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2019-09-10 07:22沈洁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预设

沈洁

摘 要:预设与生成,互相矛盾又彼此依存,同存于课堂内,共行于教学过程,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上好一节优质课的关键所在。精心预设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自然生成是“不可预约的精彩”。文章结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实例,谈如何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关键词:预设;生成;美术课堂

课堂,教师在这里绽放自己的教育生命,学生在这里扬起一程程远航的风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目标是一致的:教好、学好、用好。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在综合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教师个人的经验魅力、学生自身的文化积累的解析把握在基础上,针对那些相对可预控的因素,老师在备课时总反复思之审之、预之设之,力求将其最优化整合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以取得高效。然而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与老师是在实时的互动中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环节、一个问题或一个场景,都将可能产生无数预料外的生成,而正是因为实时生成的真实性与随机性,这些不可预控的“节外生枝”往往成就了课堂上最鲜活、最生动的部分而深入人心。

预设与生成,互相矛盾又彼此依存,共存于课堂之中,同行于教学过程,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上好一节优质课的关键所在。下面就结合小学美术学科二年级教材《绘画游戏》一课,试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是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以求同构精彩课堂。

一、精心预设是必然

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预设,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每节课教学之前,教师必须有一个静思默想的过程,必须在把握教材到位、理解透彻的前提下,且结合从师生实际的情况出发,预设计好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环节与步骤,以从整体上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预备《绘画游戏》教学时,我首先作了一个全面、反复思析,这课以线条为主元素,引导学生去创想形式,进而学习在绘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對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线条是他们最亲密的伙伴,这肯定是大家所喜欢的学习内容,但对线型及其组合变化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与切实的体验,因此,这一课的“游戏”如何让孩子们迈好这步入线条世界的第一步尤为重要。我在预备中做了以下精心设计。

(一)一根线的绵延

[前摄环节]“绘画游戏”,怎么个玩法呢?先来请出我们的好朋友,拉——拉——拉!这是一根笔直的——(线条),哦哟,它可调皮了,总喜欢变幻莫测的——师弯折:波浪、折角、小牙齿、螺……知道这样的线条分别叫什么线吗?哎——这个造型不错,(拍拍线条)老实乖乖的哦。

[后续呼应]既然是绘画游戏,老师就得先来考考大家的画画本领如何,可是画什么好呢?(刚才的线条造型正合适呀)正好,那就请你们照着它的样子画下来吧!

(二)一笔画的埋伏

[前摄环节]小练笔,请2位上黑板来画,其他小朋友也在自己的小作业纸上画一画。老师有个小要求:你能在半分钟内一笔画成吗?(学生:可以!)

[后续呼应]正式作业,同学们也想来创编更多像这样有意思的绘本故事吗?好的,那第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自由画线,可以用上各种线型!要注意线条的疏密我还能做到把整个造型一根张一笔连续完成……)

(三)一闭眼的创想

[前摄环节]大家画得很认真,眼睛睁得大大的边观察边画。你们有没有见过谁是闭着眼睛画画的呀?今天老师就想试试闭着眼睛来一次游戏绘画,想看吗?教师闭眼示范画:今天天气真好,我带着线条去散步做游戏啦!(翻过小山—来到草地—掉进水坑——演示直线、波浪线、折线、螺旋线等组合各种造型)

[后续呼应]怎么样才能让你的线条真正活泼、自由自在起来呢?学生:要会打开想象,与众不同,要能大胆下笔。老师都敢闭上眼睛画,我也想来试试……嗯,我现在就开始期待大家的作品了。

在这几个小环节之中,老师有意识地把教学中的重难点预设入一些有意思的小细节之中,让学生在不自觉中习得相应的新知与经验,待到正式学习或运用时就能轻松应对,甚至有主动尝试的欲望。精心的预设,成就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自然生成做资源

“不可预约的精彩”,说的就是课堂上自然的生成。虽然它无法提前相约,亦充满了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但却是自然、真实的。在时间、空间的动态进程中,哪怕是“课堂”这样一个相对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状态之下,“生成”依旧是无处不在。既然,约或不约生成它必将到场,那我们就要学会接受它,善等它,甚至利用好它,把它当成我们教学中自然且可塑性最强的那一部分。

在教授《绘画游戏》一课的过程中,虽然课前做了足够充分的预设准备,课堂上整体也能有条不紊地推进教学,意外的小插曲、小故事还是一个个地发生了。

(一)不自信的大男孩

根据游戏任务安排,老师设置了“快速考考你的绘画水平”这样一个环节,孩子们纷纷举手愿意上台一展身手,这时我特意选了一名个子比较大的男孩子,隐隐期待他的大气表现。结果——“好像不太好……这次没画好……”他连擦两回,显然拉长了这个环节的时间,怎么办?生生打断肯定不是好办法,我镇定思虑后于是这样处理:嗨,这会可是在做考查,只有那些线条跑得快的小画家才能进入下面的游戏哦,这根线条动力足不足呢?“足的!”他说,然后十秒钟果断完成,顺带出了一片欢快掌声。

(二)算总分的三人组

“创想PK”环节中,设计是这样的:我们同桌两人来玩个PK,听好规则:每人任意选一个图形说说它像什么,你说一个,我说一个,看谁的联想多谁就获胜当选“PK”小明星。准备好了没有?开始!(用时一分钟)环节进行的过程中老师发现有一个孩子正好落单,就让他和旁边的两个小朋友组成了三人PK组。游戏进行得很热烈,待到统计大家的游戏成果时,正巧是三人组里的一个孩子来表述。他们的想象很有意思,但由于三个轮回个人练习的数量上就相对少了,这“PK”小明星认不认可呢?当即我就当了回“甩手”掌柜:大家看吧。一番小议论后:应该认可,因为他们组有三个人,总分是最高的。“三人组”的孩子互相看了看,都笑了。

(三)求展示的小姑娘

美术课堂上作品讲评展示也是大家最有成就感的时刻。这一课也同样:请画完的同学想一想你准备怎么编故事,一会儿,老师请两位编得最快最好的同学上台来讲一讲你的故事。你们也可以去看看同伴的作品,推荐你最喜欢的作品让同学来讲他的故事。一会儿,有同学被推荐上来了,他的画线条确实很棒,故事幽默逗趣。这时坐在最前排有一个小姑娘一直举着手,口中轻轻喊着我也要讲故事,我点头:“好,你来给大家讲讲你的故事吧!”小姑娘上来后我就发现她的不寻常之处了,她急切想表达但却不能组织好一句完整的语言,画面上的线条也是稍显简单而杂乱的。“没事,你慢慢讲”,她断断续续地讲着,我用眼神与语气应着她,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我在心里果断放弃了后面设计的延伸环节。待她总算说出个大概的意思来,我告诉她:本来老师确实没看懂你的作品,但你说给我们听了,你的故事有别人没有的精彩!一个孩子鼓掌了,一班的孩子都鼓掌了。课后这个班的班主任和我说,这个小姑娘脑中长了个瘤,学习做事都受影响了,全班的孩子都知道,今天课上你给她的表现定会让孩子们深记心间。

这些课堂上的发生老师没有办法提前预测,也不需要去故意设计布置。生成是神妙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我想,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那些即时性的、随机的生成,定能成就我们课堂上最生动、最精彩的瞬间。

三、和谐相辅需智慧

预设是必然的,生成是自然的。在教学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如影随形,交織并进。预设为基,只有足够精心、足够到位地做好预设工作,才能把生成引至最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方向,也能更充分、更高效地处理好各种随机情况,甚而转化为独到精彩的现场资源。反而观之,课堂上的生成也是对本身预设的一种反馈与检验,让人了解是否确实有预设理念的偏差或对师生实际的错估,从而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并提升老师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需要我们同时清楚认识到并智慧协调的是,预设若过度,会让课堂显得僵硬而呆板。课堂上老师时时想着让学生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稍有偏颇立即拉回,因为设计是这样、设计是那样,成了目中无人的老师是切切不可取的。反之,放任生成则恐会让课堂失控。有时课堂上确实很热闹,学生学习很快乐,活动随着生成行到哪里是哪里,结束时却发现教学目标找不到了。以上两者皆不是有效课堂教学之所依。

都说教学是有遗憾的艺术,就让我们在协调、感悟预设与生成的过程中去寻找遗憾、发现遗憾、弥补遗憾。再精心的预设也要懂得留白的艺术,再意外的生成也都有其发生的合理性,再周全的预设也不能让课堂上的老师做到“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但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肯定懂得如何在生成中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正所谓“转角遇到爱”——预设与生成共精彩的课堂境界美妙不可言。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 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预设
使用RAW预设调整你的照片
网购广告语中的汉俄语用预设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浅析预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