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帕替尼联合顺铂及紫杉醇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9-10-29 06:49谢彦王保庆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阿帕结果显示紫杉醇

谢彦,王保庆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江苏 徐州 221000

非小细胞肺癌作为临床中患病率、病死率较高的肺癌之一,其在发病初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表现,绝大多数病例确诊时已发展至晚期,往往已错过最佳手术治疗时机,临床方面多选择放疗的方式对病情发展进行延缓,并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含铂类两药联合的方式在临床各种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较广发,尽管其可对病情进行缓解,但难以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1]。本文将我院收治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实验样本,现行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实验样本,全部病例均经病理学确诊,临床分期介于IIIB-IV期间。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进行分组,A组与B组均为39例。A组男25例,女14例,年龄54-75(63.8±4.6)岁;B组男26例,女13例,年龄52-76(64.2±4.7)岁。组间上述自然资料的比较结果为P>0.05,有对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基础性治疗。A组:顺铂25mg/m2+135mg/m2紫杉醇行静脉滴注,1个疗程为3周。治疗过程中给予止吐、补液等治疗。B组:常规化疗方法同A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帕替尼,1d为250mg,1个疗程为3周。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 完全缓解(CR):生命体征保持在稳定的状态,X线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缩小在50%以上;部分缓解(PR):生命体征处于基本稳定的状态,X线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缩小介于30%-50%间;稳定(SD):X线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缩小介于15%-30%间;进展(PD):X线检查结果显示肿瘤增大介于15%-20%间[2]。

1.4 统计学评析 利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对所有相关数据进行处理,总缓解率以百分率(%)加以表示并在比较上行χ2检验,如P<0.05,则代表存在明显差异。

2 结果

A组的总缓解率与B组行比较,B组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在近期疗效方面的差异[n(%)]

3 讨论

肺癌作为临床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近年来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病的患病率表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的占比高达90%。因为早期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多数病例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不仅治疗难度增加,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异常升高的情况下会对内皮细胞增殖起到诱导作用,促使血管通透性增强,并对肿瘤发展起到进步促进作用,所以降低VEGF可对肿瘤生长进行有效抑制。

化疗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案,其可对病情发展进行有效延缓,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紫杉醇与顺铂是常用的临床治疗各类恶性肿瘤的化疗药物,其中前者是新型抗微管药物之一,通过对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裂解起到促进作用的方式,使微管蛋白稳定性得以维持,对细胞有丝分裂加以抑制。顺铂作为含铂的抗癌药物之一,其抗癌谱广、作用强等优势,可对癌细胞的DNA复制起到抑制功效,促使细胞增殖减少,抗癌作用显著。本品与对重抗肿瘤药物联合的方式协同功效良好,可使化疗效果进一步提升。但大量临床实践证实,两药联合尽管可对病情发展进行控制,待疗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阿帕替尼片属于小分子靶向药之一,主要通过对VEGF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酪氨酸激酶进行阻断的方式,使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显著降低,并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予以抑制,起到良好的抗肿瘤效应。与此同时,本品可对VEGF受体酶活性进行抑制,导致其活性完全丧失,对肿瘤血管生成起到阻碍作用,对肿瘤予以抑制。

本次实验发现,A组的总缓解率明显比B组的低,且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阿帕替尼联合常规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阿帕结果显示紫杉醇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甲磺酸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最严象牙禁售令
脂质体紫杉醇周疗方案与普通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野生大熊猫保护取得新成效
紫杉醇C13侧链的硒代合成及其结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