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学校教育亟须重拾劳动教育荣光

2019-11-15 03:15马希良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劳动习近平

马希良

在审视和考察学校劳动教育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发现劳动教育其实在学校教育中一直都在,并未缺席,只不过在过往的岁月里是以渗透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学校教育情形中没有过去传统意义上的那种大张旗鼓地走出去,参加社区义务劳动,到工厂、农村、企业等做工劳动的场景,所以就会被一些人以为现下学校教育缺乏劳动教育。其实,学校教育就本质而言并不缺乏劳动教育,而是如何在新时代重拾过去那种劳动教育,使劳动教育从传统的渗透式的隐形方式走向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五育”并举的显性方式。在现下如何让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重新焕发应有育人荣光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思考的问题。

一、将劳动教育作为法定课程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体系

2011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的19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史称2011年版。它是在200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十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正如教育部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上所表述的那样:“本次课程改革着眼于建立有中国特色、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研究制定基础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从2011年版课程标准所涉列的学科而言,其中并没有明确劳动课。但十年新课程改革实践经验表明,劳动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消失,而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方式赖以存在。随着十九大召开,我国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党和国家指导思想。2018年9月10日又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在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从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中将劳动教育并列在“五育”之中。从目前而言,基于过往的学校教育新课改实践,开展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恰逢其时,因此,建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及时修订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修订中要明确出台国家劳动课课程标准,其目的是为培养新时代亟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劳动教育的靓丽底色,为将来学生步入社会增强本领,以壮行色,做好顶层设计。

二、摒弃“以分为本”观念,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由于我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体力劳动者在社会上常常被视为“下等人”,被人鄙视。而这种意识和行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影响着社会。杜威说:“学校即社会。”这种影响会弥漫到学校,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加之学校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学校管理中养成了“以分为本”的思想与意识,管理者把学习的目的当成考取的“分数”。现在我国进入了新时代,在教育方针中重新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这将昭示着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将大行其道,劳动教育将为学校教育邁向新时代,展现新气象,踏上新征程,有所新作为而再立新功。在新时代下,学校教育要利用学校可以开发、设置校本课程的政策便利,积极发动联合协作区域内外和校内外专家、学者及教师的力量,开发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在国家劳动教育课程标准未颁布之前,解决专门劳动教育课程欠缺的难题,为学生提供具有地域风情、中国特色、全球视野的劳动教育课程精品,并做好与劳动教育相配套的软环境改善工程。学校本身也要制定相应的劳动教育近、中、远期规划,按学段、年龄、需求适时开展劳动教育。学校还要积极响应社区号召,组织学生,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公益劳动。要挖掘潜力,创新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成果的优秀品质,树立劳动成就未来、劳动铸就人生、劳动无尚光荣、劳动创造一切的高尚思想,养成学生尊重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发挥社会、家庭对学校教育的支撑作用

在大教育中虽然学校教育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离不开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有力支撑。不论是国家将来出台国家劳动课课程标准,还是实施地方劳动课课程标准,乃至开设简便易行的校本劳动课程,最终还得靠社会和家庭的支持,特别是学生家长的支持,才能走好、走稳、走远,否则,将会产生形同虚设的后果。

作为社会力量而言,在劳动教育方面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通过社区平台,将学校纳入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范畴,进行一体化规划,配合学校劳动教育的阶度、进度,以及相关劳动教育的要求,动员一切区域内的有利于树立与巩固学生劳动思想,修炼与提升学生劳动品质,培养和铸就学生劳动习惯的教育资源和力量,本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倡导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初心和责任,通过社区劳动教育,共享资源平台,促进中小学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同时作为社会中坚、主导力量的政府要更应该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贯彻落实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召开对应的地方教育大会,出台有关鼓励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相应措施及配套方案,把学校劳动教育抓紧、抓实、抓好。与此同时,还应做好有关劳动教育的宣教工作,利用舆论主阵地的天然优势,宣传劳动,讴歌劳动人民,崇尚劳动光荣,积极引导、监管自媒体在有关劳动、劳动人民、劳动光荣等方面的宣传。也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不失时机地开展对各行各业优秀劳动者的公开表彰奖励,不仅给荣誉,还要解决相应待遇,同时对社会上那些为人不齿的好逸恶劳的典型事例、案件及时公开处理,对以那些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歧视劳动、劳动人民的行为也要公开曝光,让尊重劳动、劳动人民成为新时代公民的一种基本素养,从而促使劳动无尚光荣理念深入人心,浸润心田。

从家庭就角度而言,学校教育同样也离不开家长的全力配合。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中小学生而言,正处在身心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特别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塑形、固化、定型的重要阶段,因此,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支撑作用不言而喻。首先,家长要充分发挥父母对孩子特殊深远的榜样影响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剔除头脑中固有的鄙视劳动的意识,树立现代大生产意识,正确认识现代社会分工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科学性;家长还应学习了解一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深刻理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的深层意蕴。其次,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乃至参与社区活动中还要带头劳动,以示范引领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劳动成果的良好行为习惯,给自己孩子展现一个光鲜亮丽的劳动者的熠熠生辉的形象,通过榜样的力量来感召孩子、教育孩子、影响孩子。再之,父母要配合学校劳动教育的计划,响应社区组织的劳动竞赛和公益劳动的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将劳动教育明确列入家庭教育的计划序列,对孩子开展有针对性的、富于新时代特色的家庭劳动训练和参加相关的社会公益性劳动,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行为习惯,重树和印刻劳动无尚光荣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讲话[EB/OL].https://www.sohu.com/a/2550

31163_508597.

[2]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关燕云】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劳动习近平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热爱劳动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标题党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