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基层·骨干引领—促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9-09-10 10:55魏彩英
高考·上 2019年7期
关键词:专业成长

摘 要: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对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多年来本人以基层服务为前提,骨干引领为基础,真正从教师的发展出发,积极助推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等方面有以下几点做法。

关键词:服务基层;骨干引领;专业成长

高质量的教育需要高素养的优秀教师,优秀体育教师对教育和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内涵发展,坚持教为学服务,以学定教,以学促教,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线,真正从教师的实际出发,以基层服务为前提,以骨干引领为基础,积极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服务基层

经常听老师说从早上进入学校就开始忙碌到晚上离开学校,回到家基本就是筋疲力尽,为此教师也需要得到爱护,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过程中,我们要有服务意识,一切工作为教师所想,为教师的成长服务。

1、供其所需

定期开展一些教研与培训活动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教研与培训活动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教研与培训所呈现的内容并不是参与活动教师所需要的,影响了活动开展所希望达到的效果。为此供其所需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过程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新教师进入工作岗位后普遍存在运动技能水平低下、教学技能贫乏的现象,在教学方面往往得不到实质性的指导,尤其在教学设计方面,针对这种状况,我们采用把分布在各个学校刚入门的新教师组织起来,成立活动小组并建立微信群,对偏远学校或人数少的学校采用教研员定期下校亲自参与上课、听课、评课,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理论联系实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找出最适合提高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的需求是随着年龄、时期的不同而发展变化的,针对教师成长的不同时期,不同需要,在教研活动的开展、培养内容的选择、发展平台的构建等活动的中更加关注教师所想,并投其所好,提高活动效率满足教师成长所需的条件基础,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好保障。

2、构建平台

一个健康正常的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需要许多的平台,人们为了达到一种平衡,就会努力去适应这个的位置,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为此我们为新教师确定了前三年定期开展小组内教研活动的平台,对于骨干教师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来。在教学上每个骨干教师在组内进行有主题的研讨课一次,检验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每年必须参与两次“市区中小学体育开放周”、“分片区教学研讨”等活动,会后把活动的感悟总结提炼形成论文。同时加强科研意识,鼓励骨干教师带头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让老师们在活动中检验成长的果实,体验成长的快乐。考虑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连续性和终身性,为避免重复教学,定期组织全市体育教师集中培训、研讨教材,要求教学要有长远的目标,不要永远停留在只教“毛皮”上,要在“勤”字上多实践,在“思”字上寻突破,要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与健康课,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平台首先保证他们人人能够参与,做到不是看客,而是主人,每次活动人人要承担任务,比如:人人必须选择对一节课或一次活动的某一环节进行点评,完成任务的质量好坏是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对一个教师的成长至关重要,随着经验的丰富,质量会越来越好。

3、拓展延伸

由于武夷山是旅游城市,各类赛事繁多,如国际马拉松赛、轮滑赛、自行车赛及各级各类的气排球、健身气功、广场舞、体育舞蹈等,我们就充分利用本市良好的优质平台,在各种比赛前聘请有专业特长的教师或专家为体育教师开展此运动项目的技术技能及裁判知识的培训与指导,提高教师的技术技能的实践与应用能力,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的拓展与延伸搭建良好的平台和保障。

二、骨干引领

1、项目引领

正确的引领可以少走弯路,加快教师的专业发展,项目引领是指通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详尽的计划,教师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能较全面地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几年前我市骨干团队引进了“足球”和“啦啦操”教材内容单元的编制与训练项目,在这过程中教师加深了对素材、教材、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有了初步的接触,并通过这些项目,参与者真正有了对足球、啦啦操体育教学与训练的深度理解,老师们在实践教学与理论上都得到了提升,同时骨干教师的专业素养得提到了全面提高。

2、团队引领

一个教师的发展过程,通常是一个从被动发展到主动发展的过程。教师从直觉到自觉、从规范到专业的发展过程,没有制度的保障和机制的促进,没有团队骨干的引领,很难完成这种转型。为此根据我市教师的特点,建立“成长”(年轻教师)+“改变”(骨干教师)+“突破”(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以老带新互相联动的几个核心团队。定期自主开展一些活动,在团队中新教师跟着团队摸索着“动”起来,骨干教师在改变自己教学行为的过程中“活”起来,名师或学科带头人在突破原有教学行为,形成自己教学特色的过程中“灵”起来。团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流动的,五年内青年教师是必须参加的,骨干教师每年在教学、研究、引领等方面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并进行跟踪考察与考核,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发展环境。只有通过团队中不同水平的同伴提供的提示或帮助来搭建成长支架,才更有利于教师的自我成长。

三、结果建议

教师成长=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欲求教好书,先做读书人”,教师成长最关键的途径就是读书。目前许多体育教师缺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的能力,害怕安静下反思自己,严重阻碍了教师的发展,体育课堂就应守住一个传统“常识”——技能学习!体育课堂应守住一条体育“经验”——素质训练!体育课堂应守住一项特有“长处”——品质培养;视学习为一种生活方式,视学习为一种生命状态,让学习伴随自己终身,让自己的生命因学习變得美丽而精彩。

参考文献

[1]体育教学2016(7)

[2]中国学校体育2016(3).

[3]体育教学2016(4)

[4]中国学校体育2016(8)

作者简介:魏彩英( 1967.04 -)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福建省武夷山市,学历:本科;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教师进修学校,职务:教师,职称:一级,研究方向:教学教研教师专业成长,曾获荣誉或奖项: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猜你喜欢
专业成长
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浅谈初中语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三部曲”
聚焦心智模式,追求专业成长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幼儿园教师
教师要敢于成为“鉴赏”自己课堂的“勇者”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
借信息化管理模式,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
叙事研究与阅读反思
青年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