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2019-12-23 07:13童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童婷

摘 要:现阶段,我国的中小学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程度的不断加深,教师在教学方面、学生在学习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很多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已经被广泛运用,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得以解决,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深入的研究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学习 合作学习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学生内部展开的,以讨论和对话为主要的学习方式,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方法。由于我国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他们对于合作的意识非常淡薄,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团队责任感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更加符合我国小学阶段数学的发展趋势。数学学科在学习时通常都是以数学课本为载体,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发展思维。但在我国教师讲、学生听是传统教学中基本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学生主动构建学习框架的过程,而且学生也无法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与实践联系到一起。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师和学生的身份发生了直观的变化,原本属于教师教学的时间被全权交给了学生,而教师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其次,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小组合作学习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融入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组,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最后,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合作的观念,选择小组合作学习是最简洁的途径。小学数学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分组时不能盲目、草率的做出决定。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也会在无形之中得到深化。举例来说:在学习简便运算时,学生可能会遇到计算“299+97”这一类的问题,如果学生独立完成可能会直接进行加法运算,但通过小组讨论可能就会产生“300+100-4或300+97-1”等简便算法。在得出简便算法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动脑思考,而且还要需要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让其他成员明白。

二、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遇到的问题

我国小学阶段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所产生的效果与学习质量普遍较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

1.教师层面:①教师缺乏合理的方式对小组成员进行分配。很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偶尔使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还仅限于上公开课的时候,学生无法迅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由于平时都是独立学习的个体,难免会对彼此不够了解,缺乏默契,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能相差甚远,无法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②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是缺乏方向性,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习目标的依据,并且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应该成为组内每一个成员的最近发展区。③教师缺乏课后反思。学生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只会对部分小组进行指导,从而导致有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法得以解决,降低了学习质量,影响学习效率。

2.学生层面:①学生的参与学习的程度各不相同。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所以学生之间在进行合作时,组内成员的参与程度有所不同在所难免,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比如优等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吸收还是问题的解决都相对容易,所以就会在小组中发挥比较大的作用,对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参与也处于主动地位。而学习较差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时出错的频率也较高,积极性在不断地降低,参与程度也随之降低;②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种合作意识。学生的许多问题都会成为小组合作学习实行困难的因素,比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时需要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技巧等。正是由于学生缺乏上述的能力和技巧,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陷入僵局,无法步入正轨,这也是造成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下降、学习效率不高的一大原因。

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阶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改进。

三、上述问题的应对措施

1.及时改变原有观念

作为数学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所具有的特点,然后在根据其特点进行总结,思考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可能会产生的教学效果,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及对学生学习产生的积极性影响。只有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运用到实际数学教学中才能看到其作用,只有教师真正理解到小组合作学习内涵,才能将这种学习方法的优势以最大的限度进行发挥。

2.教学目标与小组设计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需要设计一个新的符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应预想到课堂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给出解决措施,为了提高整堂数学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及时为学生解决疑问。此外,并不是每一个年级的学生都适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在小学阶段小组合作仅适用于中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

3.正确看待合作学习与独立学习的关系

合作學习并不意味着要摒弃独立学习,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自身的发展,作为教师要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只有学生具备独自学习数学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因为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更是一个小组成员相互学习的过程。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将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实践的过程会遇到各种问题,但只要将问题一一解决,一定能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艳辉.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29-130.

[2]钱芳华.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亚太教育,2015,(32):180.

[3]张朴.提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技巧[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95-96.

[4]金玲玲.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28):57.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小学数学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