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视角下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路径探析

2019-11-28 15:18王莹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心理资本资助育人高职院校

王莹

【摘 要】本文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现状,从心理资本的视角提出提升资助工作育人效果的具体实施办法:利用实践平台,建立朋辈互助机制,提升受資助学生的“自我效能”;合理归因,营造氛围,提升受资助学生的“乐观”品质;强化目标和途径设计,制定执行计划,增强受资助学生的“希望”品质;重视挫折教育,构建心理支持系统,增强受资助学生的“韧性”品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  心理资本  资助育人  助学帮困  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C-0123-03

资助工作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方式,兼具物质帮扶和精神帮助功能,具有育人效果。我国已经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一个集“奖、助、贷、勤、减”为一体的资助体系,很多经济困难学生通过资助政策解决了经济问题。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资助工作仍然以“输血”式的经济扶贫为主,精神塑造、能力培养等“造血”式的扶贫普遍做得不够,资助工作的育人价值体现不够充分。比如,在理念上,偏好工具理性,忽视人文关怀,重帮困轻育人;在评审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管理中,忽视学生感恩、自信、乐观等内在动力的激发和培育;在考核上,忽视育人效果的考核,形成不合理的工作价值导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必须注重培养受资助学生的责任感、感恩精神和乐观、积极心态,强化心理素质,优化高职院校人文环境建设。本文从心理资本的视角探讨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正视目前高职院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关注受助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心理成长,把经济资助与精神扶持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真正实现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一、心理资本的基本理念

心理资本是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的概念,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实现人生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主要包含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四个维度。Luthans等人认为,心理资本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有更多的“潜在性”和“内隐性”,这四种积极品质都是可以开发与有效管理的,并在2005年提出了心理资本干预模型,为心理资本干预实践提供了思路。

积极心理学认为任何问题和症状都具有正向功能,强调个体应以正向的、朝向目标的积极心态面对任何问题,从而促使改变发生。高自我效能感可战胜自卑,乐观心态可减轻心理压力,高希望水平可帮助直面现实,高的韧性可突破逆境。个体的心理资本如果被合理开发,就能够产生内在的前进的动力,促进个人成长,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是如此。

二、心理资本理论在高职院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的应用

(一)利用实践平台,建立朋辈互助机制,提升受资助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又称信心,是由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是指个体对自身在特定的情境里能够激发动机、调动认知资源,并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完成某一项特定工作的信念或信心。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一个人的成功体验、生活经验、重要他人的评价等都有较大关系。班杜拉也曾提出提升自我效能感的四种方法,即直接经验、榜样作用、社会说服以及情绪唤醒。针对受资助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应着力从以下两方面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第一,利用实践平台,创设成功体验。组织形式多样、积极向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尽量宽泛丰富,如专业实训、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鼓励受资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类型、就业倾向性等参与各类实践,通过参加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和职业素养,提高组织、沟通、协调等核心能力,实现自我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加成功体验,有效改善学生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和评估。同时,教师要学会用积极的眼光发现他们内在的优秀品质,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和成长进行总结提炼,把这些亲身体验变成有效的成功经验,用以指导自己以后的生活,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成就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提升其“自我效能感”。

第二,做好顶层设计,建立朋辈互助机制。目前高职学生均为“90后”,他们成长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渴望地位平等和话语平台,比较容易接受同伴的观点。朋辈互助模式的“广泛性”“平等性”决定了它在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效能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学校应强化协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朋辈互助作用,强化班委、班主任助理、党员等班级先进分子的榜样引领作用,采用分层推进的方式,分阶段、分类别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一时主要开展朋辈互助式适应教育,举办各类游园活动、入学教育、宿舍或班级交流活动等,使其逐渐习得新的生活技能,适应大学生活;大二主要开展互助式专业教育,开展技能竞赛、职业教育活动周、寒暑假社会实践等活动,使其懂专业、学做人、学做事;大三主要开展互助式就业教育,开展职业能力比赛,求职交流会、就业创业沙龙讲座等,使其懂职业,能就业。同时,学校要加大对出彩学生,尤其是出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宣传工作,多渠道挖掘、利用身边的优秀学生事迹和学生成长成才的案例,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模仿身边榜样的过程中不断觉醒,提升自我效能。

(二)合理归因,营造氛围,提升受资助学生的“乐观”品质。乐观是对事情的积极期望,当个体具有乐观品质时,常常会赋予生活事件以积极的含义和积极的期待。Seligman从归因方式的角度解释了乐观,他认为,乐观和悲观都是一种思维习惯和归因方式,乐观者习惯对积极事件永久的内归因,对消极事件作暂时的外归因;悲观的人则相反。由于家庭际遇,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我一无是处,没有任何值得称赞的地方”“我在任何方面都不如别人”等一些绝对化、过分概括等非理性观念。认知影响行为,这种悲观观念使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为努力无用,不愿主动付出,怨天尤人,得过且过,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对自己的负性评价。Seligman认为乐观是可以训练的。因此,教师要帮助建立科学归因心理机制,构建乐观积极的校园环境,重塑“乐观”品质。

第一,教会受资助学会积极归因。当人们遇到成功或失败的事件时,通常有一定的“归因”。教师应通过积极的心理疏导和引导,借用情绪ABC理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意识到造成自己悲观失望的原因不是现實的贫困状况,而是内心对于贫困的固有观念,帮助他们分析自身可能产生归因偏差的原因,改变固有的消极认知模式;通过苏格拉底“产婆术”的辩论方式,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精准反驳头脑中自动产生的不合理信念,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例如,改成“不一定成为最好的,只要自己尽力去做就可以了”“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运用后现代主义中SFBT和叙事疗法的观点,引导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负性事件时,学会从中发现可能孕育的积极正向因子,学会把“自己”和“事件”分开,学会撰写成就事件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鼓励,从而将“抱怨、痛苦、拒绝”的消极情绪转化为“宽恕、感恩、接纳”等积极情绪。合理的信念有助于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促使和激发个体深刻地思考和自我反省,学会正确解释和接受过去的失败和挫折,并从中领悟到成长的力量,深化幸福生活的认知,习得乐观。

第二,营造积极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学校灵魂依托的载体,通过潜移默化、感染、暗示、同化等隐性方式,无形却有力地影响着每一位学生。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具有高敏感特质,他们更倾向于对外部环境和他人行为做深度处理和情绪高反馈,对细节变化也极度敏感,因此,校园环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影响效果更明显。可以利用展板、广播等传统媒体,利用微信、微博、易班等新媒体平台,宣传积极向上的文化论调;可以开展健康向上、寓教于乐、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对校训、校徽、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特色进行解说和宣扬,把校史馆、荣誉墙等阵地作为学生汲取精神营养的“氧吧”,提供一个“生活即教育”的校园文化环境,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参与中学会感恩,学会“反哺”和回馈,学会承担责任、悦纳自己等,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体验获得感。

(三)强化目标和途径设计,制定执行计划,增强受资助学生的“希望”品质。Snyder等人认为希望是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它包含意愿动力和途径思维两个方面,目标是希望的根本,没有目标也就无所谓希望。“寒门再难出贵子”是近几年社会上流传比较广泛的论调,影响了不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价值信念,一定程度上导致理想模糊或目标空洞,对生活和学习持悲观失望的态度,害怕和回避生活与学习中的挑战,甚至有“宿命论者”不相信自己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第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受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长期的艰难生活可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金钱、资源等外在物质因素存在不合理观念,而陷入“钱能解决一切,有钱就有幸福”的误区。因此,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受助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使其深切体会到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有更高远的精神追求。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要根据高职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习特点,提升亲和性和内隐性,要“有虚有实”“有滋有味”,比如感恩主题征文、励志演讲比赛、高雅艺术欣赏、榜样示范渗透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贫困,努力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树立积极的人生目标,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形成聚焦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把贫困当作自己人生的垫脚石。

第二,引导受资助学生合理规划,制定执行计划,提高行动力。几乎每个学生都有生活和学习的目标,但是有些目标过于宏观、抽象、模糊,难以衡量和实现,很容易产生畏惧感和挫败感,进而失去前进和奋斗的动力。因此,学校要通过开设课程或讲座,教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性格特征、学业水平等因素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对目标和实现途径进行合理规划,树立合理的目标,并细化分解目标,提高行动力,在宏观的长远的大目标的指引下,关注脚下的每一步路,在实现具体的小目标的过程中看到目标成功的必然性。

(四)重视挫折教育,构建心理支持系统,提升受资助学生的“韧性”品质。心理韧性,也称“心理弹性”“原复力”或“抗逆力”,是指个体在面对困境和压力时能够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方面要承受经济困难带来的生活和就业压力,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更大的学业压力,因为高职教育在当前并不是大多数学生的主动选择。因此,应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升心理承受力,增强心理韧性。

第一,重视挫折教育,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正确的挫折观,提升自身的压弹素质。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看待贫困和其他挫折事件,学会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应对现实困难,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个人挑战类活动、红色参观等,引导受助学生学会重新解构生活中的挫折,使问题外化,学会宽容地接纳生活的不完美;通过专业实训、课外实践、“三下乡”等形式,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既提升专业技能,习得各种实用的挫折应对技能,也引发学生对挫折的本身进行思考,合理化自身的思想与行为,提升自我治愈能力。

第二,构建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据笔者了解,相当一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曾有留守经历,在生命早期可能存在受限制的人际关系,导致他们在人际中习惯把自己“包裹”起来,对某些合理的行为举止和态度的解读有所偏颇,比如,把他人的热情解读为图谋不轨,把他人的宽容和理解解读为懦弱胆小等,因此就很难感知到他人对自己的友好和支持。因此,高职院校应从“内部自助、外部支持”两方面着力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支持系统,一方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形成积极、主动、诚信、乐观、感恩、接纳、自立、有责任感等积极品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内部积极资源;另一方面,完善学校的心理服务体系,通过个体或团体咨询,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改善人际沟通模式,获得现实的、相互满足的人际关系,扩展自我,学会求助,帮助挖掘周围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帮助他们学会构建和利用外部支持系统。

心理资本理论更关注个体内部能量,注重培养个体积极心理品质,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参照,是践行“精神扶贫”“精准扶贫”的有力措施之一。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需更新管理观念,改变工作思路,搭建好平台,制定好政策,在执行各项政策时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视“经济困难”引发的“心理贫困”问题,帮助他们正视问题,挖掘内在资源,获得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焦中宁.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7(6)

[2]钱春霞.高校资助育人有效性的心理学思考[J].教育评论,2016(7)

[3]毛凤萍,李娟.基于心理资本视角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路径探析[J].唐山学院学报,2015(7)

[4]张衡,邹茹莲.心理资本理论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5]常硕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特征与多维开发[J].学术交流,2014(3)

[6]熊秀兰,钱利安.高职院校“层级化”朋辈互助育人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7(4)

[7]刘慧婷,郑林科.希望与乐观:引导人生成功的积极心理力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11)

[8]党喜灵.成人心理理论对大学生心理韧性发展的影响[J].中国成人教育,2016(1)

【基金项目】2016年广西教育系统维护学校安全稳定课题(20161C100);2018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2018SZ052);2017年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172101)

【作者简介】王 莹(1981— ),男,硕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王 一)

猜你喜欢
心理资本资助育人高职院校
知识型员工心理资本提升策略研究
素质拓展与贫困生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
创业型大学青年教师心理资本问题探析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探析
高校辅导员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