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创造性游戏整合的关键

2019-12-23 07:13邹静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整合幼儿

摘 要:陈鹤琴先生说:孩子生来好动,以游成为生命。孩子天生是玩的行家,我们应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让他们通过游戏之间的相互转换、补充和延伸,提高游戏兴趣,促进身心和语言发展。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能够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释放幼儿的天性,进而幼儿的创造性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幼儿 创造性游戏 整合

整合式创造性游戏是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幼儿为主体在游戏中通过想象、创造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自主游戏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回归到最自然的时候,倚靠自然材料、低结构、纯天然等物品,幼儿在自由、自主地与同伴游戏的状态下进行游戏。我们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幼儿创造性游戏的顺利开展。

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游戏

在引导幼儿进行创造性游戏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即将开展的游戏过程有一个大致地了解,对于游戏有一个初步的游戏计划,包括应该准备什么游戏材料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幼儿的交往与合作是否能够得到发展……虽然我们提倡游戏自主,但不是完全地自主,应该是在有计划、有组织地前提下进行的,不然我们的游戏毫无组织可言,游戏过程也会变得混乱无章。失去了游戏原本的目的。但我们应该怎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游戏呢,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考虑:

1.引导幼儿制定游戏计划

幼儿的想象是我们成人无法比拟的,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如果各说各的就会很乱,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幼儿的想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进而达成大家都乐意接受的程度。但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就要在游戏开始之前制定到大体的计划。一般我们的游戏区域就在我们的活动室里面,我们在设置具体区域之前可以和幼儿商量我们应该开设哪些区域,具体开设在活动室的哪里,每个区域我们应该怎么装饰环境,具体每个区域里面应该放一些什么游戏材料,我们大可以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然后教师进行把关,让幼儿当一个游戏的计划者、设计者。

2.适应瞬息多变的计划

当然,我们在和幼儿制定好计划以后不是完全地按照游戏计划进行游戏,因为计划是死的,但人是灵活的,所以我们的游戏计划也是不断变化的。当一個主题改变的时候,我们就要在原来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其次,幼儿喜欢新鲜的食物,当幼儿对一个旧游戏失去兴趣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幼儿进行改变,制定新的游戏计划。

二、多元整合进行创造性游戏

《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幼儿的游戏也是这个道理。整合游戏设计的内容是方方面面的。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

1.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

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是一种以主题为核心,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将主题活动的内容在创造性游戏中以想象、创造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自主游戏方式。创造性游戏与主题活动的整合可以提高幼儿交往、语言、思维、探索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

2.创造性游戏与五大领域的整合

将游戏与集体活动教学有机地整合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幼儿的游戏不仅是娱乐,也是学习、劳动和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看似他们在玩,其实他们也在学,正是在"玩"中,引发、支持、促进了他们的学习活动。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非常大,向教学活动渗透的方式也很多,运用得当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运用方式。

3.创造性游戏与区域活动的整合

我们在开展游戏的过程需要很多的游戏材料支撑我们游戏的顺利开展,如果这些材料都靠我们老师是不可能的,因为老师没有的时间和精力去完全准备好,我们需要幼儿的帮助。我们可以鼓励幼儿制作完成相应的游戏材料,这样我们可以大大提高游戏效率,幼儿也成了游戏的主人之一。

4.创造性游与家庭教育的整合

一日课程皆游戏,一日课程皆生活。幼儿的游戏水平需要生活经验的有效支持,而幼儿在幼儿园里获得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长在家里进行引导,家园配合才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在玩点心店游戏的时候,店里的工作人员缺少合作与交流;不能在工作岗位上坚定自己的职责,可见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对点心店的工作职责不熟悉。这就更需要家长的配合,提高幼儿的生活及游戏

经验。

三、认真观察,适时介入指导

《指南》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因此,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该先观察,然后在游戏过程中适时介入,一般有两种介入方式。

1.直接介入

在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游戏要让幼儿充分表现,使幼儿的需要等得到满足。但如果幼儿发生矛盾时、幼儿的游戏停滞不前、幼儿遇到问题实在解决不了时……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参与游戏,通过询问、建议、鼓励、指令等方式使游戏情节得以推进。

2.后续介入

教师的介入应把握好时机,不能盲目介入,不能打乱幼儿的计划。如幼儿在玩建构游戏时,他们搭了一座大城堡,如果老师这个时候说了一句:“有没有我的房间呀?”这时幼儿就会想我应该怎么搭呢?到底应该重新搭呢还是直接在边上搭一个?显而易见,这个时候的接入方式是不可取的,这样打乱了幼儿的游戏计划。我们在游戏结束以后和幼儿进行谈话,延伸游戏活动。

整合创造性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把游戏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彰显出幼儿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凸显出幼儿游戏活动的“自由、自主、创造”。我们老师应该把握创造性游戏整合的关键,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邹静雅(1991.03—),女,江苏苏州人,本科,毕业于扬州职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幼儿园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整合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