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心理学对中小学舞蹈教育的启发

2019-12-10 10:18叶樱颖张薇
艺术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舞蹈教育中小学

叶樱颖 张薇

摘 要: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面对当下非职业舞蹈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舞蹈教育“重规范”、“重技巧”倾向,引发我们对非职业舞蹈教育的实施过程以及其目的和意义的思考。在舞蹈教育的过程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和顿悟论两个维度,提升舞蹈教师对舞蹈教育功能性的把握以及延展舞蹈教育的范围。

关键词:格式塔 舞蹈教育 中小学

格式塔一词最早由德国心理学家提出,格式塔,德语:gestalt,在中国又称其为“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是从整体的角度审视部分的关系,认为认知是经验和行为的总和,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阿恩海姆的《艺术心理学新论》中将格式塔与艺术、美学进行有机结合,分析艺术中心理学的体现以及格式塔心理学对于艺术的意义。而当下,舞蹈开始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也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进入培训班学习舞蹈,那么在这样非职业化的舞蹈教育中,该如何做、如何教,成为当下的舞蹈教师更应关注的话题。舞蹈普及教育是该遵循大众的审美需求,追求过于完美的“高”、“精”、“尖”的身体,还是应该拓展舞蹈的自身功能,使其作为一种艺术教育的手段和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由此,引发笔者对格式塔心理学在舞蹈教育中是否会引发作用的思考,将格式塔心理学带进舞蹈教育之中,阐述其对舞蹈的意义以及对舞蹈教育的启示。

一、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认为“动物和人都是以相互关系来感知和学习的,事物相互间体积的大小、颜色的深浅、位置的上下左右、呈现时间的先后长短等关系才是感知、学习和记忆的关键”。?譹?訛这个观点在舞蹈中也有所体现。舞蹈是人体艺术,是以人作为物质载体,是将人体作为最直接、最基本的表达载体,从人肢体语言中可以看到个人的情感意志、精神面貌等等。如果把人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人体的各个部位就是我们需要认知的不同元素。舞者通过身体各部位的舞动,去感知每一部位不同的力量和运动轨迹、探索空间的不同维度、挖掘时间的多重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支配、舞动身体。因此在身体语言表达时,人的肢体动作、身体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新的认知。人的大脑将这些认知元素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结构,从而会令我们思考元素之间的种种关系。在格式塔心理学中有两个著名的理论,一个是整体论,而另一个就是柯勒提出的顿悟论。将其理论用于舞蹈教育之中,分析其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二、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论对于舞蹈教育的启示

格式塔心理学是将人的认知建立在感知之上。格式塔关注“人之本性”——作为感知的人、作为成长的人作为领悟的人之本性。?譺?訛在当下非职业舞蹈教育或者是中小学舞蹈教育中,我们更多的会强调动作的规范性、技巧的高超性,而忽略学生在学习时真正能够获得的经验和认知。直觉——认知,格式塔中一个重要观点。它强调人的认知是从对物质资料的感受,综合经验和行为来获取。如果舞蹈教师在舞蹈教育过程中一味追求动作规范、技艺高超,以模仿、教与学的单向接受型课堂,会导致学生对于舞蹈的理解会出现偏差。自古以来,舞蹈教育以其审美功能、健身功能、社交功能、自娱功能等而作为礼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极大的作用。而到今天,似乎舞蹈教育中的审美功能被无限放大,不断提升对技、艺的重视,而忽视了舞蹈教育的本质功能。格式塔从整体论的角度出发,可以令我们重新审视舞蹈的教育功能,及其教育内容和形式。由此教师不再是简单的关注学生动作是否规范是否准确,而应关注的是個体身体、空间、环境等不同整体与内部元素间的关系。

早在19世纪,鲁道夫·拉班就看到西方舞蹈教育的弊端,提出舞蹈教育不能以培养“超人”身体的“教育舞蹈”理论,强调身心合一,行知合一,开启西方舞蹈教育的新阶段。他在“教育舞蹈”中更加强调“体验”所带来的感受和经验,而非“训练”。对于不同年龄段,他对“体验”二字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就以中小学为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容易感知的就是整个身体的运动和舞蹈,以此来认知自己各个部分的能力和构成。通过运用开、合、拧、转、跑、跳、走、蜷伏、上升、降落或跨越等动作,鼓励孩子们去运用和感受整个身体的每个部分,关注身体每个部分做动作的路线。这就与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相吻合,这种通过整体的视角来认知各元素间的关系,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身体与身体部位、部位与部位间的关系以及其运动后所获得的感受。

在格式塔心理学中是有将我们的世界分为心理场和物理场,观察者知觉现实的观念称作心理场(psychological field),被知觉的现实称作物理场(physical field)?譻?訛。学生作为教室中一部分,通过不同的动作、调度、道具来对这个物理场进行感知和认识。通过对心物场不同维度的分析,来拓展学生在空间中的运动轨迹,同时结合学生内心的心理需要,将其通过行为来展现在物理场之上。由此可见,空间与人体以及身体各部位间的关系不仅仅在于维度的不同。更多是人在不同的空间维度如何运动以及如何贯穿于空间之中。它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这个整体,但最后的效果又不仅仅是这些部分的总和。人的身体、各个部位、以及空间的维度各部分与整体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层层制约、环环相扣的关系。

在舞蹈教育中,结合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论观点,可以运用“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在明晰空间与人体结构、身体部位与整体运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保证人体与空间在在情感表达上的完整性和对舞蹈的宏观理解,从而发生某种整体的心理效应,实现人内心最真实的表达。

三、格式塔心理学顿悟论于舞蹈教育的启示

顿悟理论是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以有名的“接竿问题”实验得出来的结论。把饥饿的猩猩关在笼里,在笼外放有食物。笼与食物之间则放了几根木杆,每根木杆之间有机关可连接,但都不能单独够到食物。猩猩在几次尝试无果后,突然显出明白的样子,把两根木杆接起来,达到了取食的目的。?譼?訛由此可见,顿悟是一种对事物之间联系的“触类旁通”,具有典型的创造性思维特征,只有对事物进行整体思维才会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顿悟这种心理现象并非来自于练习或经验的积累,而是在“感知、想象和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基础上,渗透着理性色彩的直觉”。格式塔心理学认为,顿悟可以通过一定的情境或情绪来激发促成。因此,学生在舞蹈课堂中通过体验的方式,不断尝试,不断感受,最终获得动觉感受和经验。

心理学认为,顿悟可以通过一定的情境或情绪来激发。中小学的教育中,教师往往会通过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场景和环境来进行课程的结构,舞蹈教学中亦是如此。由此,让我们思考,在舞蹈教学中通过某些教学方式或者环节来激发学生参与、体验舞蹈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兴趣。因此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场景再现、即兴、模仿等方式,来引出课程内容,调动课堂的气氛。教师通过设置与课程内容相应的情境,营造符合情绪情感的某种特定氛围,来激发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兴趣,从而完成教学的内容。将舞蹈课程与传统文化、历史故事等进行对接,将其融入舞蹈课堂之中,以舞蹈教育这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引发学生对于事物本质的探讨和摸索,提升并丰富自身的经验,促发顿悟的形式。例如我们将茶文化主题引入舞蹈教育课程之中,通过对茶叶不同形态的模仿、茶叶工艺的过程复原来深入、强化学生对于茶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身体动作表达能力,最终达成课时教育目标。

此外,顿悟是一个认知思维渐进的过程,在舞蹈教学中它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建立寻求真理的积极性,也对教育者的教育思维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在对舞蹈教育课程、观念改变的同时,也是教师对舞蹈教育观念改变的过程。理论来源于实践,舞蹈教育恰好是通过身体教育、身体动作开发的方式,来激起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学习、探索、了解新的知识,从而丰富自身的学习经验。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把住教育的契机和学生兴趣以及文化内涵,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思考,结构多样的课程形式与内容;从多因素、多变量的考察,寻求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多种可能性。顿悟思维也是一种灵感思维,它是灵感孕育成熟的标志,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舞蹈教育的艺术魅力与精神内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结语

上述对格式塔心理学整体论和顿悟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的各种感觉并非孤立的存在,学生的各种感觉也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的。在舞蹈教育具体实施中,教师要从多维度、多层次地引导学生去关注、体验、感受、认知整体与部分的關系。结合上述观点,对中小学舞蹈教育今后的发展进行思考。首先,要拓展舞蹈教育自身的功能,在强化其审美功能的同时,开发其自身的健身、娱乐等功能,结合多种课堂模式促进中小学生身体动作发展和创造;其次,通过开展不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个体身体、空间、环境等不同整体与元素间的沟通、转化及融合借助于艺术想象构成艺术通感意象,才能激发顿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一定的美感、情感和灵感;最后,艺术教育作为文化教育的一种手段,而舞蹈教育又是艺术教育中的一种方式,在文化教育中起着至关的作用。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非遗文化、民俗文化融入舞蹈教育之中,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丰富学生知识,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唯有如此,也才能使艺术感觉的整体效应发挥到最大,尽情释放出舞蹈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库尔特·考夫卡.黎炜译.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2]【美】鲁·阿恩海姆(Rudolf Arnheim)著;郭小平,翟灿译.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美】库尔图瓦·考夫卡著;李维译.格式它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荣胜霞.格式塔心理学在舞蹈表演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12)99-100.

[5]林兰.格式塔心理学对音乐教育的若干启发[J].文教资料,2010,(32).

注:本文系浙江音乐学院课堂教学改革项目,项目名称:从身体功能出发的舞蹈解剖学服务于基础训练的教学改革研究,编号:G001A3031628。

猜你喜欢
舞蹈教育中小学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之我见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舞蹈活动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舞蹈在听障儿童听觉康复和言语矫治中的运用
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舞蹈教育模式
体育舞蹈进入中学教学课程的实效性研究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