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改革的尝试

2019-09-10 07:22顾宇虹
中小学班主任 2019年8期
关键词:做作业评语家庭作业

顾宇虹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最近网络上关于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段子层出不穷,无不体现当下学生家庭作业的乱象。家长、孩子都怕的作业是老师想要的作业吗?要让学生的家庭作业不再困难,我想是时候来一场作业改革了。改革想要得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哎!我们班那几个‘顽固分子’怎么弄啊!家庭作业天天都不做。”同事小王正在气愤地发着牢骚。“电话也打了,家长也请了,就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怎么弄都不行。”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都面临过这样的“顽固分子”吧?在作业上,家长有诉不完的苦,有哄着、骗着做作业的;有打着、骂着做作业的。试问:在这样态度下完成的作业,是我们想要的吗?学生谈作业色变,这种现象又怎么是我们想见到的呢?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散思维;对于教师而言,就像一把尺子能量出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同时也量出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然而,学生为什么不爱做作业呢,尤其是家庭作业?

究其原因,我想可以分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是学生本身自觉性差,在学习中没有掌握好新知识,做起来困难重重,另外行为比较懒惰,畏难情绪较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外因主要来源于老师和家长,老师作业布置得不对学生的口味,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家长的放任自流、监管不力,或要求过高。其实,内因和外因是有必然联系,相辅相成、互相推动的。

从教十几年,我一直都坚信,没有天生差的学生,只有天生有差异的学生,哪怕是那些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学生,他们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特长,也许家庭作业就不再是块难啃的骨头。所以我在家庭作业这方面进行了一次改革。

蹲下交流,聆听心声,用心作业

(一)改变自己对学生的态度

要改革就得先改变自己。首先,改变自己对学生的态度,尤其是那几个“顽固分子”。“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充分信任老师,才能与老师进行推心置腹的交流,他们的烦恼与困难才会向老师诉说。当我再遇到家庭作业没有完成的学生时,不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一顿又或者是打电话请家长,而是与其促膝谈心,弄明白学生不做作业的原因:有的学生是真的不会,父母又没有能力辅导(我们面向的家长文化层次普遍较低,英语更是不懂);有的学生是觉得天天做的作业没有意思,不想做;还有个别学生回家就要帮忙卖菜,没有时间做……真是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啊!在了解了各种原因后,我有种愧疚感,很是后悔自己之前的行为。

(二)改变家庭作业的内容和形式

针对前期调查的各种原因,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我改变了作业的内容与形式。

1.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适当地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只要他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上我会针对他们设计一些问题),我就会给他们一颗星,凭着这颗星就可以在当天的家庭作业单上自选3题自己会并喜欢的题目去做,如果3题全对,我还会奖励一面小红旗,集滿10面小红旗可以兑换一个小礼物。这样,既调动他们课上学习的积极性,又赋予他们选作业的权利,从而达到让他们喜欢并认真做家庭作业的目的。

2.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地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并鼓励优等生帮助后进生,成立互帮互助小组。我调查他们喜欢的作业单的内容及形式。纯粹抄写的作业,只要他们能够默写就不要抄写了;抄课文的部分换成编写对话;对于练习题,他们也可以有选择性地去做……在与他们交流讨论中,我被这些孩子的想法震撼了,一个个的振振有词。虽然我有些不太放心,但还是综合了他们的意见,将作业单改成了他们所喜欢的形式(前提是不能影响学习成绩)。

通过这次改革,我发现孩子们都很诚实,作业都在认真完成,还有些小惊喜:有个平时吊儿郎当的男孩子,把自己编写的英语小对话录音发给了我,我给他较高的评价,鼓励他发到班级群里。这样,既提高了他的自信心,又带动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现在,很多孩子都会在群里用英语进行交流。看来真的不能低估孩子们的能力,放手反而获得了更好的成绩!

(三)改变作业评语,让评语玩出新花样

原来的家庭作业大部分都是批等第加日期,没有太多的花头。为了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除了添加文字评语,我还练习画“比心”“大拇指”“666”等网红评语。学生们每天都很期待着看我给他们的评语,更有学生学着画“比心”送给我,还在后面附言“爱你哦!”通过这种“用心”的评语交流,不仅让学生的爱上作业,还增进了我们的师生之情,形成了良性循环。

家校沟通,推心置腹,意识觉醒

我们的家长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一类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这类家长占30%左右。一类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顾,在他们眼里孩子的学习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这类家长占25%左右。另一类家长就是生活的重担压得他们只看钱,无暇顾及孩子们的学习。这类家长占45%左右。我们很多学生放学回家只有自己在家,晚饭也是自己解决,父母下班回来时已是深夜。

基于这些情况,我通过电访、家访相结合的方式跟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改变他们的观念,并把我的改革计划告知他们,希望获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说到底,孩子都是自己亲生的,把问题跟他们剖析清楚,让他们认识到其中的利害关系,他们还是很配合的。

那个放学后就要帮妈妈卖菜的孩子家长原来认为:女孩子书读得好不好不重要。可能是我多次到菜场跟他们沟通,触及他们的心灵,也可能是孩子的优秀表现,最终使他们改变了观念,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到后来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各项活动。

春风化雨,耐心引导,收获幸福

在改变我自己和家长们的同时,学生们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班有个聪明的男生Neil,头脑特别灵活,反应很快,但他什么家庭作业都不做,任课老师对他是又爱又恨。在我对家庭作业改革期间,他的表现出奇的好,天天认真完成英语家庭作业,还领了不少小奖品呢!一次,数学徐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做家庭作业,他说不想做。徐老师又问:“那你英语为什么天天做呢?”他说:“因为我喜欢Miss Gu。”

当我听到他的回答时,眼眶都湿润了,这再一次证明了我的改革是有收获的,一切付出都有回报的!当天课堂上,我对Neil说:“Miss Gu也喜欢你。”我对全班孩子说:“I love you  all!”同时我也告诉孩子们其他老师也是爱他们的,希望大家也像喜欢Miss Gu一样喜欢其他老师!

改变学生更需要多一分耐心。作业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孩子会有反复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适时地、艺术性地提醒。有个叫Tony的孩子,他就缺少毅力,需要有人不时地提醒。“Tony!你这几天的表现很棒哦!算算你的小红旗,是不是又快领奖品了?小奖品一直在Miss Gu的抽屉里跳呢,它很想跳到你那儿去哦!”

我能帮助学生啃下“家庭作业”这块硬骨头,是基于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问题,积极思考,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也常常将我的改革成果分享给同事们,用我的亲身经历鼓励他们,让他们再结合不同的差异,进行他们的改革。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个体之间总会存在着差异。对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必须持尊重的态度。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同样没有尊重也没有教育。相信老师们只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会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做作业的!

猜你喜欢
做作业评语家庭作业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正中要害的评语
教师评语
十二星座老师写评语
美国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