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联导读以问带阅以图促思

2019-12-17 08:00易昕蓉
考试周刊 2019年88期
关键词:低年段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摘 要:小学语文低年段的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及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更应该注重低年段阅读策略的指导。本文以小学低年段阅读策略为研究对象,结合笔者自身实践教育的经历,初步阐述了低年段主要使用的联结、提问、图像化这三种阅读策略的意义及实践,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策略

一、 阅读策略的定义

阅读策略是指为了更有效地进行阅读,阅读主体根据阅读材料的特点所采取的一些办法、措施和技巧,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更具有互动性和思考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20世纪70年代,密歇根大学教授大卫·皮尔森启动了一项关于“熟练阅读者”的研究,旨在研究出使一个孩子成为更加出色的阅读者的必备条件为“联结、提问、图像化、确定重点、推测、分析和综合、监控理解”,而熟练掌握这几项能力则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策略。

二、 低年段所需要的阅读策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段的阅读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解课文中词句意思的办法是要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借助图画即课文中的插图进行阅读。在阅读浅显易懂的童话、寓言、故事时,乐于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产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愿意向他人交流与分享。这给低段的阅读教学不仅指明了一定方向也给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一定的阅读策略的教学,即低段孩子所需要的阅读策略主要为联结、提问与图像化。

(一) 联结策略

联结策略指的是将文本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促进孩子们的理解,因此联结为其他所有的阅读策略实现创造了路径,即在阅读过程中调取已有的背景知识和个人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二) 提问策略

提问策略指的是阅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提出基于文本或由文本产生的问题,从而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含义。而在提问中对自己元认知的强化,觉知自己的思考、理解、提问或回答,使学生成为更有意义的建构者。

(三) 图像化策略

图像化策略指的是在閱读描述性的语言时,在图片、图表、图示等手段的帮助下将直观的图像与感性的文字建立一定的联系,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图像使头脑里产生一定的画面感后,再进行阅读指导,从而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促进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 低年段阅读策略的作用

(一) 联结策略

1. 利用联结策略,促进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联结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比如笔者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理解关键词“挣”时,让学生读一读“一条蛇咬住了它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联系前后文理解“挣”是在紧急情况下,蛇咬住了尾巴,小壁虎为了保护自己,费了很大力气才能从蛇口脱身,先读好这个词,再读好这段话。

2. 利用联结策略,高效阅读

当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时,已有的知识经验必定会以特定的方式与文章的字面意思融为一体,低年段的孩子因缺乏一定的感性思维,因此教师主动地串联、整合文本之间的逻辑联系和内在串联,促发学生联结思维的运转,促而使学生的阅读更有价值与高效。

(二) 提问策略

1.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低段的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需要不断地去激活他们。让学生面对课文,成为一名小小命题老师,对自我进行提问,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也可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 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握重难点

一个好的阅读者在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能够提出基于文本的和由文本生发的问题,因此提问不是漫无目的,对于文本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时,有助于学生抓住重难点,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有利于师生互动式教学

教学是双边过程,学生在提问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想法过程,也在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三) 图像化策略

1. 利用图像,唤醒阅读期待

低段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在阅读中他们对图像更加感兴趣,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低年级的教材中有非常多的插图,在教学中利用插图时学生获得的形象更加立体,比如在教学《棉花姑娘》时,笔者充分利用书上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细细观察“棉花姑娘”面上神情的不同之处,棉花姑娘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变化?从而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课例如下:

师:(出示棉花姑娘伤心的图片)小朋友们,请看看这幅图,猜猜看,棉花姑娘此时心情是怎样的?

生:愁眉苦脸,不舒服,痛苦。

师:(出示棉花姑娘开心的图片)再来看看这幅图,棉花姑娘此时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呀?

生:变得更开心,高兴。

师:是呀,第一幅图棉花姑娘很痛苦,很难受。第二幅图棉花姑娘开心地笑了,棉花姑娘从难受到开心,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答案吧。

2. 利用图像,化繁为简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低年段阅读目标也指出: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因此,以图介入有助于学生快速厘清文本结构,习得概括方法。以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玲玲的画》教学为例,该课的一个重难点就是: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因此为了达成此项教学目标,笔者在初读课文环节出示了三幅图,分别对应了课文的1、4、8自然段,让孩子根据课文内容给这三幅画排排序,在图像的帮助下对课文有初步的感知,使抽象的文字具象化,也为后面概括课文大意做铺垫。接着,笔者在后续的讲解课文内容时,相机补充关键词,最后在总结课文时,再次利用三幅图以及相关词语、手指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及相关词语概括课文内容。

四、 低年段阅读策略在教学中的实践

(一) 联结策略的运用

1. 联结已有的生活经验

走进真实的生活,进行有意义的联结。联结并不是随意的,必须以学生已具备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仍以《玲玲的画》为例,课文中出现了一个难以理解的词语“端详”,怎么使孩子真真切切地理解“端详”呢?一开始,笔者联结的是我的生活经验,出示“运动员们端详着自己的奖牌”在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看就是“端详”,但效果并不好,孩子们仍然不能理解“端详”,后来在教研员老师的指导下,这才意识到,笔者起初示范的联结没有意义,因为那不是孩子们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后来当笔者拍到班上的一个孩子认认真真地看着自己100分试卷的照片并出示给孩子们看的时候,孩子们才理解,原来“认认真真地看”才是“端详”。因此联结生活经验联结的是孩子们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示范的联结也应当是真正能引起他们共鸣的东西,否则不能提升他们的思考力和理解力。

2. 关注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结

(1)联结课内文本。譬如在学习《田家四季歌》时,就可以先出示《四季》这篇课文,教师带领孩子一起背一背这篇课文,将两篇内容结构有一定相似的课文联结起来,以旧知唤新知。

(2)联结课外文本。我们教材的知识只是简单的一个点,要让学生的知识和阅读更具有层次性,就需要老师适时适度联结,旁征博引,扩展学生的阅读面,比如在教学《猴子捞月亮》时就可以把引出孙悟空从而引出四大名著等,让单一的课堂语文教学更有层次,也更有活力。

(二) 提问策略的运用

1. 明晰标准,科学合理提问

低年段的孩子在提问的时候通常会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而这些答案大部分可以在课文中找到出处。比如在《一封信》教学中,孩子们的问题多半是信的内容是什么?面对这一类思考型问题,作为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面对“谁写的这封信?”这一类速答型问题,则需要给予肯定的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而对于一些无意义的问题,比说:信是什么时候写的?教师则需要及时反馈评价,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合理科学的提问。

2. 使用“导学单”加强预习

导学单能够极大地激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敢于向文本提问,如果经常训练,学生对文字的敏感性会越来越强,更能强化自己的思考与理解。

3. 利用思维导图,扩展深入思考型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并非所有都有现成答案,而往往那些没有现成答案的提问更能使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核,也更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多层次、多维度地发展,而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可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培养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从而在提问上能更深入。

(三) 圖像化策略的运用

1. 细致观察认真揣摩,发现图文特点

文字和图画背后总蕴藏着小秘密,需要学生用“心”去读才能揭晓。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课后习题有一道题为:

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讲故事是一个难点,这时候图片的出示,让学生在进一步阅读和观察中能较完整地表述出故事的内容,这样能让表达更加完整。

2. 猜想与创造,开阔视野

图画发散了学生抽象性思维,使之可以一边看着图画一边打开想象的空间。在教学《日月潭》时,面对课文中描写日月潭景色的优美句子时,可以指导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还可以鼓励学生动笔画一画你心中美丽的日月潭。因为低段的孩子他们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由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该时期的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因此利用图像不仅能使他们更容易创造形象,更能提升他们的想象力。

五、 结语

本文选取了部编版教材中笔者执教的几个案例,初步阐述了联结、提问、图像化阅读策略的意义及实践。阅读策略的使用旨在“教阅读”“教方法”,将儿童置于课堂的中心,加强了儿童与文本的多维联系,也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更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突破。以上只是我对低年段阅读策略的一些思考与实践,我仍将在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持续探索,努力构建低年段阅读教学体系,培养有阅读素养的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0.

[2]阿德丽安·吉尔.阅读力——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7:3-6.

[3]李求保.图像化阅读策略的四个“学导点”[J].小学教学参考,2015(28).

[4]穆凤良.课堂对话和提问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5]刘学红.因“象”生“意”——第一学段图像化阅读的实践[J].语文天地,2016(3).

作者简介:

易昕蓉,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火瓦巷小学。

猜你喜欢
低年段阅读策略小学语文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低年段学生书法兴趣的培养
低年段儿童“唱读”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低年段书法课激趣法宝之甲骨文
低年段阅读教学激趣策略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