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育教学的思考

2019-11-18 06:34吕红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8期
关键词:思考数学教学初中

吕红娟

【内容摘要】新课改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分别从教学设计,以人为本,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究在进行初中教学活动过程中如何更为有效的满足新课改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 数学教学 思考

引言

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需要对其进行合理改进,使其更好地满足新课改发展需求。

一、改进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背景下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确保高度体现以人为本,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需要尽量抛出问题,将课堂教育学生,引导学生自主展开。为了进一步保障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我是小老师”的教学活动,由同学自主进行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内培养学生自信心,使其能够更为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前置作业的合理设计,确保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具有更为浓厚的兴趣。例如我们学习“相反数”时,老师可以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给学生布置前置性练习,这个练习可以是让学生列出几个和为“0”的加法算式,让学生观察这几个加数之间存在的规律;也可以是让学生列出几个因数相同,但积是负数的乘法算式,同样观察几个因数之间的规律,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学生不停地进行思考,并且可以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在观察完成以后,学生可能会得出好几个结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相反数”的概念,就容易理解并且记忆深刻了。

二、实现以人为本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需要确保实现以人为本,首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不同层次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充分考虑,确保班级数学学习效果能够得到整体提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具体学习水平进行分层教学的有效开展,确保学生个体具有更高的学习效果。该种教学方式也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确保在参与课堂活动时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基于此,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科学进行分层教学,以此为基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中,首先需要对学生数学基础进行深入分析,然后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并进行教学内容的进一步设计,这种教学方法能够确保不同水平学生学习需求得到最高程度的满足,从而保障制定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例如在进行“数据的整理”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随机给予学生几组数据,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根据自己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最后由学生自己阐述自己整理的依据,通过应用该种方法能够确保学生对数据整理具有更为明确的认识,然后由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本组内为科学的整理办法在全班进行比赛,挑选出最优的一组,通过应用该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为积极的参与课堂活动,进一步保障教学效果。

该种教学方式能够确保不同层次学生基础知识均得到合理强化,使其能够在具体生活中合理应用数学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确保进一步有效融合娱乐活动和学习教育,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整理不同数据,确保学生能够在娱乐活动中感受到数据整理的重要价值。通过对学生心理特性进行具体分析,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合理设计与学习内容相关的课堂游戏,确保每一名同学都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实现课堂氛围的合理改进。

三、改进教学评价

为了全保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更好地满足新课改发展需求,教师还需要进行教学评价的合理改进,在进行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实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得有效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定量评价能够对学生具体知识的掌握进行合理评价,而定性评价,主要针对学生学习态度,包括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和个人情感,通过有效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能够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价。与此同时,还需要有效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其中前者主要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应用,能够确保教师对学生学习现状以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把握,从而对教学策略,教学难度,教学进度进行科学协调。后者通常是在学生完成教学活动之后所进行的一次性评价,包括其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进行这种评价能够对学生学习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科学检测。通过实现两种评价方式的有效结合,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例如在进行分式方程一课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解题过程进行评价,同时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方程时,應该使学生尽量写全计算步骤,在后期熟练之后可以适当免去部分步骤,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对学生解题进行评价,同时还需要综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对其进行有效的鼓励。在进行具体教学活动时,还需要确保有效结合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过改进教学设计,实现以人为本,完善教学评价能够确保在初中开展数学教育活动过程中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使其更好的满足新课改发展需求,推进我国教育工作的有效发展。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也减轻了负担,同学也对知识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了双赢的目的,有利于培养更加优质的学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明科.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11(15):150.

[2] 于芳. 对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初步探析和思考[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1):138.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颐和中学)

猜你喜欢
思考数学教学初中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