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过程设计

2019-09-10 20:04谢嫔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

谢嫔

摘要:首先以三段材料导入,分别从地缘关系、历史与文化渊源以及血缘关系三方面论证“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次通过手绘“台湾轮廓图”让学生了解台湾的位置、范围,分析其自然环境并了解当地物产,最后通过手绘“工业布局图”,深入了解台湾的工业模式及经济发展状况。

关键词:教学设计 台湾省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一提起台湾,你们能想到什么呢?

生:台湾偶像剧!还有台湾的明星!

师:其实呀,台湾除了娱乐明星,还有其他很美丽的自然风光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播放台湾岛的风光短片(日月潭、阿里山、玉山等),并配上音乐和解说词,让学生感受台湾的自然美。(让会唱《阿里山的姑娘》这首歌的同学跟着唱。)

师:欣赏完了它的自然美,我们接着来了解它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你们能从中获得哪些启示?(出示课件)

材料一: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大陆是连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大约一万年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才与大陆分离,形成岛屿。现代科学证明,台湾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有人把台湾说成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材料二:台湾,秦称“瀛洲”,三国时称“夷洲”,隋改称“流求”,元称“琉球”,明初叫“东番”,明万历年间始有“台湾”之称。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外来侵略。1661年郑成功率兵赶走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建制。1895年台湾被日本侵占,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祖国。台湾和福建等省许多居民都共同信奉妈祖,都喜欢喝功夫茶,同属闽方言语系。

材料三: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人还保留着乡音。

生:自由发言。

师:总结:无论从地缘关系、历史与文化渊源、血缘关系,台湾都是与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可见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宝岛台湾。

二、授课过程

1、手绘“台湾轮廓图”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及课本上的台湾岛的轮廓图形状,并指导学生在课前发放的A4纸上绘制一幅台湾省轮廓图,特别强调钓鱼岛的位置。学生活动绘制轮廓图,并相互展示成果。通过绘图培养学生观察与绘图能力明确表示钓鱼岛是台湾省神圣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读图,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①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及台北、高雄、基隆等城市。

②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哪个部位?(中南部)

③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自明朝开始,外国列强多次侵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准了宝岛台湾的“宝”,宝”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让学生阅读教材“美丽富饶的宝岛”,通过阅读、搜集资料,了解台湾的各种美称、美誉,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物产、资源的主要分布地区,并从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分析台湾物产和资源丰富的原因及影响其分布的原因。

同时引导学生活动自主阅读教材,小组交流合作,探讨台湾农业的分布和原因及树种丰富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回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读图能力,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意识和能力。

课下讨论:台湾的美还体现在它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台湾有哪些旅游资源?

2、手绘“工业布局图”

提示学生在气候、地形、河湖等自然因素出发考虑,引导学生在刚动手结束的台湾轮廓图基础上,尝试标绘城市及工业适宜布局和发展的地区,并说出理由。

开展小组合作交流,并将自己的探结果与课件上“台湾岛主要工业中心”图相对照,反思自己布局不当的原因。(以主人翁的身份去布局城市和工业,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影响城市和工业分布的原因。)

在讲解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上,提出几个问题:

①台湾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省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图,让学生讨论分析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结构中的变化。(由图例可知台湾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特点。20世纪60年代后,农产品出口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农产品加工品的出口比例从70年代后降到最低点,而工业产品的出口比例从60年代开始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而且到70年代后占主导地位。)

③哪些因素促使台湾出口加工业的发展?

④为什么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后三个问题需指导学生阅读材教材思考回答。通过问题的形式解决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自由发言后公布答案。

三、课堂小结

宝岛台湾位于我国东海之滨,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岛屿。台湾省美丽富饶,大陆的发展离不开台湾,同时台湾与大陆贸易往来密切,台湾的发展也离不开大陸,况且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期盼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愿,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量。

四、教学反思

1、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和利用图形图表展示直观教学法,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2、知识再构建才是学生真正学习的重要方法,课堂中抛出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推测,鼓励大胆猜测与想象,解决问题,主动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3、根据了“二期课改”精神,将自己教师的身份转变成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

4、初中学生纪律性需要教师多加管理,尽量以趣味性吸引学生,让课堂更富有活力是初中教师需要持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春波.“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J].地理教学,2010(14):15-16.

[2]李宏明.“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4):37-39.

[3]王欢.“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过程设计[J].地理教学,2015(14):33-34.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
新理念 新模式 新方法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数的运算”的教学设计
基于电子白板的《电流和电源》教学设计
以实验为基础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探究如何着眼未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设计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