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聆听和拓展

2019-11-13 04:38魏春燕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魏春燕

摘 要 思维是一种思考过程,是对客观事物的理论认识或理论认识的过程,小学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最活跃的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内容,还要拓宽教学深度,将小学语文教学延伸至思维领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小学语文实际教学情况,探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以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思维能力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思维能力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诸多方面,一切的智力活动都需要思维的支持。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与语文教学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在语文听和读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通过说与写,促进自身的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学活动即思维活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形势趋于现代化,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知识技能,还要融入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目前,许多语文教师已经有了思维能力培养意识,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学生的思维训练过于形式化,具体表现在教师所设置的问题缺乏深度,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十分丰富,课程体系较为完善,每篇文章都蕴含着动态的思维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字词、思想等进行有效了解,还要强调学生的动态化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教师过于关注学习结果,弱化了学生的思维过程,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问题的归因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负责教学活动的具体实施,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是师范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学习阶段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过系统研究,但是对思维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理论依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缺乏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给予学生专业的指导。其次,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过于对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过度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对知识缺乏探究热情,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享受思维的乐趣。

3小学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

3.1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思维培养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问题是思维的开始,让学生专注思维的前提是设疑寻异,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是要精心设计问题,通过质疑问难,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在学习《晏子使楚》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设置问题:燕子是怎样解释自己出使齐国的原因的?以及面临楚王二连三的羞辱燕子是如何反击?以问促思,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此外,设置问题中,教师要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程度,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问题的思维坡度,使不同阶段的学生都能够尝到思维的乐趣。例如:学生在学习《珍珠鸟》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设置问题: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珍珠鸟长什么样子?让学生了解,珍珠鸟的生活习性以及外形特点。其次,让同学思考文中“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中“美好的境界”是什么?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爱别人,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设置层次性问题使学生能够由外入内,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触及问题本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思维锻炼。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中,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否则学生将会产生严重的依赖思想,严重时将导致学生思维活动停滞,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2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力是无穷的,想象力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丰富的联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使学生在看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一分为二,并利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在学习朱自清的《詹天佑》相关内容时,学生可以由詹天佑主持修建铁路联想到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联想到八达岭居庸关的高山深涧悬崖峭壁等,在学习《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时联想到马致远的,"断肠人在天涯",感受作者化不开的思乡之情,体会游子们的声声呐喊。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关联联想与对比联想之间的不同之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我是要创新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想象的再创造,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促進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在学习《桂林山水》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漓江的录像视频,让学生深入体会漓江水净青绿的特点,使学生头脑中呈现出桂林山水的清晰画面,让学生仿佛荡舟漓江之上。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写一篇桂林山水观后感,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3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维,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加强理论指导,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首先,可以采用辩证思维法,分析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学生在学习《草船借箭》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问学生,大雾是诸葛亮三天前就料到的,还是凑巧碰上的?草船借箭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期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让学生以辩证观点分析问题体会偶然事件之间的必然性,促进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比较思维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草船借箭》一文中,如果将"借"字改为"骗"行不行? 让学生思考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之处用,“骗”字含有贬义,丑化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偏离了文章思想,而“借”则含有褒意,是假借进攻骗取曹军射箭,同时,又暗指借曹军之箭射杀曹军,以射杀方式还箭,用字精准巧妙,体会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胸有成竹,学生在对比思维过程中,理解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同时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将教学内容延伸至学生的思维领域,其次,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要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全方面立体化的思考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蒋秀云.小学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与教学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3):53-58.

[2] 欧阳红月.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73-174.

[3] 顾绍艳.语文课堂学生思维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9(19):29-30.

[4] 刘金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A].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培养思维能力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培养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