断地写作。写作中,我管理班级的方式方法发生了质的变化——我用键盘和孩子们交流,用键盘寻找孩子的问题,用键盘记录管理中的点点滴滴。写作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班主任职责,更新了育人理念,创新了管理模式,也获得了不小收获。五年多时间,我发表叙事、随笔、德育论文近两百篇。

醉心的写作,让我每天都充满了激情,充满了力量,我顺利成长为优秀班主任、名师、省骨干教师。写作,不仅让我品味到了成长的快乐,也让我的精神世界有了新的朝向。除了自己写,我开始带着孩子们一起读、一起写。“同读共写”成了我引领孩子成长、建设班集体的有力抓手。做班主任,不再是痛苦,不再是无奈,不再是逼迫。

写作,让我挣脱了倦怠,远离了抱怨;写作,讓我摆脱了平庸,远离了油腻;写作,让我重获教育新生,收获了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

猜你喜欢
键盘稿件杂志
我的问题③
键盘裤
ikbc R300机械键盘
背带键盘
杂志收纳碗
脏得吓死人的电脑键盘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
陈道明越俎代庖
杂志收纳碗
欢迎到邮局订阅2010年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