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情+朗读≠有感情地朗读

2019-11-04 12:45邱成立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刘胡兰共产党员敌人

◇邱成立

一位教师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问学生:“小兴安岭的夏季非常美,大家想不想把它的美丽读出来?要以怎样的感情读?”学生回答后,教师又说:“下面让我们带着喜爱、向往的感情齐读这一段。”这样进行了一番“提示”以后,教师就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学生自己去读了。虽然学生朗读时也会面带“喜爱、向往”的表情,但不难看出,这种表情并不是真实的,学生的感情也不是真实的。他们根本没有从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小兴安岭夏季的美,也不明白自己究竟“喜爱、向往”什么,反正老师让怎样做,他们就怎样做。至于做得像不像,感情真不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语文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常常用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中去,使之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唤起感情共鸣,受到思想教育和审美熏陶。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吕叔湘先生也说过:学习课文主要是读,听人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

我们知道,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也要尊重这一规律,运用多种手段把学生引入课文描绘的情境中,也就是引导学生“入境”。

引导学生“入境”的方法很多,如示范法、描述法、回忆法、音像法、看图法、创设情境法等。其中最常用、最实用的是示范法。

所谓“示范”,就是教师带着感情朗读,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虽在教室之中,却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作者、文中人物产生共鸣。

由此可知,有感情+朗读≠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指导也不是简单的“模仿”或“感情提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自己必须带着感情范读,自己首先要进入课文描写的意境,进入课文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果像上例中的那位老师一样,自己处在课文描绘的情境之外,以旁观者的姿态指导学生,是不可能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有感情地朗读的。

下面,我们来看著名特级教师斯霞,是怎样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

斯霞老师备《刘胡兰》一课时,自己先反复朗读,边读边体会,晚上伴着孤灯读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在校园里自读自听。课文中刘胡兰和敌人的一段对话,难住了她,怎么也读不好。

敌人想收买刘胡兰,对她说:“告诉我,村子里谁是共产党员,说出一个,给你一百块银元。”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敌人又威胁她说:“不说就枪毙你! ”刘胡兰愤怒地回答:“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敌人指着血淋淋的铡刀说:“不说,也铡死你! ”刘胡兰挺起胸膛说:“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 ”

斯霞老师读了一遍又一遍,总不满意。特别是刘胡兰回答敌人的话,总觉得自己读的时候缺乏力量,不够坚强,显示不出刘胡兰压倒敌人的英雄气概。这是为什么呢? 她作了自我分析:自己的思想感情还没有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没有和刘胡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怎么办呢?她设身处地地想:我也是一个共产党员,如果我也处在那样的恶劣环境中,面对凶恶残忍的敌人,我能屈服吗? 共产党员刘胡兰小小年纪能那样坚强,我为什么不能?我一定要像刘胡兰那样,在敌人面前,威武不屈,毫不动摇,坚持斗争,保护组织和同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她想着想着,越读越有力量,一个性格似钢铁、临危而不惧的女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巍然屹立在自己面前。刘胡兰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精神,像一股强大的气流猛烈地冲击着她的胸膛,她恨不得马上飞跑进教室,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学生。

课堂上,斯霞老师带着感情朗读,情真意切,字字千钧,孩子们被深深地打动了。全班学生屏住呼吸,端坐在座位上,一个个双眼盯着课本上刘胡兰的光辉形象,咬紧了嘴唇,明亮的双眼瞪得大大的。当读到刘胡兰从容就义时,孩子们挺起胸,仰起头,慷慨激昂,好像自己就是刘胡兰。这时,斯霞老师让学生朗读时,学生个个都能像老师那样,豪情满怀,怒火喷发,那形象那情感那腔调,绝非单靠模仿教师高低轻重缓急的语音所能达到的。

由此可见,“入境”是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朗读就不会有真感情。当然,学生“入境”之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朗读水平和课文内容,抓住重音、停顿、语气等朗读技能进行指点。学生理解了课文所表现的感情,再加上朗读技能的运用,才能真正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猜你喜欢
刘胡兰共产党员敌人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捡敌人的枪来用,靠不靠谱
唱起歌儿想念她
——献给刘胡兰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乐谱:刘胡兰颂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敌人派(下)
在刘胡兰像前
足够是够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