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荸荠壶”的造型灵感与内涵

2019-11-21 01:11王亚新
山东陶瓷 2019年4期
关键词:荸荠手工艺紫砂壶

王亚新

图1 荸荠壶

紫砂壶,因其原材料而得名,以古朴秀丽,性能极佳而闻名。制壶工艺在中国由来已久,或许是因为中国人喜好饮茶,在茶道活动中就尤其需要一件精美的茶具来增添风雅,因此紫砂壶的诞生也可以说是顺理成章。智慧的手工艺人将具有卓越性能的紫砂泥充分利用起来,使得世界艺术品殿堂之中多了一颗耀眼的东方紫色明珠。

紫砂泥来自自然,手工艺人们的灵感也来自于自然,在紫砂壶之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动植物造型或者装饰。中国人对于自然有着非同一般的亲近感,因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人们乐于相信自然是充满灵性的,因此选择动植物造型入壶实际上体现了深远的民族文化心理,紫砂壶不仅因此增添了美感与个性,也因为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而能长久地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

图1“荸荠壶”的灵感来源就是植物,与一般的花草树木相比,此件紫砂壶所选择的是中国南方常见的草本水生植物——荸荠,其造型设计本着还原真实的原则,将荸荠的形貌完美展示,选择此种植物的真正原因在于人们对它的喜欢,因此此壶所体现的真正内涵依然是对人们审美心理的一种认同感。

欣赏一件紫砂壶我们最先产生的就是视觉感受,因此我们要从紫砂壶的颜色、造型、装饰等方面进行分析,其后再探究这些设计组合背后的内涵。此件紫砂壶基本颜色呈红栗色,上有金色斑驳痕迹,与以往紫砂壶统一的颜色相比存在着较大区别。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还原荸荠的颜色,因而不追求统一。壶身表面具有纹理,自然而不粗糙。壶身呈不规则的圆形,上有环状条纹装饰,壶嘴短小,似乎“隐藏”的极为完美,与壶身下部自然相接,壶把手简约朴素,以满足使用需要为主。此壶的壶盖设计极为巧妙,完全与壶身融合,不见痕迹,工艺之精湛令人赞叹,上面的壶钮则设计为荸荠的梗状。此壶从造型上看,如果不是那小小的壶嘴和弯月似的壶把手,真如自然生长的荸荠一般,尤其是壶身与壶盖的完美融合,使得整件紫砂壶充满自然趣味,可见手工艺人对于荸荠这一植物的熟知,通过巧妙的设计使这种自然小植物充满了艺术美感。

荸荠,也称乌芋、凫茈,俗称马蹄、地栗,其外表与性能都与栗子相同。荸荠肉质鲜嫩,甘甜多汁,爽脆可口,自古有“地下雪梨”的美称,北方人甚至将其视为江南人参。荸荠既可作为蔬菜、水果食用,也可作为药用。这样一种自然小植物有着如此丰富的用处,可见自然之神奇。

选择荸荠作为此壶的主题实际上体现出中国的一种饮食文化。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的播出,中国美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人民知晓,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其饮食文化也极为丰富,中国人爱吃、会吃,因此选择荸荠这一植物是有着文化根基的。或许一件艺术品不需要过于雅致以至脱离民间趣味的内涵,但一件真正亲近民间,具有些许“烟火气”的艺术品一定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荸荠这一植物还具有较强的地域色彩,因为这是一种常见于南方的植物,从此深入探究我们或许也会得知手工艺人的一些创作心路历程。此件“荸荠壶”有着浓郁的自然风格,手工艺人以自己精湛的手艺塑造出一个更加精致但不做作的荸荠,紫砂壶艺术也以自己包容的态度接纳它,使其与自己融为一体,二者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艺术生命的升华。

紫砂壶从明朝正德年间诞生至今已有百余年,其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变化,大量的创意紫砂壶不断涌现,然而具有自然韵味的紫砂壶在人们心里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如此件“荸荠壶”一样,我们透过它朴实自然而小巧的外表看到的是紫砂壶百年的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荸荠手工艺紫砂壶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清脆甜美的荸荠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挖荸荠
荸荠不说话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