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层就业形势的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

2019-11-11 13:19贾春花黄鸷施晓莉廖程静刘晓智
科技资讯 2019年23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贾春花 黄鸷 施晓莉 廖程静 刘晓智

摘  要:通过以四川某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研究切入点,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进一步做好医学类高职院校就业工作,践行“健康中国”发展理念,以及高职医学生人才培养方向和就业工作提供参考,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卫生需求,推进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良性发展。

关键词:基层就业  医学类毕业生  高职院校  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8(b)-0204-03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既是民生,也是国计,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高校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毕业生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随着“健康中国”“健康四川”战略部署的推进,医学类高职院校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指导,以“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己任,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促进社会稳定,积极为社会经济、教育及卫生健康发展发力。

1  医学类毕业生基层就业定义

2016年10月25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国家要大力发展健康产业,一方面优化多元化办医格局,另一方面要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积极促进健康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融合,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因此,医学类毕业生基层就业定义也随之扩展:指毕业生到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市街道社区卫生院、民营医疗机构、互联网+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社会团体、非公有制组织和中小企业等到艰苦行业和艰苦岗位就业及自主创业的综述。

2  四川基层医疗用人单位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用人需求调研

2.1 调研对象及方法

该次调查主要针对2018—2020年四川省部分基层医疗用人单位的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用人需求進行调研,其中包括健康新业态20个、民营医疗机构20个、县级以下党政机关20个、企事业单位20个、城市街道社区卫生院20个等用人单位对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用人需求进行调研。此次调研主要采用电话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高达100%。

2.2 调查结果及分析

2.2.1 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录用意愿

调研结果显示,健康新业态、民营医疗机构、城市街道社区卫生院对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录用意愿达到100%,表示在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选满意的情况下非常愿意录用该类毕业生,随着互联网+医疗、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及其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是该类单位人力资源市场的主力军;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和县级以下企事业单位的平均录用意愿达到72.5%,不愿意录用原因主要表现在用人单位认为部分岗位对专业技术要求不够,而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是社会紧缺型人才,他们更愿意该类毕业生到社会更需要他们的岗位去发展,故不愿意录取部分专业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的该类毕业生。

2.2.2 三年内需求容量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近3年内个体基层医疗用人单位对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需求情况为:健康新业态如互联网+医疗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31~100人区间的需求为41%;民营医疗机构如医美整形等用人单位则因为社会需求旺盛且带有营销性质故对毕业生31~100人区间的需求达到76%;社区卫生院则因为分级诊疗制度(慢病管理+社区养老护理)的推进对毕业生31~100人区间仍然有3%的需求空间,而60%的社区卫生院的用人需求保持在10人以内循序引进人才;县级以下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则90%以上用人单位可能会因为岗位特殊性保持引进该类人才为10人以内。因此,基层医疗单位对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需求极大。

3  四川某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情况调查

3.1 2018届毕业生基层就业调查

某医学类高职院校2017届毕业生基层就业率为57%,2018届毕业生基层就业率为72%,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逐渐增强,毕业生在基层单位逐渐往“愿意去、用得上、留得住”方向发展。

3.2 2019届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

此次针对某医学类高职院校2019届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进行抽样问卷调查,该校2019届毕业生3500余人,共计42个班级,每个班级随机5名以上学生填写此次问卷,共回收213份有效问卷。

调查结果显示,该校2019届毕业生仅23.47%是自主乐于接受到基层单位就业的,而67.61%的毕业生则是被迫无奈时才会选择到基层就业,这一调查结果与基层用人单位对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需求量有矛盾之处,一方面基层单位想用该类毕业生,但另一方面毕业生主观愿意到基层单位就业的为数不多,构成结构性矛盾。我们对坚决不接受和实在没有机会时才选择去基层单位就业的学生进一步跟踪调研,得出原因如下:(1)家长不支持,在基层单位就业没有面子,即使不能马上找到如意的工作,也愿意接受学生“待业”状态;(2)学生认为到基层单位就业不容易被认可,会被认为没有出息,在亲朋好友面前抬不起头;(3)学生认为基层单位平台小,工资低,与自身职业规划不匹配等。

3.3 毕业生基层就业期待

有调查显示,在医学毕业生求职选择单位主要考虑的因素这个问题上,排在第1位的是“工资待遇”,第2位是“单位层次”,第3位“地域”,第4位“发展空间”,第5位是“用人标准和招聘条件”[1]。基层就业单位的工资待遇、单位层次、地域、发展空间等在短时间内均不能与毕业生的就业期待匹配。基层单位的工资待遇与当地的经济水平是相适应的,且与毕业生的业绩及单位的总体发展相关,浮动较大,故基层单位的工资待遇具有不确定性,麦可思研究数据显示“收入低”是医学类毕业生就业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毕业生单方面追求“高收入、稳回报”的期待值与基层单位的工资待遇构成不匹配。基层单位的单位层次大多数属于“创业型”单位,故不能与大型企事业单位或者大型综合医院相类比,无论是单位的层次还是岗位的层次,毕业生认为该类单位均不能达到其社会期待。“地域”的选择是毕业生不考虑基层就业因素之一,究其主要原因:(1)从生源地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医学类毕业生来自农村,农村毕业生有“跳农门”的思想;(2)大城市毕业生认为农村“基础薄弱”,目前的基层就业优惠政策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度不够;(3)“人往高处走,水往地处流”是千古亘变的进取追求。基层单位的“发展空间”及其是否能向大城市“双向流动”是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考虑因素之一,基层单位就业的优惠政策配套不到位是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的原因之一,毕业生认为“平台不大,前景不大”。基层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及招聘条件”会因为基层岗位需求大,故其标准和条件相对较低,尤其是用人标准方面会有所降低,毕业生“好高骛远”地认为自己不能“自降身份”,故不愿意去基层就业。以上林林总总均显示基层就业与毕业生就业期待不匹配。

4  对策与建议

4.1 社会层面

社会各界应对国家支持医学类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各项政策进行大力宣传,树立基层医疗工作者的典型优秀案例,社会舆论应该宣扬“以基层就业为荣”,平凡的工作岗位也能够让毕业生发光发热,给予基层就业人员平等的礼遇。杜绝一切“浮夸、不实、虚荣、攀比”之风,宣扬“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奉献精神,让学生家长及亲朋好友对基层就业有正确的认识,而不被“虚荣”左右,从而不影响毕业生的基层择业意愿。

4.2 学生观念

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家青睐的非基层单位的人才需求增速减缓,对学历要求渐高,对高职院校毕业生需求逐渐饱和,学生应该主动改变就业观念,主动面向基层就业,降低自身对职业的高期待,牢固树立“基层单位也有大发展”的信心。

4.3 政府层面

基层就业环境差,保障制度不完善是致使医学类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工作的主要因素。政府应统筹规划,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扶持力度,依据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和医务人员实际工作需要,健全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和医疗设备设施配置,改善工作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基层医务工作者职业发展机制,加大技能培训及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拓展职业技能进步空间,畅通发展道路,使得优秀人才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城市大医院之间有所转换,满足基层就业的医学生进步和提升的渴望,开通医学类毕业生基层就业绿色通道,争取用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情感留人,为医学类毕业生基层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4.4 学校层面

学校需要一方面加强与基层用人单位沟通交流,在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构建沟通交流的平台,积极引进基层用人单位到校宣讲;另一方面需加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就业指导,加强基层就业观念的引导,加强基层就业优惠政策解读与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毕业前“到基层去、认识基层、了解基层”,营造良好的基层就业氛围,增强基层就业毕业生榜样的宣传,让愿意去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有价值感、荣誉感、使命感,给其他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愿意到基层去建功立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5  结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的配合,政策激励、思想引导、条件改善等全面保障,形成一个多元化、多层次、多維度的合力共同推进。在学生培养、制度建设、政策落实等方面强化措施,建立基层就业长效机制,培养适应基层工作且从内心深处愿意到基层岗位奉献的高级专门人才,从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局面向“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局面逐步转变,从而有效改善医学类高职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现状。

参考文献

[1] 陈迎红.医学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6):53-54.

[2] 王枫.论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难的四大原因[J].学园,2011(10):39.

[3] 张晓云,杨发建.高职高专医学类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J].学校与社会,2012(11):218-219.

[4] 银新月.医学类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以广西四所高校为例[D].广西大学,2018.

[5] 张彦超.医学类专科毕业生就业现状[J].读与写,2017(6):8.

[6] 李欢,韩晓磊.分级诊疗背景下促进高职医学类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6):306-307.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