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特色文化,构建幸福的乐园

2019-10-21 10:47阙俊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幸福课堂幸福感文化

阙俊

摘  要: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要让每位孩子都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让教育的幸福培育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以创建环境优美、安定有序、尊师重教、充满动力、诚信公正、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的校园为切入点,关注学生的课堂、课程、评价等,让学生活学活用,真正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关键词:文化;幸福课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 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1-0044-01

关注学生的成长,采取以学生为主的活学课堂,构建具有中国元素的校本课程体系,探索了一条促进学生综合素养逐步提升,个性风采逐步彰显的办学之路。借助特色文化,创设各种条件,给教师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造的空间,发挥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动力,成就教师的幸福生涯。借幸福教师引导、传递給孩子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技能、更多的思想、更多的情感,从而提升孩子们的幸福感。

1.创新课堂助学生收获

(1)多元激励的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采用有鼓励的评价,坚持“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进步”,“关注学生笑容”,运用精神和物质层面的奖励,帮助学生认可自己、展示自己,感受到每一天的小进步和小成功的幸福。同时也要允许落后和差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要认识到小学生间的差异性,允许落后,就能让这些孩子有一种被理解的心情,研究能力、上进心就会被激发,和而不同,更能让孩子产生幸福感。

(2)和谐是师生氛围。创设学生主动成长的课堂,我们提倡教师在课堂上第一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不足;第二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学生,要对学生要有先天性“善”性抱有信心和希望,要认可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第三要接纳所有的孩子,不歧视孩子,给孩子真正的自主空间和机会;第四要传递理解传递爱,要用真心、真诚感染孩子的心灵,让孩子能够有更深入的洗礼。和谐的师生氛围是幸福课堂开展的一项保障。

2.多彩德育助学生健康

幸福教育就是要让小学生阳光一点、轻松一点、自信一点,这样就自然会让小学生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感,这也应该是学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一种愿景。这一愿景如何来实现,必须借助于校园生活中的德育活動来熏陶。要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思想上来说,德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要通过多种模式和形式,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和体会幸福的魔力。

引入公民教育的理念,建立《R小学儿童公约》,统整儿童健康成长的校园生活的教育环境,并逐步渗透在以“幸福价值观”为培养目标的教育活动之中,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载体来促进教育理念提升和转化,为学校的特色添砖加瓦,从而使之成学校文化的内蕴与灵魂。

3.多元评价助学生成长

德育的一切是从孩子出发的,德育教育过程是一种实践过程,是学生借助于德育课程或活动实现对客体的自我改造。然而这样的改造又要通过相应的评价反馈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质,因此,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内心成长,以鼓励、赏识、示范、榜样及适当的惩罚措施加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唤醒学生享受成长的幸福。组织开展“幸福之星”的评比活动。建立学生“幸福成长脚印”,记录孩子在校园生活的点滴进步,感受着校园中的美好。“幸福成长脚印”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把握了学生的身心特点,进一步调控了学生行为规范,为形成良好的幸福品质打好了基础。

4.综合课程助学生发展

综合性的课程可以带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和眼界,每门的学科看起来都是单独的课程,其实在内涵中有着相互的关系,特别是综合学科,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音乐,美术、体育等相互融合的课程更能激发学生对校园生活的热望,学科的整合,也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有文化感和厚重感,学生对此的挑战更有刺激性,资源运用上更具有科学性。通过学科之间知识交叉和融合,进一步出现生成性的内容,使这些综合性课程之间互助互动,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互相进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5.自主校本助学生提升

力图把校园活动的舞台交给孩子、把校园交往的时间还给孩子、把校园创造的空间赠与孩子,更为美好的信任孩子,相信孩子的想象力,尊重孩子的创造力,以提升小学生的幸福感受为目标,使学生在活动探索中的个性趣得到张扬,创造中的思维得到启迪。借助于开发的校本教材—《幸福学苑》。在编写校本教材的时候,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分别以“幸福律动”“幸福墨香”“幸福艺苑”“幸福智囊”“幸福旋转”为主题,开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又迎合学生兴趣,并涉及不同领域知识的课程,让学生能愉快地学习整套教材,让从R小学走出来的学生能样样都知道一些,并且其中一样能比普通人知道得更多一些,也就是俗语中的“一专多能”,为幸福生活打下基础。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可以看着自己的进步,享受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爱学乐学享受学,那么这样的学习成果是幸福的,学习的过程自然也是幸福的。

参考文献

[1]施乐旺.童本校园文化更有灵性—对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青年教师,2013(01)

[2]周建娥,张秀颖,黄方迁,康震.新和“和合”校园文化建设之实践与探索[J].新农村,2019(02)

[3]祝宝玉.让“陶行知”来引领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J].青年教师,2016(09)

猜你喜欢
幸福课堂幸福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过度保护会剥夺幸福感
画与话
谁远谁近?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你们这样搓狗,狗不要面子吗!放着我来!
敲开幸福的语文课堂
生命课堂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差异化教学分析
将语文幸福课堂进行到底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