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中生学业负担水平与差异分析
——基于CEPS2015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9-10-17 00:44薛海平
关键词:学业主观课外

薛海平 张 媛

一、引言

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业负担重不重?要不要减负?要怎样减负?上述问题已成为我国近几年来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是否继续减负作为当前教育热点问题之一被提出来。教育部部长非常坚定地表示减负再难也要减,目前减负问题普遍存在着“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而且课外补习还可能导致了“线下减负、线上增负”的问题。此前,2018年2月22日,教育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决定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的问题”被写入了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那么在当前情况下,我国初中生的学业负担究竟处于何种水平?我国初中生的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作业负担哪个更重?哪些因素影响学生的学业负担?我们如何更高效精准地实施减负政策?针对这些问题的全国大样本数据实证研究比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2015年大规模基线调查数据,对我国初中学生的学业负担水平与差异进行实证研究,期望为我国政府制定减负政策以及学校实施减负措施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

(一)学业负担的界定及其相近概念

目前无论是学界、政策制定者或是家长对学业负担的含义尚未达成共识。学者的意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第一是从学生学习压力的视角,把学业负担定义为“人类个体以个体经验的方式,在对人类经验吸纳、加工以认识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对认定的目标、承担的任务和责任所带来压力的一种体验,以及为此而消耗的生命”(1)肖建彬:《学习负担:涵义、类型及合理性原理》,《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第53-56页。。第二是从课业负担的视角,认为学生学业负担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三个方面;过重的课业负担指的是课程学习使身心所承载的负荷超越个人的承受能力范围;课业负担不仅有“量”的维度,还有“质”的维度。(2)鲁林岳:《综合辩证论“减负”》,《教育研究》2007年第5期,第69-72页。第三是从课业负担和身心压力的综合视角,认为学业负担在政策视野中既包括学生主观感受的压力,也包括学生为完成学业目标或任务而付出的时间和精力。(3)马健生、吴佳妮:《为什么学生减负政策难以见成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第5-14页。

在学生负担、学业负担、学习负担、课业负担关系的论述中,任胜洪和溪海燕等学者认为这些概念并无本质区别,可以作为同一个概念来看待。(4)任胜洪、溪海燕.:《关于追求升学率与减轻学生负担的调查与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9期,第46页。但是,也有学者如朱天利等认为,学生负担、学业负担、学习负担和课业负担这些相似概念之间存在着很多实质性的区别。(5)朱天利:《是减轻“学业负担”还是减轻“学习负担”》,《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6期,第17页。胡惠闵、王小平基于500篇代表性文献分析发现,有些学者认为,学习负担是上位概念,而课业负担是下位概念;有些学者则认为,学生负担是最上位的概念,学业负担是其下位概念,而课业负担又是学业负担的下位概念,(6)胡惠闵、王小平:《国内学界对课业负担概念的理解:基于500篇代表性文献的文本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第6期,第18-24页。即学生负担>学业负担>课业负担。

(二)我国初中生学业负担水平研究

不同时期学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不同,社会需要的类型不同,因此学生的学业负担水平也不同。当今时期是全球化的快节奏时期,各国都需要全方位的创新型人才,对人才的要求高,学生的学业负担水平也会上升。陈传峰基于对全国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的调查发现:中学生的学习状况仍不容乐观,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依然突出。其具体表现为:第一,中学生的课业数量过多,导致学习负荷过重;第二,中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平衡,导致课程结构性负担;第三,中学生的作息安排欠合理,休息时间严重不足;第四,中学生的课外学习过多,存在学习来源负担问题。(7)陈传锋、陈文辉、董国军、孙亚辉、林崇德:《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水平、原因与对策——基于全国中学生学习状况与课业负担的调查》,《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7期,第11-16页。艾兴、王磊对全国不同地区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进行调查,认为初中生在成绩上感受到一定的压力,有一些轻微的负面情绪,但未有明显厌学倾向,整体适应性尚好。(8)艾兴、王磊:《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水平、特征及启示》,《教育研究》2016年第8期,第77-84页。

(三)我国初中生学业负担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学生学业负担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因素,以往研究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龙安邦等基于重庆、广西、河南三地2177份学生问卷(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调查数据发现,学生学习压力受学习内容影响最大,继而依次为考试压力、社会压力、家长压力和教师压力,各压力源均通过转化为考试压力对学习压力起作用,其中家长压力和学习内容对学习压力具有直接作用。(9)龙安邦、范蔚、金心红:《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的测度及归因模型构建》,《教育学报》2013年第2期,第121-128页。宋乃庆等基于对西部四省市16所中小学的3200名学生调查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发现,学校与家长对成绩的重视水平对课业负担影响显著。(10)宋乃庆、杨欣:《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定量分析》,《教育研究》2014年第3期,第25-30页。秦玉友和赵忠平基于全国10省20市(县)中小学生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与年级、城乡以及学习水平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逐渐增多;从农村到城市,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逐渐增加;从学困生到学优生,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逐渐增长,(11)秦玉友、赵忠平:《多不多?难不难?累不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4期,第42-49页。因此学生的学业负担也在增加。张咏梅发现学生学业负担存在地区差异、家庭差异、学校差异和学生差异之间的多重差异。(12)张咏梅:《大规模学业成就调查的开发:理论、方法与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靳玉乐、张铭凯认为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导致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问题。(13)靳玉乐、张铭凯:《学业负担探究的新思路》,《教育研究》 2016年第8期,第70-76页。许庆红和张晓倩基于研究发现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与学生的内在能力、个人抱负、家庭经济状况、家庭教育期望、学校教育质量与氛围等密切相关。(14)许庆红、张晓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观念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中国青年研究》 2017年第6期,第61-66+81页。

(四)文献研究总结

总体而言,根据以往文献研究来看,对于学生学业负担的概念、水平、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学界逐步认识到学业负担问题的复杂性,并且从不同的视角对学业负担问题进行了各种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不过,在对学业负担问题的研究中,更多地围绕着学业负担的成因进行多角度的分析,总体呈现出理论研究多而实证研究少的情况;而已有实证研究中,基于全国大样本数据分析的研究很少,也缺乏对学生学业负担水平和差异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将基于全国大样本数据对我国初中生的学业负担水平及差异进行实证分析。

回顾已有文献,我们认为学业负担是主观感受和客观负担相结合的综合概念,包括学生对学习难度的主观感受以及完成学习任务所花费的客观时间,其中主观负担可以通过学生对学习课程的压力感受而测量,客观负担可以通过学生完成校内作业、校外作业和上校外辅导班以及兴趣班的时间来测量。学生校内作业时间指学生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时间,校外作业时间指学生完成校外其他人(如家长、辅导班老师等)布置的作业时间,上辅导班的时间是指学生上与课业有关的辅导班的时间,上兴趣班的时间是指学生上与课业无关的兴趣班的时间。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分析,本研究中影响学生学业负担的因素将分为三个层面:个人因素(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参加课外补习、学习成绩)、家庭因素(父母亲最高学历、家庭经济收入、父母亲最高职业等级、家庭所在地区)和学校因素(学校质量)。

李春玲将职业分中上中产阶级、中下中产阶段和底层阶级。中上中产阶级包括:机关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层管理人员、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一般机关干部公务员、经济业务人员、私营企业主(雇工8人或以上)。中下中产阶级包括:基层管理人员、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般技术员、企事业单位职员、技术工人、军人警察消防人员、个体户/小业主(雇工8人或以下)。底层阶级包括:商业与服务业人员、非技术工人、农林牧渔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无业失业下岗家务人员。(15)Li, Chunling. Characterizing China’s Middle Class: Heterogeneous Compositions and Multiple Identities. In Cheng Li(ed.), China’s Emerging Middle Class: Beyo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2010, 135-156.本研究根据李春玲的分类将中上中产阶级划分为上层阶层,中下中产阶级划分为中产阶层,底层阶级划分为下层阶层。本研究在选取家庭社会资本测量指标时,借鉴了李春玲职业分层研究,把学生父母职业按照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分为上、中、下三层,选取父母一方中最高职业分层作为学生家庭社会资本测量指标,父母职业分层较高的学生家庭社会资本较多。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说明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学生数据,它以2013至2014学年为基线,以初中一年级(7年级)和初中三年级(9年级)两个同期群为调查起点,以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和流动人口比例为分层变量从全国随机抽取了28个县级单位(县、区、市)作为调查点。调查的执行以学校为基础,在入选的县级单位随机抽取了112所学校、438个班级进行调查,在2015年追踪调查7年级升入8年级的学生,被抽中班级的学生全体入样,样本规模为10750名8年级学生。

表1 变量说明及描述

续表

四、我国初中生学业负担水平分析

我国初中生的学业负担水平包括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由于每个人的学习期望、压力承受能力以及学科兴趣点不同,每个人的主观和客观学业负担水平也不同。

(一)我国初中生主观学业负担水平分析

图1呈现了我国初中生对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学习感受。由图1可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超过一半的8年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都处于吃力状态,而且有14.8%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特别吃力,总体来说学生在数学方面的主观学业负担较重。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约有31.2%的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是吃力的,4.1%的学生是特别吃力的状态,对于语文的学习来说,整体上是三科中压力最小的,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负担感。

约有55.8%,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是吃力状态,而且24.6%的学生是感觉到非常吃力的,英语非常吃力状态的占比远大于语文和数学,因此英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主观学业负担感最重的一科。

图1 我国初中生对语数英三科的主观感受

(二)我国初中生客观学业负担水平分析

通常衡量学生客观学业负担最直接的指标是课业学习时间,本研究主要通过校内作业完成时间、校外补习时间以及校外作业完成时间来衡量学生的客观学业负担水平,不包括校内课程的学习时间。

1.我国初中生周中客观学业负担水平分析

2018年12月28日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简称“减负三十条”)中明确,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要科学合理布置作业,作业难度水平不得超过课标要求,教师不得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 http://www. moe. gov. cn/srcsite/A06/s3321/201812/t20181229_365360. html.

图2呈现了我国初中生周中学习时间分布。由图2可知,初中生校内家庭作业的时间超出政策规定的情况比较普遍,大约一半学生作业超出政策规定。有校外作业的同学接近五成,而且有21.4%的学生周中的校外作业时间超过了1小时,甚至还存在小比例的学生校外作业的完成时间在2小时以上,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校外作业负担。

周中有23.9%的学生会去上与课业有关的辅导班,约有18.3%的学生去参加兴趣班,这是与课业无关的,但是这类兴趣班也会在沉重的校内作业之余增加孩子的学习时间,加重了学生的校外学业负担。

图2 我国初中生周中学习时间分布

2.我国初中生周末客观学业负担水平分析

图3呈现了我国初中生周末学习时间分布。由图3可知,66.9%的学生周末每天完成校内作业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4小时以上,超过三成的学生周末会上与课业有关的辅导班,超过两成的学生周末上与课业无关的兴趣班,而且44%的学生周末需要做校外作业,11.4%的学生周末校外作业完成时间在2小时以上。这个比例高于周中放学后学生参加辅导班和兴趣班的比例,可知周末负担比周中更重。

图3 我国初中生周末学习时间分布

每个学生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及学校情况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学习的主观感受和客观学习时间不同,为了进一步探究学生主观和客观学业负担的差异情况,我们利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一)我国初中生主观学业负担水平差异分析

表2呈现了我国初中生主观学业负担水平差异统计检验结果,表中所有变量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由表2可知:

1.我国初中生主观学业负担水平存在个体差异

独生子女在语数英三科的学习上主观压力比非独生子女要轻,有可能是因为家长对独生子女关注度更高;在不同学科学习上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生在数学方面的主观学业负担比女生轻,而在语文和英语学科中,女生的主观学业负担要比男生轻;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业负担水平也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语数英的学习上感到的压力较轻;而对于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主观学业负担比没有参加的学生要轻,这有可能是因为课外补习会讲解科目重点,帮助学生减少疑难问题,从而减轻了学生的主观学业负担。

2.我国初中生主观学业负担水平存在家庭及学校差异

父母亲最高学历和父母亲最高职业等级与主观学业负担存在着显著关系,父母亲学历越高、职业等级越高的学生,在语数英的学习上感受到的压力越轻;家庭经济收入越高的学生,在语数英三科的学习上就越不吃力;家庭所在地区是农村、城乡结合部、城区的学生,语数英的主观学业负担水平依次减轻;学校质量越好的学生,学习语数英的压力就越轻。

表2 我国初中生主观学业负担差异分析

续表

续表

(二)我国初中生客观学业负担水平差异分析

学生客观学业负担水平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学生完成校内作业时间的不同以及参加校外补习班和完成校外作业的时间不同。因此我们根据这三部分来分析我国初中生的客观学业负担差异。

1.我国初中生周中客观学业负担水平差异分析

表3呈现了我国初中生周中校内外作业时间差异统计检验结果,表中所有变量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周中放学后,校内作业负担和校外作业负担的情况为:独生子女的校内学业负担水平比非独生子女更重一些;女生的校内外客观学业负担水平比男生重;参加课外补习增加学生的校内外客观学业负担水平,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其校内外客观学业负担水平越重;父母亲最高学历越高、最高职业等级越高的学生,校内外客观学业负担水平越重;家庭条件越好的学生,校内外客观负担水平越重;家庭在城市地区的学生校内外客观学业负担水平最重;学校初中部排名越好的学生,其校内外客观负担水平越重。

表3 我国初中生周中校内外作业时间差异分析

续表

续表

表4呈现了我国初中生周中上校外补习班时间差异统计检验结果,表中所有变量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周中放学后,在上与学业有关的辅导班中,独生子女的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较重,男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比女生重,成绩越好的学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较轻,父母亲最高职业等级越高、最高教育水平越高的学生其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越重,家庭住址越靠近城区的学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越重,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学业负担水平越重,学校质量越好的学生其校外学业负担越重。

周中上与课业无关的兴趣班的情形为:独生子女的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较重,女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比男生偏重,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越轻,父母亲最高职业等级越高、最高教育水平越高的学生其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越重,家庭住址越靠近城区的学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越重,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其学业负担水平越重,学校质量越好的学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越重。

表4 我国初中生周中上校外补习班时间差异分析表

续表

续表

2.我国初中生周末客观学业负担水平差异分析

表5呈现了我国初中生周末校内外作业时间差异统计检验结果,表中所有变量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我国初中生周末的校内作业时间和校外作业完成时间差异情况为:独生子女的校内外学业负担水平更重一些,女生的校内外客观学业负担水平比男生重,学习成绩越好的学生其校内外客观学业负担较重,父母亲最高学历越高、最高职业等级越高的学生校内外客观学业负担水平越重,家庭经济收入越好的学生校内外负担水平越重,家庭在城市地区的学生校内外学业负担水平最重,学校质量越高的学生其校内客观学业负担水平越重。

表5 我国初中生周末校内外作业时间差异分析

续表

表6呈现了我国初中生周末上校外补习班时间差异统计检验结果,表中所有变量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我国初中生周末时间上与学业有关的辅导班和与学业无关的兴趣特长班的情况是:独生子女的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较重,女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比男生重,成绩越好的学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越重,父母亲最高职业等级越高、最高教育水平越高的学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越重,家庭住址在城区的学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最重,家庭收入越高的学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越重,学校质量越好的学生校外学业负担水平越重。

表6 我国初中生周末上校外补习班时间差异分析

续表

(三)我国初中生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的相关分析

我国初中生的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共同构成了学业负担,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为此,我们进行了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将语文主观负担、数学主观负担和英语主观负担赋值重新反方向编码,得出新变量即语数英的主观感受。语文、数学和英语主观感受的重新编码为:1=不吃力,2=有点吃力,3=特别吃力,再将这些变量与周中客观学业负担做斯皮尔曼相关分析。

根据表7可知,我国初中生客观学业负担与主观学业负担呈负相关关系,即校内作业完成时间、校外作业完成时间、上课业辅导班时间、上兴趣特长班的时间越长,学生学习语文、数学和英语主观上感觉越不吃力。

表7 我国初中生学业负担主观感受和周中客观学业负担的相关分析

(**表示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六、结论、讨论和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1.我国初中生的主观学业负担水平和客观学业负担水平都较重

初中生的主观学业负担水平在不同学科上有不同的表现。在语数英三科中,语文的主观学业负担最轻,仅有31.2%的学生感觉吃力;数学次之,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对数学感觉吃力;英语最重,约有55.8%的学生感觉学习吃力,而且24.6%的学生是感觉到非常吃力,比例远超过语文和数学。

而学生的客观学业负担水平重较多体现在校内外作业完成时间和校外补习时间上。在周中放学后,接近五成的初中生校内作业完成时间超过“减负三十条”政策规定的90分钟。有一半的学生存在校外作业,且21.4%学生完成校外作业时间超过1小时。另外有近三成的学生去参加了辅导班,近两成的学生去参加了兴趣班。在周末,66.9%的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基本都在2小时以上,还有44%的学生需要在完成校内作业的基础上去完成校外作业。另外超过三成的学生会参加辅导班,超过两成的学生会参加兴趣班。

2.我国初中生的主观学业负担水平和客观学业负担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通过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分析发现,初中生的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学生花费在语数英三科中的校内作业上的时间越长,学生学习语数英就感觉越不吃力;学生去参加语数英校外补习的时间越长,学生学习这三科就越轻松;学生投入在语数英的校外作业时间越长,学生对其主观学业负担就越轻。

3.我国初中生的校内作业负担比校外作业负担重

通过对比我国初中生花费在校内作业和校外作业上的时间,可以看出校内作业负担比校外作业负担重。具体表现在:周中时,97.7%的学生存在校内作业,写作业时间超过2个小时的学生超过四成。而在周中,45.2%的学生存在校外作业,写校外作业时间超过2小时的学生比例为6.1%。从以上的数据看出,周中时,校内作业完成时间超过校外作业完成时间,即周中校内作业负担比校外作业负担重。

而在周末,96.6%的学生存在校内作业,写作业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学生超过六成,44%的学生存在校外作业,完成校外作业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比例为11.4%。从数据看出,周末时,校内作业完成时间超过校外作业完成时间,即周末校内作业负担比校外作业负担重。总的来看,校内作业负担比校外作业负担重。

4.参加课外补习会增加学生的客观学业负担,但是会减少学生主观学业负担

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完成校内外作业时间长的所占比例比不参加的学生更大。在周中,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有51.8%的学生完成校内作业时间超过了政策规定且在2小时以上,而不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只有38.3%的学生完成校内作业时间在2小时以上。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只有39.1%的学生没有校外作业,不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70.6%的学生没有任何校外作业,作业量也较少。这说明参加课外补习增加了学生完成校内外作业的时间,加重了学生周中的客观学业负担。

在周末,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有28.5%的学生完成校内作业时间在4小时以上,而不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有21.8%的学生完成校内作业时间在4小时以上。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有37.4%的学生在周末没有校外作业,不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有74.5%的学生没有校外作业。总体来看,参加课外补习增加了学生周中和周末的校内外作业时间,必然加重了学生的客观学业负担。

不过,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学习语数英三科比不参加的学生要轻松。我们发现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53%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不吃力,但是不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只有39.8%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不吃力;74.1%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对语文的感受是不吃力,但是不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63.4%对语文的感受是不吃力;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有53.8%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不吃力,而不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中,只有 34.6%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不吃力。综上所述,不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学科,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主观学业负担都比不参加课外补习的学生轻一些,因此参加课外补习会减轻学生的主观学业负担。

5.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较好的学生客观学业负担较重,但主观学业负担较轻

随着学生父母亲最高职业等级的升高、学生父母亲最高受教育水平的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提高,不论是周中还是周末,学生完成校内外作业以及上辅导班和特长班的时间均会随之增加,即学生的客观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但学生在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中越轻松,即学生的主观学业负担越轻。

6.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客观学业负担较重,但主观学业负担较轻

学生的学习成绩等级越高,学生在周中和周末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就越长,即学生的客观学业负担加重了,但学习语数英三科的感觉越轻松。

7.学校质量较高的学生客观学业负担较重,但主观学业负担较轻

所在的学校质量等级越高的学生,在周中和周末的校内外作业量越多,但学习语数英三科的感觉越轻松。

(二)研究结论讨论

根据上述结论可得知,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学生成绩、是否参加课外补习、家庭经济社会资本、学校质量均对学业负担产生影响,并且对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产生相反影响。如何解释上述现象?

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的相关性在以往研究中很少提到,不过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学业负担时分别探究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的影响因素。最后的结论大多一致:学生成绩好、参加课外补习多、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好、学校质量高的学生客观学业负担较重,而主观学业负担较轻,(17)秦玉友、赵忠平:《多不多?难不难?累不累?——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调查研究》,《课程·教材·教法》 2014年第4期,第42-49页。(18)王东:《中小学生自感课业负担的理论解释——基于北京调查样本的Logistic多项回归模型分析》,《基础教育》 2016年第5期,第54-63页。(19)许庆红、张晓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教育观念与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中国青年研究》 2017年第6期,第61-66、81页。(20)王绯烨、刘方:《从课外时间分配看学生学业负担——我国初中学生学业负担的实证研究》,《教育发展研究》 2018年第10期,第32-38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证明主观学业负担和客观学业负担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学生花费更多一些时间在知识学习上,会促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更有把握应对日常作业和考试,从而减少作业难度和考试带来的压力。

学习成绩的不同使得学生主客观学业负担存在差异。这可以依据学生的自我教育期望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理论来解释。自我效能感概念是著名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它是学生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去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21)文剑冰:《课业负担的个体层面变量研究综述》,《全球教育展望》 2012年第12期,第24-30页。简单来说是指学生在学习上是否有自信。以往研究发现,随着学生学习成绩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也相应得以增强。成绩水平越高,其效能感越强。(22)张敏、雷开春、张巧明:《中学生学习效能感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 2005年第5期,第1148-1151、1095页。因此学习成绩等级较高的学生在语数英的学习中主观学业负担较轻。但是由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有着较高的自我教育期望,进而学业目标更高,为了完成其目标,学生会增加学习的时间,从而加重客观学业负担。

课外补习的差异导致学生主客观学业负担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课外补习班会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重难点进行细致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掌握知识起了积极作用或者心理慰藉作用,从而缓解了由于作业难度和考试带来的压力,减轻学生主观学业负担。但是学生的课外补习时间占用其原本的校外放松时间,一些校外作业更是增加了学生的客观学业负担。

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带来的学业负担的差异情况可以根据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解释。场域中的资本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由于掌握的资本量和结构不同,不同阶层的家庭在教育场域中处于不同位置,不同阶层家庭拥有的惯习不同。惯习是指内化的行为模式和性情倾向,它与场域密不可分,场域塑造惯习,惯习巩固场域。惯习在家庭教育场域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物质和精神投入、教育理念、教育期望、参与互动的差异,家庭经济社会背景较好的家长职业稳定、收入充足,为了维持自己家庭的社会地位,实现资本的代际传递,他们对孩子有更高的教育期望,对孩子的学业要求严格,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到孩子校内外的教育上,会为孩子安排充实丰富的课外活动,增加孩子课外补习的概率,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客观学业负担。但是由于家庭经济社会背景较好的家长一般学历较高,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会更多地和孩子进行平等交流,并且更多地参与到孩子的学校教育中,他们能够为孩子的学业提供更多的专业性知识指导,从而减轻了学生的主观学业负担。

就读学校的质量等级差异会导致学生的主客观学业负担的不同。这是因为在减负政策的实施下,学生的校内负担已经有所减轻,但在应试教育的现实情况下,许多学生的升学方式仍是单一的成绩制,因此质量较好的学校作为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了维持其质量和社会地位,必须要保证升学率,所以对学生的成绩和能力有着较高要求。这就使得学生要用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以提高成绩,因此学校质量较高的学生客观学业负担较重。不过质量较好的学校在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备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这就保证了其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总体较高,因此学生主观学业负担较轻。

(三)减轻我国初中生学业负担的建议

政府减负政策不断出台,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学生的学业负担仍存在过重问题。减负问题不仅是教育层面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大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学校和家庭协同努力,实施精准减负政策。

1.政府应坚持减负政策,继续治理校外培训机构

目前我国初中生不管是主观学业负担还是客观学业负担仍处于较重的水平,且校内学业负担重于校外学业负担,这说明学生校内作业仍是学业负担的主要来源,因此政府应坚持减负政策,督导学校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内作业负担,防止学习内容超纲和超量的情况。研究发现课外补习增加了学生的校外作业以及学生的校外学习时间,因此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政府应坚持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治理,贯彻落实监管政策,规范培训机构教学行为,防止培训机构盲目增加学生学习和作业时间。

2.政府实施减负政策既要减客观负担,也要减主观负担

当前减负政策偏重于减轻客观负担,即降低作业量。随着减负政策的实施,学生的作业量不断减少,可是学生的学业负担仍然在较重的水平,原因在于学业负担不仅包括客观学业负担,还包括主观学业负担。要做到真正的减负,还要考虑到学生主观负担,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一起减,而且由于主观负担和客观负担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实施减负政策要考虑平衡两者间的关系,使作业量维持在一定合理水平。既要防止客观负担过重,也要避免客观负担过轻从而加重学生主观负担。

3.我国初中生学业负担水平具有较大个体差异性,政府应实施精准减负

我国初中学生学业负担存在较大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科兴趣点和压力承受能力不同,因此减负政策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实施精准减负,避免一刀切。实施减负政策要有一定的弹性,对不同学习负担水平和学习需求的初中生区别对待。针对学业负担水平较重的初中生,政府和学校切实减轻其学业负担;但对学业负担水平较轻且学习需求强烈的初中生,政府和学校不应强制减轻其学习时间和学习难度,应尽量满足其学习需求。

4.政府和学校要引导家长给孩子减负,减弱家长对课外补习的需求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校内减负、校外增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初中生家长对课外补习的旺盛需求增加了初中生主观和客观学业负担,许多初中生校外作业时间和难度均超过了校内作业,因此学校教育内部的减负措施并不能有效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水平。家长寻求课外补习有多方面原因,如初中生校内学习时间压缩导致许多家长没时间照看孩子、学校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考试升学竞争压力促使家长寻求校外补充教育等。政府和学校一方面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尽量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减弱家长对课外补习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通过家校合作、舆论宣传等方式引导家长给孩子减负。

猜你喜欢
学业主观课外
艰苦的学业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小满课外班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主观评述构式“很+x”认知研究
35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主观指导与优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