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花僧帽”的美学特征

2019-11-21 01:11卢雪君
山东陶瓷 2019年4期
关键词:菱花佛教文化手工艺

卢雪君

图1 菱花僧帽

提起中国的茶文化,在茶道活动中,有一件物品可谓必不可少,因为它的存在才使茶叶有了生命,也使整个茶道活动亮丽起来。这件神奇的物品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紫砂壶,它从诞生起就像是一个“神话”,其妙用广为人知,其秀丽古朴的外表更是能引人思考,从而成为一件文化产品。在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社会,这样一件具有传统韵味的艺术品能够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出来,增加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及传统技艺的认同感,也就自然能够在世界艺术品的殿堂中为自己保留一个稳定的位置。

图1“菱花僧帽”紫砂壶就是一件造型与内涵都极佳的作品,在造型上融汇了两种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元素,然而其艺术内涵却是相同的,菱花有一种高洁雅致的气息,而僧帽则象征着悠久历史的佛教文化,此件紫砂壶所要表达的也是一种禅意韵味,或是一种怡然自得,内心清净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态度。

朱红淡淡,娇而不媚,紫砂泥中的红土往往是手工艺人们制壶时的首选材料。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着诸多吉庆含义,因此选择红土来制壶也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这件紫砂壶,表面细腻,光泽度适宜,质感柔和。壶身以圆形为主,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类似于葫芦形状,下半部圆润可爱,上半部成圆柱体,线条笔直清晰,与下半部形成几何美感。壶嘴造型奇特,由下半部壶身起向上延伸,紧贴壶身,尖端处平直。壶把手高耸,线条婉约流畅,与壶嘴大致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两端对称。壶盖造型以圆形为基础,边缘有锯齿状装饰,这样就使得壶盖成为一个僧帽,而上面那枚小小圆珠既可作为僧帽装饰,又作为壶钮而有使用价值。在壶身处有大小相同的纹样装饰,恰好形成菱花的花瓣图案,这样一来,“菱花”与“僧帽”两种艺术主题都在此件紫砂壶身上得以呈现。

“菱花”的花朵十分娇艳,果实可供食用。菱花在古代曾象征着正统的国家政权,此后这种精巧美丽的图案经常用于铜镜制作中,因此“菱花镜”也是一件经典的传统工艺品。僧帽大家就更为熟知一些,它是佛门师傅所佩戴的一种帽子。因此僧帽象征的是佛教文化,这种文化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它虽不是中国的本土宗教,但却与儒家、道家平分天下,直到现在,中国受佛教文化影响的人不在少数,可见这种文化的感染力。佛教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禅意,此后逐渐演变为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态度。在这件“菱花僧帽”的造型之中,菱花以本身的色彩和芬芳营造了良好的气氛,而僧帽则是手工艺人价值观念的表达。菱花虽艳丽但却不媚俗,与僧帽搭配起来是恰如其分的清新脱俗,怡然自得,是一种远离奢靡,返归自然的心境。

观赏这把紫砂壶,我们所感受到的是由几何体相互构造而成的独特艺术美,由此我们也能感知到紫砂壶艺术的魅力,即使在时代发展之中它也能不断变换着自己的造型以发扬光大。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诸如“菱花僧帽”这样的紫砂壶艺术作品,也离不开手工艺人的坚持,正是因为他们,传统手工艺术品的生命才得以延续。

通过分析这把“菱花僧帽”,我们对它综合的独特几何美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体会到手工艺人选择菱花与僧帽这两种元素的依据。紫砂壶艺术是传统的,同时也是开放的、包容的,正是因为这样的心态,紫砂壶才能走过几百年的风风雨雨而一展芳华,成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艺术经典!

猜你喜欢
菱花佛教文化手工艺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论“四方菱花壶”的艺术特征
“菱花石瓢壶”的艺术魅力
封面人物
论紫砂壶“菱花提梁”的艺术审美
从“禅韵壶”看佛教文化与紫砂壶艺术的融合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嘎玛:扎曲河畔的手工艺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