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研究

2019-11-01 07:43唐姝
关键词:后果慢性病总分

唐姝

(邵阳学院 基础医学院,湖南 邵阳,422000)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已跃居为继肿瘤、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1]。多项研究表明,睡眠障碍是糖尿病发病的显著危险因素[2-3],睡眠障碍可通过神经-内分泌-代谢通路影响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4],当人体发生睡眠障碍时,胰岛素的敏感性会相应降低,使血糖升高,加重2型糖尿病的发展。另一方面,睡眠不佳会促进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皮质系统释放较多糖皮质激素,导致葡萄糖产生增加、利用减少,最终影响血糖控制[5-6]。而睡眠不合理信念和态度与睡眠质量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很大一部分失眠者的睡眠问题可能归咎于对睡眠存在着歪曲的认知观念[7]。本文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睡眠不合理信念和态度的影响因素,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随机抽取15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回收问卷138份,有效问卷126 份,有效率为84%(考虑由于调查对象中大部分患者年龄较大,造成回收率降低)。本研究已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工具

1.2.1 自编量表

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共12个题项,包括性别(男77例,占 61.1%;女49例,占38.9%)、年龄(<60岁64例,占50.8%;≥60岁62例,占49.2%)、户籍情况(城镇户籍61例,占48.4%;农村户籍65例,占51.6%)、学历(小学以下30例占23.8%;初中43例,占34.1%;高中或中专35例,占27.8%;大专及以上18例,占14.3%)、配偶情况(无配偶者33例,占26.2%;有配偶者93例,占73.8%)、慢性病(有慢性病者111例,占88.1%;无慢性病者15例,占11.9%)、并发症(有并发症67例,占53.2%;无并发者59例,占46.8%)、胰岛素使用情况(使用者97例,占77.0%;未用者29例,占23.0%)、确诊时间(<3年,47例,占37.3%;3~ 5年47例,占37.3%;>5 年32例,占25.4%)、是否锻炼(锻炼者62例,占49.2%;未锻炼者64例,占50.8%)、是否熬夜等(熬夜者 65例,占51.6%;未熬夜者64例,占48.4%),见表2。

1.2.2 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

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beliefs and attitudes about sleep scale,DBAS)[8]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的睡眠专家 Morin CM等于1993年编制。该量表由30个条目组成,为5个维度:(1)非理性的睡眠期望(简称睡眠期望);(2)错误的改善睡眠方法的信念(简称睡眠方法);(3)对失眠引发后果夸大或错误归因(简称后果);(4)睡眠控制和预测能力被削弱感(简称控制和预测);(5)对引发失眠的原因的误解(简称失眠原因)。采用李特5级计分法,总分为30~150分,其中第23题为反向计分。总分越低,错误的信念程度越严重。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23,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均不小于0.7,信度良好。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DBAS各维度评分与健康人群[7]比较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睡眠期望、睡眠方法、后果、控制和预测、失眠原因及总分分别为(7.74±2.50)、(19.77±4.40)、(25.44±5.03)、(26.81±4.98)、(5.84±1.56)和(85.60±14.57)分。其中DBAS 睡眠期望、睡眠方法、失眠原因得分均低于健康人群(P<0.01),而后果、控制和预测均得分高于健康人群(P<0.01),总分与健康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与健康人群DBAS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DBA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healthy people(分,

2.2 影响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DBAS的单因素分析

女性后果、睡眠原因得分低于男性(P<0.05),农村户籍组后果得分低于城镇户籍组(P<0.05),有慢性病组总分、后果、控制和预测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无慢性病组(P<0.05),无锻炼组除睡眠期望外其他维度得分均低于锻炼组(P<0.01),有熬夜习惯组除后果外其他维度得分均低于无熬夜习惯组(P<0.05),吸烟组控制和预测得分低于不吸烟组(P<0.05),确诊时间<3年组与>5年组DBAS各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学历、配偶情况、并发症、胰岛素使用情况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DBAS无影响,见表2。

表2 不同因素的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各维度评分结果Table 2 Scoring resul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each dimension of the sleep personal belief and attitude scale (分,

续表指标组别 例数总分睡眠期望睡眠方法后果控制和预测失眠原因是否吸烟是51否75tP83.53±16.397.76±2.5119.47±4.4725.00±5.6825.47±5.115.82±2.0686.80±13.037.72±2.5319.96±4.3625.85±4.4927.47±4.535.80±1.05-1.2450.009-0.613-0.939-2.3040.0840.2160.9220.5410.3490.0230.933

3 讨论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组与健康人群组DBAS 总分并没有明显差异,和之前的预想有所差异。但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DBAS 睡眠期望、睡眠方法、失眠原因得分均低于健康人群,提示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较健康人群睡眠期望更加强烈,对睡眠方法和失眠原因的理解可能因为疾病而发生改变,与以往研究失眠者不一致[7,9];而后果、控制和预测得分均高于健康人群,这表明了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较健康人群对于睡眠不合理信念和态度更加认同,与肖柳婷[7]研究结果一致。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中女性DBAS后果、睡眠原因得分低于男性,可能由于此次调查的女性中大部分处于围绝经期,该时期的女性也易患内分泌疾病,心理、生理发生很大变化,情绪敏感不稳定,容易出现忧郁、急躁、思虑过度等不良情绪,造成错误睡眠信念和态度。农村户籍组后果得分低于城镇户籍组(P<0.05),可能由于农村户籍者经济条件相对较差,承受力亦较差,顾虑更多,与游香兰和严由伟[10]研究结果一致。无锻炼组除睡眠期望外其他维度得分均低于锻炼组(P<0.01),大量的试验证明适度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焦虑、抑郁类心理疾病,而抑郁症和焦虑症伴失眠的患者比非失眠者存在更多的错误睡眠信念和态度[11]。有熬夜习惯组除后果外其他维度得分均低于无熬夜习惯组(P<0.05),熬夜者不重视慢性失眠对身体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即不会去考虑睡眠不良带来的后果。吸烟组控制和预测得分低于不吸烟组(P<0.05),吸烟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更容易削弱睡眠控制和预测能力,这与叶猛飞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目前主要归因于烟中尼古丁的兴奋作用[13]。

有慢性病组总分、后果、控制和预测3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无慢性病组(P<0.05);确诊时间<3年组与>5年组DBAS各维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时间越长说明患病时间越久,免疫能力相对越差,更容易并发其他疾病,影响睡眠质量。睡眠质量下降者,深睡眠时间短,容易早醒,早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易导致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恶性循环,与顾春叶等[14]研究结果一致。然而,长期睡眠质量差或睡眠障碍,可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诱发2型糖尿病。同时,2 型糖尿病给患者带来严重负性心理情绪,造成错误的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导致睡眠质量下降甚至睡眠障碍[15-18]。

综上所述,适度的锻炼、戒烟、减少熬夜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形成正确的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改善睡眠质量。

猜你喜欢
后果慢性病总分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耍帅”的后果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这些行为后果很严重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众荣的后果8则
上朝迟到了 后果很严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