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验在高中地理新课标教学中的设计和制作

2019-12-09 01:55曹新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新课标实验教学教材

曹新

【摘 要】本文基于高中地理新课标对地理实验的要求,分析现阶段地理实验教学的存在问题,论述新课标教学环境下地理实验的设计原则和制作模式,为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 地理实验 设计 制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B-0132-02

针对地理实验,国内专家学者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地理实验属于地理课堂中的教学手段以及方式,通过利用各种实验行为,带领学生就地理现象展开调查、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结论,完成地理知识的学习;另一种认为地理实验属于教学实践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设计地理实验,包括实验方式、实验器材选择、实验步骤实施、数据处理、总结等行为,保证地理实验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随着新课标对地理实验环节的重视,即要求教师强化地理实验的探究性研究,鼓励学生在地理实验中自主学习、相互合作,充分发挥地理实验的作用。本文结合新课标要求和第二种观点,论述地理实验的设计与制作。

一、高中地理新课标对地理实验的要求

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构成部分,地理学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发展以及自然变化规律。如果仅仅依赖于地理课程教材中的知识学习,或者仅依赖于教师的口头描述,会让学生觉得知识过于抽象,无法确保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课本中的地理知识。与此同时,地理学科又是人文学科,实践性比较强,通常将各种人文景象作为研究的对象,探究其区间分布、演变规律、空间结构等诸多元素。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逐渐培养更加感性的认知,加强学生对地理概念以及变化规律的理解,需要借助地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各种地理知识,不能仅仅将学生局限于地理课堂之中,而是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利用调查、分析、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得出自己的实践结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地理新课程标准针对地理实验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例如,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开展地理观测、考核、实验等实践活动,并就地理技能提出了更加系统化的规定,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要求逐渐提高,地理实验的培养力度也在逐年提升。因此,为确保高中地理教学能达到要求,教师应加强对地理实验的重视程度,更加合理化、高效化地开展地理实验教学。

二、现阶段高中地理实验教学的存在问题

(一)教材适应性不强

尽管新课程改革为高中地理课堂提供了新的教材,但是教材中多个地理实验与部分区域的地理情况并不匹配。例如“水土流失”实践活动,对于一些平原区域的学生来说,并不具备条件去山区观察水土流失的现象,仅仅依靠地理实验无法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水土流失的恶劣影响。另外,地理教材中的一些地理实验的设计环节过于简单,难度相对较低,与高中生的认知水平不能持平。因此,教师不能按照教材内容原封不动地展开实验,而是要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筛选地理实验。

(二)教學条件不完善

与高中其他学科比较,高中地理的地位并不是很高。虽然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时间较长,但是大多数学校仍不能将地理学科与三门主学科的重要性持平,导致地理课程教学时间相对较少。本文对区域内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展开简单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超过 80% 的教师认为高中地理实验开展时间相对有限,约 15% 的教师认为高中地理实验难度相对较大、不易开展,而其余的教师认为地理实验并不是必须要做的。由此可见,大多数一线高中地理教师对地理实验教学有比较高的热情,但是因为地理课时的限制,为了确保地理课程教学进度,通常无法对每一个地理实验进行深入开展,实验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另外,通过调查发现,不少学校的地理实验器材种类以及数量相对匮乏,这也是造成高中地理实验无法全面开展的主要原因。

(三)师生自身问题

一方面,教学理念问题。由于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提出,部分区域的教学级别评比通常注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若想在比赛中取得喜人的成绩,就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地理教学理论的学习,在教学阶段注重对学生地理实验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思维方式完成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使得地理实验教学成为表面流程。

另一方面,学生考试压力问题。由于高中学生面对着竞争激烈的高考压力、学习时间紧张,因此大多数教师认为开展地理实验会浪费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与其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地理实验,不如空出时间让学生做练习题,导致教师无法真正发挥地理实验的作用。

三、新课标下地理实验的设计原则

(一)操作性原则

合理的地理实验其操作性必然较强。即借助于相对简单的实验步骤,结合简易的实验器材,能够直接地完成地理知识的一系列验证。在地理实验器材选择时,可以从中选择简单的器材,运用合理的设计,提高地理实验的开展效率。

(二)科学性原则

地理实验最终结果是否有效,要确保地理实验的科学性,包括实验内容以及实验方式的合理性、科学性。由于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专业领域比较广泛,如自然、人文、气候、海洋等诸多因素,所以并不是所有的高中地理知识都需要借助地理实验教授、学习,甚至存在部分知识运用实验学习反而会更加低效。

(三)区域性原则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相对广阔,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呈现出多样化的地理特征。为了确保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地理实验,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域的地理环境特性进行多方面考虑,选择与学生生活、学习关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实验对象,实现地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生活化认知,进一步加强地理实验对地理知识传播的推动作用。

(四)典型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地理实验时,应着重分析教材的知识重点及难点,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逐渐掌握正确的地理知识,避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出现偏差,同时促使学生强化对地理现象以及地理演变过程的记忆。

猜你喜欢
新课标实验教学教材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教材精读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