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往北京大学的信

2019-11-14 02:15武燕
莫愁 2019年27期
关键词:文化课北京大学美术

☺武燕

(作者系教育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社工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市级思品学科带头人。)

1

当女儿对我说出“我要考清美,我要去北京培训”时,我一下蒙了。清华美院,国内顶尖的美术院校,录取率极低,再加上女儿是“半路出家”,考上清美对她来说无异于痴心妄想。

之所以说女儿是“半路出家”,是因为女儿从高中时才正式开始学美术,而且是女儿自己极力要求的。当时,我们夫妻俩也是极力劝阻她,因为按照我们的想法,无论是学中文,学会计,还是学医,将来都是前途光明。可孩子偏偏就要学美术。本着对孩子的尊重,我和丈夫做了让步。

“已经同意你学美术了,好好在江苏参加省统考,考上个985才是正事儿!”多年的教子心得,让我把这句抱怨硬生生地按了回去,转而用好奇的语气询问:“为什么突然想考清美?”孩子骄傲又自信地回答说:“因为那是最好的!”

孩子的话,瞬间将我的记忆带回女儿上幼儿园大班时期。某天,老师打电话询问我是不是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我迷惑发生了什么。老师告诉我,小朋友们玩寄信的游戏,不管轮到女儿几次,也不管老师怎么提醒,女儿的信永远寄到北京大学。回来后,我问孩子为什么要把信寄到北京大学,寄给谁。她笑眯眯地说:“寄给我自己呀。北大是最好的大学,将来我一定到那里读书。妈妈,你一定要到北京来看我!”

时光荏苒,当年满脸稚气的小姑娘如今已成了大孩子,虽然北京大学已不再提起,但对北京的向往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过了几天,女儿凑在我身边,撒着娇说:“妈妈带我去北京看看呗,画室有体验课。”我曾请教过业内人士,得到的建议是:在南京培训,孩子基本能考个重点学校;去北京培训,前途未卜。可是看着孩子满脸的期待,想着她在选择了美术之后付出的努力,“不行”两个字,又被我硬生生地咽了下去。

这是一个妈妈与女儿之间的真实故事,更是许多家庭的故事。妈妈的责任是爱,是陪伴,但妈妈的责任更在于尊重,在于放手。一代代人的尊重与放手相延续,一个“多尊重,善放手”的好家风就会慢慢形成。

2

一家三口进京考察。在这过程中,我的心又开始了一丝动摇:北京离家那么远,孩子孤身一人在外求学,该是多么艰难啊!

我想出一招缓兵之计,我对孩子说:“考清美可以,期末统考,如果你比一本分数线高出30分,我就同意。”我心里清楚,对于一个要花大量时间准备艺考的孩子,文化课在原有基础上再提高,不是那么容易。我故意提此要求好让女儿退缩,没想到女儿爽快地答应了。

孩子那段时间学习特别刻苦,我为自己的智慧暗自得意。可是渐渐的,孩子脸上的笑容没有了,以前每晚去接她,她总是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恨不得把学校里的事儿都说一遍。可是现在,话少了,进门就学习,晚上经常做噩梦,好几次听到她在梦里哭。

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可又觉得自己没做错,毕竟高考不是儿戏,当父母的总要把好关。

女儿的低落,让我的焦虑愈发严重,恰巧此时参加心理培训。我向老师倾诉了我的问题。老师是怎样引导我的,我已记不清,唯有一句话我记得最清楚——孩子的路,终归要她自己走!

我突然间明白了,父母适时放手,有的时候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爱。再说,能不能考上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为了梦想拼搏过,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父母的爱与信任,孩子哪怕失败了,也可以从中获得成长。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决定取消对女儿文化课的要求,无条件支持她去北京求学。

女儿得知我们的决定十分高兴,再也没有做过噩梦,笑容又回来了。更让我惊喜的是,女儿比以前更勤奋,高二期末考试,她进步了不止10分。

北京的培训开始了,我没有强求送她。看着她进站时远去的背影,我在心里说:你无悔,我无怨。如今,女儿适应得很好,千里之外的我也慢慢学会了将担忧变成祝福。

我和女儿的故事讲到这里,读着此文的你,若是有一天,孩子也仰着头,对你说一个在你看来不切实际的愿望,我希望你能摸着孩子的头,笑着说:“那就大胆去尝试吧,祝福你!”

猜你喜欢
文化课北京大学美术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新年论坛(2022)举行
美术篇
你不是“生”而为父母,而是“学”而为父母。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的文字学启示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
《北京大学物理学丛书》书目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