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可再生能源间接可持续生计保障效能研究

2019-11-28 14:46袁合涛陈兴平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可再生能源

袁合涛 陈兴平

摘要:以安康革命老区扶贫搬迁安置点脱贫户为调研对象,分析可再生能源间接可持续生计保障机理,提出了可再生能源间接可持续生计保障效能的计算方法及其集成利用系统矩阵。结果表明,脱贫户基本达到了生计维持目标,但与可持续生计目标还有差距;可再生能源具有经济效能、环境效能和社会效能,尤其是持续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能够补偿脱贫户因远离土地而失去的可持续生计保障。

关键词:可持续生计;可再生能源;间接保障效能;安康革命老区

中图分类号:TU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9)19-0149-07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9.03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Taking the poverty-alleviation and relocation settlements in Ankang revolutionary old area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indirect sustainable livelihood security mechanism of renewable energy is analyzed, an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direct sustainable livelihood security efficiency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its integrated utilization system matrix is propo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verty alleviation households have basically achieved the goal of livelihood maintenance, but there is still a gap with the goal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Renewable energy has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benefits, especially sustainable economic gains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can compensate for the sustainable livelihood security that poverty-stricken households lose as they move away from the land.

Key words: sustainable livelihoods; renewable energy; indirect support effectiveness; old revolutionary base areas in Ankang

在安康轄区内,汉滨、旬阳、汉阴、宁陕、石泉、紫阳6个县(区)属于革命老区,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秦巴山区的主体区域,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可称之为“四区叠加”。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安康革命老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取得阶段性胜利。然而,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在扶贫搬迁安置点仍有部分“脱贫摘帽”后的脱贫户存在着可持续生计问题,这也是一个普遍存在和被关注的热点问题。

可持续生计(Sustainable livelihoods)一词最早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Chambers等[1]认为可持续生计主要指人们谋生的能力。Scoones[2]最早提出生计分析框架,并将生计资本分为社会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自然资本。可再生能源属于自然资本范畴,其与可持续生计的关系或共性在于可持续性,但可再生能源对可持续生计有间接生计保障效能[3]。分析可持续生计有利于研究脱贫攻坚[4],万亚胜等[5]定量测度了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对生计结果的影响。让失地农民享受市民待遇也是实现可持续生计的有效策略[6]。开展脱贫户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对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脱贫户采用的生计策略不同,其生计资本水平也不相同[8]。辛瑞萍等[9]提出了促进生态移民可持续生计发展的具体策略;徐涛[10]提出了开发农村劳动力就业市场、多元补偿机制等可持续生计策略;张慧等[11]从发展地方特色产业的角度构建可持续生计支持体系;宁泽逵[12]发现自然资本已是陕西省长武县巨家镇农户生计改善的短板。而属于自然资本范畴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更是不足。张慧等[13]针对中国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现状及困境进行了分析;王火根等[14]利用聚类分析法对脱贫户应用能源扶持政策偏好进行分层聚类,分析脱贫户对能源政策需求的影响因素。

上述研究因其在可持续生计资本等方面的缺失而形成研究空间,尤其是在土地等自然资本保障功能弱化的现状下,重新选择自然资本来提高生计资本还没有具体可行的路径,这正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显得更为迫切。

1  安康革命老区脱贫户的可持续生计现状

安康革命老区在脱贫攻坚初期有贫困人口13.47万户40.38万人,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69.4%;有建档立卡贫困村671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60.8%。致贫原因有多种,有些是因地理条件恶劣,有些是因没有劳动力,也有些因家庭基础条件太差等。当地政府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把易地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把集中安置与进城入镇进社区安置相结合,在撤并的乡镇建中心安置社区、在集中连片的扶贫重点村建跨村集中安置社区、在传统村庄和产业集聚区建设特色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就近就地安置要求,实施精准搬迁工程,完成“地灾户、洪灾户”搬迁安置任务。到2020年,全市规划搬迁农户13.40万户,其中贫困户8.39万户31.80万人,属于安康革命老区范围内的有5.61万户21.51万人,占全市规划搬迁贫困人口数的67.6%。由此可见,无论是贫困人数,还是搬迁人数,革命老区均占全市的60%以上,其脱贫程度决定了全市的脱贫效果。

为切实了解当前安康革命老区扶贫搬迁安置点脱贫户的生活现状,2018年暑假期间,课题组选取偏好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确定调查样本,深入6个县区10余个乡镇采用参与式观察、个人深度访谈和分散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研了310户脱贫家庭。在被问及“脱贫后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时,80%的脱贫户回答是“扶贫搬迁安置点附近没有土地,没有长久的生活费用来源”,也有提到养老、提高收入、看病、子女教育和就业问题等,共性的问题是没有可持续的收入,当然这也是脱贫户最盼望解决的主要问题。当前脱贫户主要收入来源依靠打工的占比达75%,外出时间在8个月以上,且收入不稳定又偏低,依靠种植、养殖、经营等生活的不足20%。家庭主要收入差异大,但开支却大体相同,有生产投入、置办新房、婚丧嫁娶、子女教育、看病住院、人情礼节、基本生活费用等。农户对于长远的生计策略缺乏信心,年轻人多数外出打工,有些也想自主创业;年长者由于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偏低,希望政府通过多种方式解决可持续生计问题。搬迁前,大部分脱贫户住在土地贫瘠分散的山上,生产方式落后,生活环境封闭,种地是主要的生计方式。搬迁到扶贫安置点以后,生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生计方式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得以明显改善,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机会增多,就业选择范围更广泛,但在生计转型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日常开支大、经济收入难等困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可持续生计问题。

根据安康市扶贫开发局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安康革命老区脱贫重点任务进度情况(表1)可知,安康革命老区搬迁安置房的开工率均为100%,但竣工率超过60%的仅有1/3;交通保障方面,通村组水泥路完成比例均在80%以上;水利保障开工率100%,竣工率较差;电力保障方面,0.4 kV线路完成比例和户表改造完成比例大部分区域都完成了80%以上;标准化卫生室全部开工,整体竣工率不到60%;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完成比例和贫困劳动力培训完成比例均在90%以上,有些区域完成比例甚至翻了一番;新建(扩建)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和技术培训整体完成比例超100%。可见,在安康革命老区脱贫重点任务中,产业脱贫指标完成最好,其次是就业脱贫,这两个指标都是在围绕可持续生计做工作,其工作方向与脱贫户的关注点一致。

2  脱贫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

评价扶贫搬迁安置点脱贫户的生计是否可持续,主要看有没有可持续的收入。持续的经济收入是维持可持续生计的重要支撑,是安康革命老区培养脱贫户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因素。因此,选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富余劳动力就业率、土地产出率、养老保险覆盖率和恩格尔系数来反映经济基础,这些指标是衡量脱贫户生活水平和生计可持性的重要指標,其调研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根据调研结果和专家意见,遵循现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久生活水平有保障的要求,分层次设置生计维持目标和生计可持续目标,见表2。由表2可知,2017年安康革命老区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9 394元,维持目标完成率117.42%,可持续目标完成率78.28%,可见脱贫户的收入还处于较低水平,但已基本完成了生计维持目标,与可持续生计目标还有21.72个百分点的差距。安康革命老区富余劳动力就业率为70%,维持目标完成率和可持续目标完成率均偏低,说明解决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地政府已通过创建社区工厂和鼓励返乡人员创业等措施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在土地产出率指标中,维持目标完成率和可持续目标完成率均低于75%,表明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土地产出率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多数土地处于山区,距离居住地较远,耕种不便,打理较少,作物产量低,甚至荒芜。安康革命老区养老保险覆盖率为92%,维持目标完成率和可持续目标完成率较高,但与社保全覆盖还有距离。安康革命老区脱贫户的恩格尔系数调查值为40%,距离生计维持目标和可持续目标都在15%以内,表明脱贫户搬迁到扶贫安置点以后生活质量较之前有所提高[15]。结合各项主要指标的目标完成率,从贴近度角度分析,脱贫户在经济基础这个关键指标上基本达到了维持目标,但与可持续生计目标还有差距,后期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不断提高生计资本来缩小这个差距,尤其是要在年人均纯收入上增加帮扶力度,以保障脱贫户的可持续生计。

3  可再生能源间接可持续生计保障机理

3.1  可再生能源是另一种形式的自然资本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构建者舒尔茨认为,贫困的关键因素不是土地,而是人本身,当然也包括人的谋生能力,这种能力根据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多数脱贫户在搬迁到安置点以后并没有土地资源可以利用,因此需要考虑利用其他形式的自然资源,这也是一种自然资本。近年来,尽管在扶贫搬迁安置点开展就业培训和开办社区工厂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自然资源利用和可持续生计方面仍然欠缺具体的政策措施。移民搬迁安置点脱贫户原有的土地太远,而现居住地又没有土地可种,成为“失地农民”,其可持续生计问题亟待解决。脱贫户的可移动性与土地等原生存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形成矛盾,产生生计风险,但可持续生计资本可有效规避这种风险。移民搬迁安置点脱贫户对生计资本的需求是长久性的,需要长久性供给解决。通过可再生能源间接可持续生计保障机理(图1)可知,生计资本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自然资本,其中自然资本包括土地、水域、森林植被等资源,由于其不可移动性,这类自然资本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土地功能弱化,甚至是失去了土地的保障效能。故应探索其他形式的自然资本,如太阳能资源、空气能资源、风能资源等,这些资源受地理位置限制相对较小,同时也是可再生能源,对其开发利用可产生长久经济价值,以提高可持续生计资本,解决可持续生计问题。

3.2  可再生能源产生长久的经济效能

脱贫户所拥有的自然资本通常是自然资源,这种自然资源可以用来生产产品,为脱贫户的生计提供效能保障。脱贫户的生计对自然资本的依赖性普遍很强,区域自然资源的贫富决定了人们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对于安康革命老区的脱贫户而言,耕地与林地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个别地方还有水域资源,如瀛湖、月河等。这些自然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是衡量自然资本存量的重要指标,显然这些地区多为山区,与平原地区的自然资源有较大差距。可持续生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脱贫户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尽管有完善脱贫户补偿方案、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服务项目供给、创造就业机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可再生能源的长久效能供给也非常值得探讨。

可再生能源开发的主要特点是初始投入大,后期投入小,特别是太阳能、空气能、风能在能源资源方面几乎是零成本,而脱贫户的最典型特征就是资金缺乏,这就需要可再生能源启动资金的大力支持。从脱贫户的角度来看,通常有3种模式:一是脱贫户不出资。在这种模式下,脱贫户没有压力,但政府有压力。二是脱贫户出资一部分,大部分由政府或企业承担。这种模式相对合理,但也存在脱贫户收益少、贷款面临呆账风险等问题。三是脱贫户或安置点以土地等资源入股。这种模式最符合实际情况,适用于光伏扶贫及风电扶贫。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生计结合,关键是要处理好资金、技术与服务、利益分配、资源利用、收益的短期性及长期性等一些核心要素及主要属性矛盾。

3.3  可再生能源较土地资源更适合分布式开发模式

可再生能源间接可持续生计保障是指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与可持续生计工作结合在一起,既帮助脱贫户解决了可持续生计问题,又开发利用了可再生能源,保护了生态环境,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脱贫路径。目前与脱贫工作结合较多的可再生能源有太阳能、空气能、风能、生物质能及地热能,其利用方式和特点见表3。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创新,其技术水平和能量转化效率不断得到提升,应用方式多样。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可以在扶贫搬迁安置点集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以解决脱贫户的热水需求问题;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利用方式,一般与传统供电方式共同为扶贫搬迁安置点供电,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

空气能又称空气源,属于一种可再生能源,是通过热泵机组将空气中的低品位热能提升为高品位热能加以利用的能源。空气中的热能来自太阳辐射,空气温度越高,空气能就越丰富。尤其是在夏天或气温较高的区域适合利用空气能,现在的低温热泵技术不断发展,也为低温区域的利用提供了可行条件。这是一项具有开发潜力的节能环保技术,市场价值较大。

风能的利用技术较为成熟,只是安康革命老区处于秦巴山区,在风能利用条件上受到一些影响。风能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①自然通风。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筑应当以主要风向、主体结构以及门窗为基础,展开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对风能进行合理利用,保证建筑能够在自然通风的条件下营造更加舒适的室内环境。②风能发电。除了太阳能可以发电外,风能也可以发电。风力发电技术是采用发电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可以根据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实际情况,在附近山顶安装风能发电机组,能够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降低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量。

生物质能的应用愈来愈广泛,采用化学及物理方式将农林作物废弃物等加工处理,进行综合性利用,如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生物质混合燃料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等,可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起到节约资源和环保的作用。植物可以再生,故生物质能可长久利用。

地热能源储量丰富,也属于可再生能源。冬季利用热泵从地源中吸收热量用于供暖,夏季通过热泵从室内吸收热量转移到地源中达到制冷的目的。

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可持续生计结合发展,需要考虑不同可再生能源的特性。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无处不在的特性,相对于不可移动的土地资源优势显著,更适合分布式开发模式,产生的长久收益可解决脱贫户无劳力、无土地耕种、无稳定收入问题,这是可再生能源参与脱贫稳固工作的优势所在。

4  可再生能源间接可持续生计保障效能

根据可再生能源的属性分类、能量转换及用能需求,综合考虑电、热、冷不同的应用方式,形成可再生能源间接可持续生计保障效能关系,见图2。其能效主要体现在经济效能、环境效能和社会效能3个方面。

1)经济效能主要体现在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增长及促进技术进步。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不仅可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增长,对配套产业的协同发展也有促进作用,是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2)环境效能主要体现在减少废气排放和粉尘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对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等有重要影响。如以1 000 kW火电项目为基准,测算同等装机容量下几种典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减排效能,结果见表4[16]。

3)社会效能主要体现在增加就业机会、控制资源消耗和创造宜居环境方面。可再生能源设备的生产、销售、安装、维护等工作均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可以为脱贫户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控制传统资源消耗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创造宜居环境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

4.1  效能計算

5  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从扶贫搬迁安置点脱贫户的可持续生计角度出发,通过生计状况调研和数据分析表明,安康革命老区脱贫户在经济基础这个关键指标上基本达到了维持目标,但与可持续生计目标还有差距。因此,为了实现脱贫户的可持续生计,需要开发另一种自然资本——可再生能源的长久效能来满足脱贫户的长久生计需求。从节约传统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角度来说,可再生能源具有明显的社会效能及环境效能,并且由于节煤增电、增热,具有良好的经济效能。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涉及安康革命老区建设的多个方面,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不仅是可持续生计保障的需要,也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当然,目前安康革命老区发展可再生能源还面临一些困难,需要探索各种有效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持续稳定发展,以保障脱贫户可持续生计。

1)提高脱贫户对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现阶段缺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研究,脱贫户对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能够产生可持续收益的认识不够,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普及,不利于解决脱贫户的可持续生计问题。要统筹规划近期开发利用与长期技术储备,既要重视近期适宜应用的太阳能,也要重视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空气能。

2)降低可再生能源设备及运行成本。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本角度分析,可再生能源设备及配套装置的材料成本、劳动成本及各种费用相对较高,致使可再生能源项目总体成本偏高、开发难度增大,影响了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的快速扩大。要结合区域实际特点,在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利用潜力,通过规模化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开发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设备及运行成本。

3)完善可再生能源地方支持政策。受技术发展和规模利用等因素的影响,安康革命老区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环境和持续有效的地方政策支持,导致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受到限制,参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主体积极性不足,不利于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的扩展。需要完善地方支持政策,坚持政策激励与市场行为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推进可再生能源间接可持续生计效能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CHAMBERS R,CONWAY G R.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for the 21st century[R].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2.

[2] SCOONES I. 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R].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8.

[3] DFID.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ets[M].London:DFID,2001.

[4] 何仁伟,李光勤,刘运伟,等.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精准扶贫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17,36(2):182-192.

[5] 万亚胜,程久苗,费罗成,等.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农地转出户可持续生计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3):306-310.

[6] 何  力.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下失地农民生计资本分析——基于贵州都匀的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8):440-443.

[7] 何仁伟,刘邵权,陈国阶,等.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J].地理科学进展,2013,32(4):657-670.

[8] 刘恩来,徐定德,谢芳婷,等.基于农户生计策略选择影响因素的生计资本度量——以四川省402户农户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0(12):59-65.

[9] 辛瑞萍,朱丽敏,谢  萌.三江源生态移民的生计发展困境与建立可持续生计的策略[J].济南大学学报,2017,27(1):145-156.

[10] 徐  涛.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模式研究——以会宁县郭城驿镇清凉社区为例[J].社科纵横,2016,31(8):96-99.

[11] 张  慧,李永前,李新然,等.西南地区水库移民替代性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基于云南鹤庆县龙开口村的调查[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6):31-34,39.

[12] 宁泽逵.农户可持续生计资本与精准扶贫[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6-94.

[13] 张  慧,陶小马.丹麦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J].上海农业学报,2016,21(1):100-105.

[14] 王火根,饶  盼.农户应用能源技术扶持政策需求优先序分析[J].资源科学,2016,38(1):428-438.

[15] 黄  兴,蒲春玲,马  旭,等.基于模糊物元的新疆伊犁河谷水庫移民可持续生计评价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15(3):163-169.

[16] HEAVNER B,CHIARO B O. Renewable energy and jobs-Employment impacts of developing markets for renewable sin California[M].US:Environment california research and policy center,2003.

[17] 余思敏,蔡国田,赵黛青.建筑中可再生能源集成利用的成本效益分析[J].建筑经济,2015,36(6):12-15.

[18] 齐绍洲,李  杨.能源转型下可再生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2):19-27.

[19] 杨经纬,张  宁,王  毅,等.面向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多能源系统:述评与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4):11-24.

猜你喜欢
可持续生计可再生能源
贵州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在现有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下对风电项目的若干思考
太阳能光伏发电与厂房的一体化设计
功能障碍者群体生存现状及其可持续生计策略选择
基于可持续生计的农村家庭灾后恢复研究
甘肃省独生子女户与多子女户生计能力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