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创设探究

2019-09-10 07:22高文静
教育界·A 2019年3期
关键词:启蒙教育环境创设中华文化

高文静

【摘要】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我国的传统文化被渐渐遗忘。因此,我们应该抓好中华文化的启蒙教育,让幼儿认识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从而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基于此,本文主要探析了如何在幼儿园进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的创设。

【关键词】幼儿园;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创设

在幼儿园创设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认知世界,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在幼儿园创设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的意义

1.有利于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幼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在幼儿园创设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增加幼儿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其主动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有利于幼儿园进行资源整合

通过中华文化启蒙教育,幼儿不仅能够了解我国上下五千年发展中丰富的文化资源,还能在中华文化学习中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要对中华文化中的精华进行资源整合,把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合理的结合,从而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园的日常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中华传统文化中涉及了很多的传统美德及优良品质,幼儿园创设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可以促使幼儿学习并继承中华文化中的精华,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为我国未来的发展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目前幼儿园创设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重形式,輕内容

目前,大部分幼儿园在创设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的过程中都只是注重形式,而忽视了中华文化中所包含的内涵,不能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讲解充分,导致很多幼儿不能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作用。

2.只是照本宣科,没有进行文化创新

很多幼儿园在创设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时,只是根据中华文化中的相关内容对幼儿园的教学环境进行了改变,而没有结合时代的发展及幼儿的关注点进行创新,也没有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扬长避短,只是简单地讲解中华传统文化,导致幼儿在接触中华文化的过程中思想、创造力受到了限制,这种方式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3.幼儿园的整体观念不足

目前,很多幼儿园在创设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时,没有把中华文化与实际的幼儿园教学情况结合起来,在对幼儿进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过程中,没有把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也没有把教学环境与实际环境结合起来,导致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忽视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没有继承感和归属感。

三、幼儿园如何创设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

1.加大宣传力度与宣传方式,创设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

幼儿园可以在校园内加大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与宣传方式,用视频、宣传栏、文化横幅等形式进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幼儿园也可以在校园内营造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如对校园环境进行中华文化建设、组织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文艺表演、带领幼儿进行传统手工制作等,让幼儿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加深其对国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在端午节时,幼师可以带领幼儿包粽子、观看龙舟比赛,了解端午节的文化,让幼儿学习并认同我国的传统节日。

2.加大对幼师的考核标准,促进幼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很多幼师在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学时,没有深刻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导致讲解的内容出现偏差。这时就需要幼儿园加大对幼师的考核力度,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也纳入考核范围之内,促使幼师深刻地理解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幼儿园也可以为幼师提供深造学习的机会,让幼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从而带领幼儿继承并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

3.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加深幼儿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很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虽然富有教育意义,但是并不适合幼儿学习,这就需要幼师认真筛选中华传统文化,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幼师在选择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时,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幼儿的接受程度、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及智力发育水平去选择,尽量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以便激发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兴趣。幼师可以从语言、饮食、社会、艺术等领域进行传统文化内容教育的选择,让幼儿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从而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4.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带领幼儿学习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幼儿由于年纪小、理解能力不足、心理发育不成熟等方面的问题,很难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这就需要幼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育。科学的教学方式对幼儿学习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师把中华传统文化与游戏结起来,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加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幼师在带领幼儿学习传统节日时,可以把游戏与传统节日中的习俗相结合。幼师可以准备一本关于传统节目的图文并茂的书,书里面展示了与春节相关的各种知识,如时间、食物、习俗等,让幼儿把书里面的图片与文字配对,并进行比赛。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幼儿对传统节日知识的了解,从而让幼儿从游戏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幼师可以把中华传统文化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让幼儿在活动中体会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幼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索欲与求知欲。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传统美德的内容,幼师可以把这些内容以活动的方式融入平时的教学中,让幼儿继承并弘扬我国的传统美德。例如,幼师在带领幼儿学习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美德时,可以先以视频的方式让幼儿了解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然后组织一次感恩父母的活动,带领幼儿制作手工卡片,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不断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

幼师可以在幼儿园的教育区域中创设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环境,幼儿园内有很多对幼儿开放的兴趣区域,这些区域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实现全面发展。幼儿园及幼师可以合理利用这些教育区域,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育区域中,不断对幼儿传递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以培养幼儿健康的价值观念。例如,幼师可以在教育区域中摆放与讲文明、懂礼貌有关的图册,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形成尊老爱幼、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幼儿园也可以在食堂粘贴讲卫生、不浪费的图片,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珍惜粮食的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园还可以设计中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并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例如,幼师可以把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文学、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方面的内容融入活动中,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布置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不仅对中华文化进行了学习,还促进了其他能力的发展。

5.幼儿园要与社会、家长共同对幼儿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幼儿生活的三大主要场所,幼儿园只是幼儿学习生活接触的环境之一,幼儿园教师应该经常与家长沟通,与家长在中华文化教育方面达成共识,一起对幼儿进行中华文化启蒙教育,让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都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进而提升幼儿的爱国热情。同时,幼儿教师要多带领幼儿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和博物馆,让幼儿在社会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从而达到对中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教学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给幼儿创设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环境,一方面可以让幼儿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广大幼儿园和家长要共同去发现和改进这些问题,以便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得到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王少艳.幼儿园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实施策略[J].内蒙古教育,2018(18):34-35.

郭亚琦,辛帅,韩瑾瑾.幼儿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7):23.

董婷.基于中华文化启蒙教育的幼儿园环境创设[J].中國校外教育,2018(04):157-158.

王冰,李云霄,范玉.中华文化视野下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与途径[J].艺术百家,2014,30(05):197-201.

猜你喜欢
启蒙教育环境创设中华文化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小学数学逻辑启蒙教学分析
儿童启蒙教育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
节奏在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