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研究

2019-09-10 12:10沈月珠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

沈月珠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5-0019-01

1.解读课程标准,树立新课程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应该从语文的工具性入手,把与生活联系较为密切的“阅读”作为重点,真正落实到课堂中去,培養学生良好的阅读水平,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堂完整的语文阅读课堂,应该是融汇“听、说、读、写”一条龙的过程。近年来,无论是小升初、中考、高考,都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检测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一个好的阅读者也一定是热爱文学的人,更是热爱生活的人。

因此,阅读教学要从“娃娃”抓起,而小学阶段,则成为了扎实阅读根基的关键阶段。作为阅读课堂的实施者,需要全面解读《语文新课程标准》,更新新课程理念,做学生的“引路人”,为学生选择确定适宜的阅读内容便能够得心应手。

2.注重能力目标,选择提高“读”的能力的阅读内容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不同学段的朗读目标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并应有所侧重。在第一学段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朗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第二学段则“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学段与第一、二学段所要求的朗读目标有所不同,并更进一步地提出了对学生的更高一些的要求,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当我们用心体会新课标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针对不同学段,所要培养和训练的阅读的目标和水平是不尽相同的,三者呈递进关系。“学习用”、“用”、“能用”,这样的关键字眼提醒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阅读课堂的教者,我们应该有所侧重地应对不同学段的阅读教学,针对不同的学段,我们应该选择不同的朗读技能、技巧,针对不同学段,我们应该讲授不同的朗读知识,针对不同学段,我们应该选择并确定不同的阅读内容。而不同学段对“读”的感悟也应不尽相同,这就要求了阅读内容的确定需要适用性和差异性。

因此,在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选择适合阅读朗读指导的文体,教师应起示范引领作用;适时地创设朗读情境;鼓励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注重在朗读评价中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评读中促进发展。

3.实践训练阅读语言,选择增强“说”的能力的阅读内容

在阅读中,当读完文章之后,不妨让学生把书本合上,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来说说文章所讲的内容,也可分段表述。一开始,学生可能会过多地用原文中的语言不加修饰地进行表述,此时站在一旁的语文老师应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积极引导,提醒学生回忆段落内容,在脑海中再整理,最后进行归纳,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从而使得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因此,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把阅读文体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有效表达。鼓励学生“大声说”“勇敢地说”“大胆说”,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独特情感,让学生学会将自己所感悟到的情感放入文章当中,产生与作者同样的思想感触。增强阅读的趣味性。

4.实践训练阅读语言,选择提高“写”的能力的阅读内容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新课改的语文课堂上,阅读和写作同等重要。“写作”具有灵活性、主观性强,要写得一篇好文章,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平日里不断地学习和积累。而这些积累除了平日里的“小练笔”,更是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开阔眼界,在阅读中积累优秀词句,在阅读中感悟人生哲理。

“阅读”和“写作”都是语文学习者必备的基本素养,二者息息相关,同受出卷者的青睐,现如今,甚至呈现出“得阅读与写作者得天下”的情景。 我们需要做的是,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写作”,在写作中不断提高“阅读”水平。

因此,作为教学上的艺术指导者,我们应该教授学生掌握有效地积累和运用的方法,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积累和运用的习惯,鼓励学生不仅能从口头上表达自己,更能从“书面表达”上提高自己,帮助学生更加真实自如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在阅读教学,应选择确定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容。

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应该更具有科学性、适用性,严格地按照《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各学段所选择确定的阅读教学内容也应有所区别,从低到高按梯形题型难度进行呈现,化教材的教学价值的内隐形和无序性为学生实际掌握的意义性,使得学生不仅能理解阅读内容,将表层的阅读文体转化为精神层面,从本质上提高阅读水平,从而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琳.语文教师的“胸有成竹”—谈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预设性和教学内容的生成性[M].语文教学之友,2012

amily:'Times New Roman';font-size:9.0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 >[1]袁玥.基于核心素养—美术欣赏课教学方法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19):250

[2]张蕾.中国历史题材电影的人文意识[J].电影文学,2018(19):37-38

[3]洪瑞珠.睿智引领音乐欣赏,灵性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农村中学音乐欣赏中培养学生人文意识的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06):188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阅读新课程理念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让孩子的心灵在阅读中飞翔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语文阅读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