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策略探讨

2019-09-10 07:22袁英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素质教育

袁英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现代社会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综合发展,音乐是初中阶段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学科,教师应积极打破传统应试教育中对音乐课程的忽视,转变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本文从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出发,结合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音乐;教学现状

音乐是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在音乐熏陶中,学生不仅能够获得良好的艺术体验,而且能够在思想道德、情感价值塑造方面获得积极的引导。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音乐教学改革也提上了日程,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部分教师和学生对音乐课程依然保持着可有可无的态度,教师教学过程随意,学生听课过程敷衍,导致音乐教学难以真正发挥素质教育的作用。鉴于此,学校和教师应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入分析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音乐教学也积极调整传统教学模式,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创新音乐教学方法,为音乐课堂注入了活力。但是教学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在某些方面,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从而导致初中音乐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理念落后,许多教师对音乐课程存在偏见,认为其在应试教育中对学生的升学没有实际意义,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敷衍塞责,缺乏对音乐教学的足够重视;教学内容有限,将音乐教材作为课程资源的主要甚至唯一來源,缺乏丰富的教学拓展,导致音乐教学与现代音乐发展脱节;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师更多的还是依赖于灌输与说教,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关系僵化,在课堂互动中,师生之间存在明显的身份隔阂,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无法与教师展开平等、活跃的互动;情感渗透不足,素质教育虽然对学生的情感价值培养提出了要求,但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机械地讲解音乐作品的情感基调,缺乏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引导,影响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情感理解;音乐鉴赏课程安排不足,鉴赏类型单一,鉴赏过程简单,难以真正挖掘音乐内涵。鉴于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构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保证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策略

1.坚持学生主体,创新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的推进需要科学的理念指导。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从思想认识上打破传统教学局限,为教学创新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教学理念创新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平衡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分析音乐学科对学生智力开发、情感培养、审美教育的作用,进而确定音乐教学的地位,扭转长期以来忽视音乐课程的局面;另一方面要从学生主体入手,坚持“生本”理念,并结合初中生的音乐兴趣、音乐需求设计教学策略,从而体现服务学生的教学特点,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

2.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载体,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依托。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单纯依赖教材的局限,拓宽音乐教学视角,为学生引入多种音乐资源。例如,在《桑塔·露琪亚》《伏尔加船夫曲》等欧洲风情音乐作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音乐资源,在音乐欣赏课程中为学生播放《玫瑰人生》《斯卡布罗集市》等经典音乐,以丰富学生的音乐积累;再如,在《雪绒花》《冰山上的雪莲》《我心永恒》等影视音乐欣赏中,教师可以引入《沧海一声笑》《此情可待》等歌曲,让学生通过流行音乐探索音乐艺术。

3.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构建

教学方法是课堂构建的途径,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单纯依靠课堂教唱很容易让学生陷入沉闷、单调的课堂氛围中,从而影响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教师应根据学生音乐教学的多元化需求,创新设计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环境。例如,在《青春舞曲》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引入声势教学,利用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表示音乐节奏,让肢体动作与音乐节拍相融合,从而强化学生的音乐感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再如在《夜曲》《二泉映月》等乐章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引入经典的乐器演奏,让学生在影音环境中提高音乐感知能力。

4.优化师生关系,促进课堂互动

师生关系是课堂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相反,师生关系紧张、僵化,则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弱化学生课堂参与的欲望。基于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师生的身份局限,与学生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情感联系,在音乐作品的引导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互助学习,并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与学生一起探究音乐内涵,体验音乐乐趣,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5.注重情感渗透,挖掘音乐内涵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重要艺术形式,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能够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利用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为学生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在或欢快,或忧郁,或激昂的音乐中体会不同的情感价值。例如,在《渴望春天》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教唱引导学生品味歌词、曲调,并从中体会作者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保持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依然渴望春天的情怀。再如,在《让世界充满爱》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需引导学生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的温暖,体会人间大爱的温情等,从而让学生在音乐情感的熏陶中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理念。

6.引导音乐鉴赏,加强审美教育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审美上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素质教育对初中生的审美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师应结合音乐学科特点,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音乐鉴赏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体会艺术魅力。例如,在以“梨园金曲”为主题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引入我国传统剧目片段以供学生欣赏,让学生从词曲唱腔、服饰动作中体会传统戏曲的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由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局限,初中音乐教学在培养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应敢于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探究音乐教学对策,为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创造良好的音乐环境。

【参考文献】

林森.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10):209.

周国晓.探析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8(15):161-162.

鲁树海.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音乐教学的对应之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198.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试论师生互动教学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