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升”壶的造型设计与文化内涵

2019-11-21 01:11陈建中
山东陶瓷 2019年4期
关键词:融汇竹节篆刻

陈建中

图1 步步高升

人类自诞生以来对于审美就有着强烈的追求。当原始时期的人类产生了羞耻感,学会了用树叶、兽皮遮盖自己的敏感部位时,伴随着抵御寒冷需要而来的是人的个性与审美观念的萌发。人类与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不能否认的是,人类制作的器具往往能够反映一个时代的整体风貌与特点,不仅为后代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与精神遗产,更是将凝聚于其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下去。

“步步高升”壶是一件中国传统手工艺品的典范(图1)。此壶表面呈温润古朴的栗红色,且饱和度较低,这样的颜色使得紫砂壶在保持表面光滑细腻的同时形成一种低调典雅的风格。壶身呈圆柱形,类似于钟的形状,线条优美,靠近壶底部则以线与面搭配组合制造出一种立体感,这样在壶的表面则形成空间感与造型感,而不至于过于单调。壶盖极为简单,与壶的整体设计理念相配合,覆盖于壶颈处,与壶身形成一个整体,达到了一种和谐共生的美感。从此壶的造型来看,虽仅为线与面的简单结合,但如何能将之结合的合理,流露出自然之感而又不过于粗糙,是十分不容易的。

此壶的壶嘴、壶把手与壶钮选择了在中国具有独特内涵的竹节为装饰,但又各有其特点。壶嘴处的竹节短小精悍,但笔挺硬朗,清晰的竹节体现出竹子经寒而不凋,四季常青的旺盛生命力。壶钮则设计为圆环状,这样的设计考虑了人们使用时的需要,但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竹的韧性,一种能屈能伸的力量就蕴含在这小小的竹节之中。壶把手的设计恰似向上生长的竹节,一种昂扬的斗志直指青天,追寻着太阳与天空,还有一切美好的事物。竹子丰富的内涵就这样融汇于一件小小的紫砂壶中,从外表到内涵,从工艺到文化。

竹在中国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从壶名称“步步高升”可知,它看中的必定是竹旺盛的生命力与辟邪求福的特征。竹的外表为环节装,一节一节向上生长,最高的竹子可长到45米,直径可达30厘米。竹子的这一特性便象征着步步高升,人们对于生活有着美好的期盼,将竹用于紫砂壶的装饰必然为人们所喜爱。泡茶时使用这样一件紫砂壶,在茶香的芬芳之中,仿佛可见青翠欲滴的竹子,抬头仰望便是它昂着头指向天空,自然会催人奋进,让人感觉到生活的无限希望,让人能够坚持内心的追求。

除了竹子装饰,壶面处的书法诗文篆刻也为此壶增添了许多文化气息。紫砂壶能够传承到今天仍然保持活力,与文化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文人雅士们乐于用紫砂壶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念与高洁志向,选择一把紫砂壶不仅是审美上的选择也是对于自己人生理想或人格的一种选择。此壶以古文字篆刻与诗文装饰,一种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紫砂壶醇厚的气息又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是在提醒人们在追求"步步高升"的同时,不要忘记内心的坚守,要守护自己内心的净土,才能更好地追求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才能够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紫砂壶艺术诞生于明朝正德年间的江苏宜兴丁蜀镇,自从那时起,“宜兴紫砂”就成为了宜兴的名片和中国的名片。通过赏析“步步高升”壶的造型特色和文化内涵,我们可以发现,紫砂壶艺术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在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上可以融汇自然之物,融汇诗文书法与篆刻,且丝毫没有拥挤之感。各种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竟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传达出作品本身的价值,更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现出来,这也是紫砂壶艺术到今天依然能感染人心的关键之所在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渊源流长,中国优秀传统手工艺品的百花园中百花争艳,竞相开放。紫砂壶艺术以一抹时而清丽淡雅,时而浓厚古朴的颜色显得更为亮眼。而“步步高升”在紫色之外又多了一抹翠色,与紫砂泥一样同为大自然的馈赠,我们要感谢自然的哺育与馈赠,同时也要感谢历代手工艺人的坚持与不断探索,铭记那动人的“匠人精神”!

猜你喜欢
融汇竹节篆刻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竹节人”中说“趣味”
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的融汇运用研究
曲是新格律诗继承传统和融汇当下的纽带
篆刻
巧用“活页习题” 融汇音乐课堂
HPLC-ELSD法测定中药两头尖中竹节香附素A
《三十六计》篆刻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