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献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2019-11-19 08:41唐生超
新课程·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历史教学作用

摘 要:人教版中学历史教材引用了大量的文史资料,为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多方便,但在教学中对这些资料的运用并不充分和科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教育者认识到文史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功能,开始关注它。初步探讨文史资料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

关键词:文献知识;历史教学;作用

在初中历史(人教版)教材中,随着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教材内容更加广泛,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教材中加入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佐证,它在教材中的表现形式是:史料、图画、图表、注释、诗词等。

如何发挥文献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对不同的文献资料做到物尽其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越发显得重要。

一、重构历史场景,深入体验历史事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应当反映的是某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整体的历史呈现,但在现行教材中却是由一个一个历史事件组成的,而单个的历史事件不能完整地反映历史真相,如何将单个的历史事件整合在一起,全面呈现历史真相才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如:用多媒体来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场景,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对历史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在讲述秦迅速灭亡时,设置懸念,“当时秦国的市场,有一种怪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引发学生兴趣,启动思维,展示文献“行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劓鼻盈蔂,断足盈车”。老师讲解释义,学生随着老师的叙述而探究思考,这样平淡的原始材料就活起来了,教材描述和形象历史画面的结合,学生很快就能明白秦亡的重要原因:秦的暴政。随之对秦农民起义暴发的历史必然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提高历史感悟,培养鉴别文献的能力,体验论从史出

历史教学应突出学科的自身特点,即浓郁的历史气息、文化气息。培养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历史责任感就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原则和目的。正确恰当引用原始文献材料,既可以体现历史的真实性,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出“自己”对历史认识的结论,认识到我们历史知识不是别人强加的,而是以充分的史料为依据的。讲述史料,看似增加了难度,实质是简化了教材内容,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如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汉食货志》记载“民失作业,而在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而诸将相或乘牛车”,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呈现面前。文帝、景帝时期实行轻徭薄赋,发展农业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景象,《资治通鉴》的记载“海内安宁,家给人足”和《汉书·食货志》“都鄙廪满,而府库余财”。前后史料的对比,让学生真实客观地了解西汉经济的发展过程,从而得出“统治者要想巩固其统治,就必须关心民生,发展经济”的历史结论。

三、增强阅读能力,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活动中体会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特点就是“在活动中学习”。认为个体的智慧与认识是通过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成长和发展的。基于这样的理论认识,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组织学生开展“历史故事擂台赛”。首先要求学生搜集,加工整理自己比较擅长的故事,如“烽火戏诸侯”。再如,关于抗美援朝中国的出兵原因,引用两段材料,一是朝鲜金日成首相和朴宪永外相联名发来的急电“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二是彭德怀总司令对出兵的看法“……想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国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直观感知史料,就可以明确我国出兵的原因:保家卫国。教学中,恰当地引用史料,创设情境,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对提高阅读能力是很有作用的。

四、培养探究精神,学会在繁杂的文献史料中归纳总结,体会沉静的阅读之美

学习的目的就是让自己丰富起来,成为一个思想丰富且具有独立见解的人。学生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的解释。这只是一种积累,并没有将所学知识升华。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从繁杂的史料中归纳自己需要的东西,是对历史直接的探索研究。孔子关于“仁”的学说涵义十分宽泛,并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阐发。“予仁若考”(《尚书 金滕》)指的是才能和美德;“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则是其最主要的两个内容。仁者“泛爱众”“能爱人,能恶人”就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卫灵公》)。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通过思考,还是能从其中认识到孔子所讲的“仁”是同“礼”联系在一起的。

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加深了对历史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龚爱琴.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历史教学问题,2005(2).

[2]严先元.教师的教学技能[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04.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自筹课题《文史知识互鉴与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唐生超;课题立项号:GS[2018]GHB3653。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历史教学作用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