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Scratch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019-09-10 07:22宣慧丽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培养

宣慧丽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及信息素养成为当今人才考察的必备要素。在大趋势的影响下,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的重点之一。Scratch是基于学生学习需要而设计的开源程序,其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程序、提升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养信息素养。为此,本文针对Scratch教学,从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游戏化教学、探究合作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Scratch教学实践;培养;信息素养

Scratch是趣味化的编程软件,其注重引导学习者在想象、编程、分享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通过Scratch教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将自己的想象成果运用电脑与程序设计出来。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应从学生现阶段的年龄特点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与计算机水平合理地设计Scratch教学实践。

一、情境教学

教师在开展Scratch教学时应注意,编程是极其考验学生思考与规划能力的技能。在小学阶段,教师在指引学生学习编程时,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编程内容才能使程序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探索解决编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编程的氛围,而不是过于注重学生编程水平、电脑操作技术的进步。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为学生营造Scratch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到Scratch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并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软件。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一项编程内容时,应让学生根据自身的使用需要来思考编程设计的步骤及各个模块的内容。为此,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如在进行简单的“接苹果”编程教学时,应通过提问让学生进入具体的情境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电脑游戏,那么精彩、刺激的电脑游戏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你一定很想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尝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小游戏——‘接苹果’,大家有信心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会进入学习状态,并将自己在接触电脑游戏时的一些想法与创意运用到“接苹果”这一游戏中来。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在进行某一部分的编程设计时更能从自身角度出发,从而建立起编程的目的在于方便人的生活的观念。久而久之,学生的编程理念与思考方式自然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Scratch的学习时不难发现,对于比较听教师的指导、愿意静下心来提升编程操作技术的学生来说,其编程实践性更强。因为这类学生是稳扎稳打地跟随着教师的脚步而进行创作的。这固然有利于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编程能力的稳步提升,但教师更应明确小学阶段Scratch教学的目的,即引导学生在简单的编程创作与训练中发挥想象力、提升创造力,始终保持对世界的探索力与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以鼓励学生的观察与创作为主,而不要过于注重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编程的兴趣与活力。为此,教师应在开展编程教学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在进行编程设计时展开天马行空的想象,将自己的想法与创意融合设计中。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编程设计时,应鼓励学生思考通过所学的哪种编程方法能够在演示时表现出小猫吃鱼、小鱼游泳的效果。即使学生目前的编程水平还不能达到实现相应想象与设计的地步,教师也应当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大胆想象,充分增强学生学习编程的活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三、游戏化教学

教师在进行Scratch教學时应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在小学阶段,学生刚刚接触计算机,只是简单了解计算机与网络世界为人们所展示的事物及多姿多彩的网络环境,而对其背后的设计理念与步骤并不是很了解,而Scratch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窗口。学生开始认识到:每一个指令的发出背后都有一系列的脚本在进行响应,设计这些脚本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需要设计者仔细观察与努力搭建。游戏化教学将学生认识Scratch的过程变得趣味化,其能够引导学生从游戏活动中思考编程设计的可能性与可操作性。游戏化教学与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相符合,因此,教师只需要简单地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编程主题所设计的内容,并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设计一个小小的游戏来鼓励学生进行参与与思考即可。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迷宫游戏”时,应通过简单的迷宫游戏实践来让学生思考其内部程序的设计过程。随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游戏的背景图、角色如何选择与展现、如何控制角色的移动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将游戏代入到编程设计中,其参与与设计兴趣也会随着迷宫游戏的预热而保存下来,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探索编程的要点、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游戏化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综合运用游戏教学的特色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参与课堂,帮助学生将其注意力与兴趣转移到编程的设计与操作中去。

四、探究合作

Scratch教学是复杂编程工作的一个缩影,教师可以将编程中一些比较经典与基础的问题与步骤拿到课堂上来与学生分享、讨论、操作。编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完善、完备的编程设计与修改过程不可能是封闭的,或者说不能仅仅依靠一家之言,而是多方努力与智慧的结晶。因此,教师在进行编程教学时应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与互动,将编程作为一项团队任务去谈论与尝试,以提高编程的可操作性,满足使用需求。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校园一角”的设计时,应鼓励学生讨论教师所提供的页面中有多少角色、如何进行角色导入、每个角色的不同造型有哪些、如何导入不同造型等。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将Scratch作品作为一项团队任务去设计与创作,这将使编程过程成为大家集思广益、发挥团队力量、促进团队沟通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间的探究与合作,让学生相互促进、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Scratch教学实践应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编程教学。为此,教师应合理设计Scratch课堂,使教学内容能够启发学生的思路、契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在探究Scratch实践时逐渐对编程感兴趣,从而掌握更多生活与学习技能。

【参考文献】

胡娟.浅析小学信息技术的Scratch编程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7):29.

张红波.面向创客教育的小学Scratch教学方法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0):128-129.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培养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