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路径的研究

2019-09-10 07:22林国鸿文阔
炎黄地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高校大学生新时代

林国鸿 文阔

摘 要:基于国际政治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及改革创新过程中应更注重对于大学生国防安全意识的培养,为我国国防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力量。基于我国高校国防安全教育的现状,高校国防教育应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国防教育活动对于国防事业发展、民族精神建立及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因此,应深刻肯定国防教育的重要作用,并深化高校国防教育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路径的研究

1 当前新国家安全形势的特点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尤其指出国家安全是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 11 种安全构成的国家安全体系。“总体国家安全观”凸显了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丰富了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高度概括总结了我国面临的新国家安全形势的特点和趋势。

1.1国际体系和利益格局剧烈变化,传统国家安全形势日趋复杂

当前的国际体系和秩序是由美国主导,主体框架通过二战与冷战两个基本历史阶段塑造而成。美国以维持和巩固世界霸权地位作为其首要的战略目标,遏制并破坏任何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发布的每一份国家安全战略都明确设定了其全球战略目标,即维持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防范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进入21 世纪以来,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和利益格局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采用各种方式企图维护原有的战略霸权,不断给中国制造困境遏制中国的发展进程。美国在军事上组建围堵中国的军事联盟,在政治上扶持反华势力破坏我国稳定团结的局面,在经济上实行封锁和贸易打击政策阻滞中国发展。中国从战略层面将面临更加严峻和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承受更大的国际安全压力。

1.2非传统安全问题来源因素日益增多,表现形势更加多样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在对外贸易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影响经济持续稳定运行的外源因素不断增多,经济安全问题日益显现,如传统优势产业出现滑坡,大量中小型外贸加工企业的亏损、倒闭会加剧严峻的失业形势;境外投机金融资本恶意操纵中国金融市场,制造出中国经济恶化的负面风潮,引发并加剧资本持续性外流、外逃问题,严重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这些不确定外部因素对国家安全产生了复杂影响,中国经济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挑战。

2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创新路径

2.1明确高校国防教育的理念

要找到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创新路径,应积极明确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理念及主要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防教育是增强公民国防意识、培养公民国防能力的重要教育途径,是构建国家国防事业的基础内容[3]。首先,高校应针对国防教育的功能进行明确的认识,对高校的国防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其次,高等院校应坚持将开展国防教育的目的与服务国防事业发展相结合,在全面认识国防教育的功能的基础上,将国防教育的主要目标放在服务国防安全上。基于国家安全角度分析国防安全的重要性,将责任意识结合至国防教育的具体教学中。最后,高校应将爱国主義精神培养作为国防教育的基本理念指引,借助国防教育活动培养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2丰富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

高等院校应不断整合教学资源,通过丰富国防教育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首先,高校国防教育的内容设定不仅应涉及宏观层面,同时还应基于微观层面科学地规划国防教育内容,基于学生每个学习阶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及评价指标,通过宏观教学与微观教育的结合,在军训内容与军事理论维度上进行结合,保证每个国防教育模块内容能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及丰富性。其次,国防教育的内容中应增设军事科目训练及体能训练,实现严格军事化与日常教育化的紧密结合,培养大学生不畏艰险的意志品质。高校的军事理论也应坚持与时俱进,向学生展示国家最新的军队建设成果,加深学生对于军事现代化、信息化的了解程度,激发大学生参与国家安全保卫工作的热情及信心。

2.3创新高校国防教育的方式

应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创新路径,高等院校应积极改善国防教育的方式及手段。首先,高校应加强与部队的合作,借调部队中的官兵对学生开展专业性的军训活动,其中主要结合方向为与部队征兵结合、与部队装备结合及与部队文化结合。高校可增强学生参军入伍的意识,组织学生参观、了解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激发学生的兴趣及热情。高校可定期开展具有军事特色的文化活动,在完成国防教育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其次,高校应坚持实战训练与理论讲解相结合,将日常的军事训练与国防理论教育课程联系起来,增强国防教育的针对性及实效性,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内化吸收。例如,高校可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军队,帮助学生感受军事装备的性能及特点。

2.4改革高校国防教育的形式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组织形式的创新,首先,应分清国防教育的职责,理顺国防教育的关系。高校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军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借助军训工作与国防教育相结合,承训部队应摒除功利性的思想,认识到大学生军训工作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后备力量,保证承训军官的训练态度,为大学生做好参军卫国的积极榜样。其次,高等院校应重视国防教育的基本保障,加大对于国防教育的资金投入及人力投入。普通高等院校可将军训费纳入学校的经费项目中,通过与各级政府的协调及时拨付大学生的军训经费,确保高校军训工作及国防安全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与此同时,高校应完善学生训练场地及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建设,通过对基地建设及教学设施的投、入完善,切实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的质量及水平。

参考文献

[1]金文义.谈大学生国防教育课实践教学[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7,19(06):109-110.

[2]刘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国防教育的着力点[J].教育教学论坛,2017(45):256-257.

[3]花树洋,王丽梅,任重威.大学生国防教育中的辅导员角色担当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7(11):337.

[4]秦瑞苹.论高校国防教育与忠诚素质教育的相互关系[J].现代交际,2017(20):128-130.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高校大学生新时代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