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2019-11-28 02:01谢如俊
求知导刊 2019年25期
关键词:信息素养初中化学培养策略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教育界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不再仅局限于对知识的学习,还有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而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从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归纳开始。基于此,在培养初中学生化学素养时,教师需要重视并强化学生的信息素养,从信息的获取、整理、分析、运用、整合等方面出发,制订多种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在促进学生化学素养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25-0087-02

引    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而信息素养也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素养。所以,对于初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具备在纷繁的信息中捕捉有效消息并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

一、趣味教学,提升获取信息的意识

化学学科涉及的范围很广,内容繁多,所以,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的能力,这也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基础。基于此,教师在进行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时可以不局限于化学教材,而是将生产、生活中的化学信息与化学教学结合起来,增加化学教学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同时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进行教学时,在教学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和区分,笔者特意给学生呈现了生活中常见的两样东西,一个是白糖,另一个是面包。在课堂上笔者将白糖溶于水,并将发了霉的面包放在旁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猜测哪个发生了物理变化,哪个发生了化学变化。由于这样两样东西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生活中的物质变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因此,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即回家后,观察厨房中的事物,可以查阅书籍、网页、说明书等资料,找出厨房中存在的一些物质变化。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好,生活化的趣味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生活化的作业又有效扩大了学生的信息获取范围,有利于学生信息获取意识的提升。

二、自主学习,锻炼整理信息的能力

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接触信息、获取信息仅是学生需要做的第一步,接下来学生还需要进行信息整理,否则多种多样的信息杂乱无章,会直接降低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基于此,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安排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有效锻炼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1]。

例如,在对《空气》进行教学时,这节课涉及一些基础的概念,如混合物、纯净物,一些基础的物质介绍,如氧气、氮气等。这些都是基础的化学理论知识,而且零散内容较多,非常适合用来锻炼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所以,笔者让学生进行了自主学习,并且为了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笔者给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如空气的组成成分有哪些?各种成分都有何特点和用途?什么是纯净物?什么是混合物?举例说明。根据这些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在学生的自学结束后,笔者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了部分信息整理相关内容,如做好分类,做好笔记等。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三、合作探究,培养分析信息的能力

对于初中阶段的化学而言,学生从海量信息中获取和整理的信息,很多可能在现阶段的化学学习中还用不上,或者可能是错误信息。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信息获取和整理的程度,适当地在教学中给学生安排一些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独立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多听听不同的思路,这对学生信息分析能力的提升大有帮助。

例如,《走进化学实验室》这节课内容涉及很多化学实验的基础操作和注意事项,并且有很多内容都是以结论的形式给出的,并没有进行解释或者没有进行详细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需要对掌握的知识信息进行分析,探究其缘由。基于此,在教学时,笔者给出了一个实验情境,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小红想做一个加热白磷的实验,她首先用手将白磷从细口瓶中取了出来,放入试管中,用力将木塞按进试管口,并将试管顶部向下,用导管连接一个放着水的小瓶子,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实验结束后,吹灭酒精灯。这个实验情境有很多不合规的做法,笔者让学生分析情境,并参照教材知识进行纠正和改进,这对学生的信息辨别和分析能力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四、应用教学,强化运用信息能力

信息的获取、整理与分析都是在为信息的运用做准备。在以往的化学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知识的有效运用。也就是说,学生只是掌握了化学知识信息,而没有进行实际的信息运用,这不利于学生化学认知的提升和化学素养的培养。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需要适当地增加应用教学的部分,促使学生进行化学信息的运用和转化,强化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

例如,《制取氧气》这节课涉及的化学实验非常严谨,在实验之前,需要学生明确实验的目标、原理和步骤等相关内容,然后才能进行实验。因此,在学生实际动手操作之前,笔者引导学生将制取氧气的三种常用的方法及其相关知识进行了学习,并给学生预留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整理和分析;然后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应用所学内容。这样的应用教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

五、实践活动,优化整合信息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有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高效地理解知识信息,很多信息的呈现形式是单条或者单面的,但其实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很多时候需要的是综合信息,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具备信息整合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给学生设计一些实践应用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多方面整合和运用信息,促進学生信息整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的教学结束后,因为水资源是社会的热点话题,又因为这一单元学到了“爱护水资源”“水的净化”“水的组成”等内容,所以,为了提升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加深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更为了锻炼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用水途径,并根据本单元所学制订出一些符合实际情况的节约用水策略。这样的实践活动需要学生整合多方面的信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大有帮助。

结    语

总而言之,初中阶段是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化学学习,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所以,教师在进行化学日常教学时可以从多种角度出发,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运用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禹绍蒙.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谢如俊(1982.2—),男,江苏江阴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信息素养初中化学培养策略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借助MOOC打造一门有趣有视野的信息素养通识课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